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物天地 >> 文物故事 |
华北《新华日报》印刷厂使用过的铸字机 |
2010-10-15 16:31:32 |
|
作者: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
浏览次数: |
|
|
|
|
朱总司令曾给报社同志们讲道:“一个铅字就等于一颗子弹,在敌后办报就是无形的战斗。”何云常以战斗员的姿态办报。1939年7月初,何云正在山西潞城中共中央北方局驻地开会,突然接到日军进占沁县的消息,他心焦报社人马和财物的转移,立即驱马连夜往回赶,在襄垣与沁县交界的虒亭镇与敌遭遇。他急中生智,调转马头奔上山岭,在突围中为我军所救。返回北方局和领导研究了对策,又趁夜闯过日军封锁线赶回白晋线西的报社,指挥全体同志,带了铸字和印刷机器、铅字等,冒着敌机轰炸和扫射,淌过齐胸的漳河水,搬迁到路东武乡县八路军总部驻地附近,尽快恢复报纸的出版工作。在党的领导与支持下,何云还派人出版了东、南、西、北4线的油印和石印的《新华日报》,大大地鼓舞了广大军民的反“扫荡”斗志和抗战到底的决心。 1940年,为了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决死队在华北5000里长的交通线上,发动了举世瞩目的百团大战。何云为了及时地报道胜利消息,时而在报社抓编发稿件和印报工作,时而随总部和129师首长奔赴前线组织战地新闻采写工作。当“百团大战”第3阶段的关家垴歼灭战打响后,何云和陈克寒带领部分记者和油印机,跟着彭副总司令、左权副参谋长和129师刘、邓首长,日夜战斗在火线上,写好报导,立即审阅,油印发行。虽然在激烈的反“扫荡”烽火中,报社经常转移,但报纸从未中断。何云的时间挤得一点空隙也没有,审改大样处理文件,有时加上兼写社论,常是一灯萤萤苦思到深夜。转眼到了1941年冬,日军井关36师团和第4、第9混成旅团一部共5000兵力,陆空配合向八路军在华北敌后规模最大的兵工基地黄崖洞发起进攻,报社奉命埋藏机器,坚壁资财,背起“报馆”打游击。在总部的周密安排下,事先做好了小型轻便的活动铅字架和小型脚踏机,用牲口驮着,工人和编辑人员荷枪实弹,一面和鬼子转山头,一面设法印报。尽管环境恶劣,炮火连天,但华北《新华日报》一直坚持出报。报社十分重视收听延安新华总社的新闻,及时把国内外重大新闻刊印出来,飞传各地供党政军领导同志参阅,指导当前的对敌斗争。各界人士赞誉说:“你们报纸(指华北《新华日报》)的特点就在于,每到时局严重的关头或国内外形势发生巨变时,及时吹起号角,打响警钟,唤醒千百万军民,为克服时局危机而斗争……”长期参考华北《新华日报》制定作战方案的常胜将军刘伯承也在纪念华北《新华日报》一周年时,专门题词夸赞华北《新华日报》是“华北抗战的向导!”1940年元旦,在山西省武乡县安乐庄,庆祝华北《新华日报》创刊1周年时,朱总司令、北方局书记杨尚昆、左权副参谋长和野战政治部陆定一主任均亲临大会讲话、撰文,表示祝贺。 抗日当年,华北《新华日报》社为了解决印刷设备问题,工作人员历经千辛万苦,冒着硝烟弥漫的战火,从中共南方局携带这部珍贵的铸字机辗转来到根据地大后方——太行山。后来报社印刷厂又转移到武乡县大坪村,铸字机随即又迁至了大坪村。1942年5月反“扫荡”敌情危急,《新华日报》社的工作人员奉命转移,工人们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将铸字机埋在了大坪村的一处房屋下面,直到一次偶然的挖掘过程被当地老百姓发现。这架铸字机见证了抗战时期华北抗日根据地党的文化宣传阵地《新华日报》社的光辉历史,见证了党在新闻战线上同敌斗争的峥嵘岁月。铸字机铸出的铅字就像一颗颗复仇的子弹射向敌人,为根据地宣传共产党八路军的真实情况,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1986年5月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工作人员在当年华北《新华日报》印刷厂所在地武乡县大坪村征集到了这部珍贵的铸字机,1999年5月经国家一级文物专家组专家鉴定,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现布展于八路军抗战史陈列馆第3展厅。
|
|
|
|
|
|
|
|
|
|
|
|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