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以咏志,诗以传情。1960年,热爱文学的雷锋从报刊上看到一首署名蕉萍创作的小诗《唱支山歌给党听》:“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能生我身,党的光辉照我心。旧社会鞭子抽我身,母亲只会泪淋淋,党号召我们闹革命,夺过鞭子揍敌人!母亲给我一颗心,暴风雨中一孤萍;亿万红心跟着党,乘风破浪齐跃进。”
这首质朴深情的小诗表达的正是雷锋的心声。“我把党来比母亲”,这个比喻是多么贴切形象啊!对党的真挚情感犹如一支纯美的山歌,从战士的心度飞出。他工工整整地将诗的前八句抄录在日记本中,并将“母亲只能生我身”一句改为“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将“党号召我们闹革命”一句改为“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经过修改后的小诗更加精炼形象、朗朗上口,虽然只有短短八句,但表达的情感却非常丰富,把对党的感恩、对旧社会的痛恨、翻身的幸福等情感交融一体。
雷锋牺性后,《雷锋日记》成为20世纪60年代的畅销书。日记中的一首小诗《唱支山歌给党听》深深打动了作曲家朱践耳。他倾心为其谱曲,一首经典歌曲由此问世,成为祖国亿万儿女在各种场合表达爱党情怀的心曲。
1963年2月21日,这首歌在《文汇报》上发表,标题为《雷锋的歌——摘自雷锋日记》。这一年秋天,朱践耳听说歌词原作者是陕西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技术员蕉萍(姚筱舟的笔名),正式注明词作者为蕉萍,曲作者朱践耳。
《唱支山歌给党听》不仅是雷锋、蕉萍和朱践耳的心声,也真切表达了从旧社会走到新中国的劳苦大众的心声,是党与人民心心相印的生动写照。歌曲一经问世,便深受群众喜爱,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歌曲最先由上海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任桂珍主唱。后来由正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的西藏学生才旦卓玛在在“上海之春”音乐会上演出,空前成功。随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传播,这首歌很快家喻户晓。1965年上映的故事片《雷锋》选用了这首歌作为插曲。唱支山歌给党听,一声声一遍遍,唱不尽人们对党的深情。从此,这首歌不断唱响在祖国大地,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
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为三段体结构。
第一段旋律舒展悠扬,节奏徐缓,情感真挚朴素。
第二段与第一段形成鲜明对比。旋律的前半部分,断音与连音结合,充满了痛苦与仇恨,如泣如诉,充分表现革命战士在旧社会所遭遇的苦难,但沉痛愤恨中也蕴藏着坚定的力量。至“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夺过鞭子揍敌人”这两句词,曲作者进行了重复处理,速度加快、力度加强,音乐刚劲有力、豪爽干脆,强调了一种激越昂扬的战斗情绪,催人奋进,充分表现了坚决跟党闹革命的坚强信念。
第三段为第一段的扩充重复,亲切舒畅的旋律再现,进一步深化升华了革命战士把党比作母亲的真挚情怀。
北京开国后代合唱团男声合唱的团员们从小就会唱这首歌。经过几十年的军旅生涯,对这首歌更是情有独钟。
合唱团诚恳聘请敦晓磊为男声合唱指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极短的时间里,就能登台演出,一跃成为合唱团的“头牌”节目。
指挥敦晓磊 第一排从左至右:陈忠、旷新伟、廖海平、杨珠江、王春生、胡小洛、李田海、刘振南、杨南征、吴志民、彭少江、黄国平; 第二排:旷雄伟、杨子江、马华东、白鲁林、贺东明、卢晓滨、兴陆平、陈晓霆、丁成隆、李亚明、崔越岭; 第三排:黄小兵、刘建国、成武、薛辽成、刘朝春、曹小龙、边小兵、吴晓明、潘声滨、谭振刚、张东林、任晓峰。
《唱支山歌给党听》歌词
唱支山歌给党听, 我把党来比母亲; 母亲只生了我的身, 党的光辉照我心。 旧社会鞭子抽我身, 母亲只会泪淋淋; 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 夺过鞭子揍敌人。 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 夺过鞭子,夺过鞭子揍敌人! 唱支山歌给党听, 我把党来比母亲; 母亲只生了我的身, 党的光辉照我心。 党的光辉照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