汀州 “一江两岸”旅游主景区自太平桥开始,经泰安桥、水东桥、五通桥、梅林大桥、直至汀州大桥结束,贯穿六座大桥,全长约2.1公里。按照古汀州的建筑格局,恢复朝天门广场、大夫第、八喜馆、宋慈路、妈祖码头、龙潭戏台、济川门、惠吉门码头等历史景观。
我们走出了八喜馆,就到了大夫第。
大夫第是古代中国高级官吏修建府邸的一种通称,一般指文职官员的私宅,即从五品“奉直大夫”以上的官员的宅第,士大夫的门第。在明清时期,大夫一般指中下级政府文职官员。大夫第如同“进士第”、“翰林第”一样,都是一种身份的标榜,一个家族显赫的象征。
汀州大夫第位于汀州镇东门天后宫对面,太平桥边上这座“大夫第”是两层砖木结构的客家厅堂式建筑,它坐西向东,面向汀江,占地600平方米。二楼门楣上挂着“秀起汀水”的匾额,是由清朝嘉庆丁卯年秋汀州伊秉绶题写。属于“古建筑移建”,是“一江两岸”历史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专家们誉为“八闽第一雕花楼”。
来到大夫第门前,不难发现这座大夫第属两层砖木结构的客家厅堂式建筑,别名客家四合院建筑,二楼门楣上挂着“秀起汀水”的匾额,是清朝乾隆年间进士兼书法家伊秉绶题写,此人因出身汀州,又称伊汀州。
过雕花石板构筑的大门,是序厅,遇屏风,迎面这幅对联是:国有贤臣安社稷、家无逆子寿命长,进入则到宅院正厅堂。
序厅上悬挂的匾额则刻着“居廉让间”四字,这些文字都体现了做官为人清正廉明、谦逊礼让,祈望国泰家和的文化内涵。
正厅堂之后设一排横屋。于正厅堂左右看,设两小拱门,门内是宅院的左右厢房部分。左右厢房木梁上的砖雕上有着《二十四孝》等中国传统故事。
二楼回廊后方,上书“极婺连辉”,是指一对起码70岁以上的夫妇白头偕老一同做寿,亲友们聚资送上的祝寿匾上的题额。
“极”是指南极的老人星,代指男寿星,“婺”指黄道二十八星宿中的“女”星,代指女寿星。所以中国的古建筑,没点文化还真看不明白。
匾下的腾龙看了不觉荡气回肠。
从二楼看,宅身青砖黑瓦节次鳞比,宅前是奔流不息的客家母亲河汀江,宅后为长汀四大历史古街区之一的东大街,向北可见太平双廊桥长廊锁江之姿,向南可观泰安古桥飞架东西之状,活脱脱一观景宝地。
可以说,将木雕艺术发挥到如此极致、细腻的汀州大夫第是古建筑中的凤毛麟角,桌椅、屏风、壁面、梁檩、瓜柱、斗拱、栏杆,所雕图案或人物,或花鸟、或戏曲,栩栩如生、形态万千,都组成一个极具特色的艺术世界。长汀大夫第汇聚了客家建筑中最复杂、最精美的元素,遍布梁柱、屏风、窗户等处的木雕工繁艺细,石雕、灰塑、砖雕等艺术形式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这座大楼面对汀江,地理位置非常优越,登上建筑物的二楼还可以欣赏汀江两岸的秀丽景色。
木梁上有砖雕二十四孝图等中国传统故事
长汀大夫第是名副其实的民间工艺宝库,艺术价值可以和徽州木雕楼、潮州己略黄公祠、广州陈家祠相提并论。
难怪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说: “中国有两个最美丽的小城,一个是福建的长汀,一个是湖南的凤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