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送给阎柴通的药罐为瓷质,白釉,腹部书褐色行书4行“十八集团军卫生材料厂监制”12字,高13.5㎝,口径3.8㎝,底径7.5㎝。小口,短颈,留肩,圆直腹下收,圈足。
1939年春,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即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野战卫生部,遵照党中央、毛主席关于“建立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抗日根据地”的指示精神,在晋东南太行山区山西省潞城县南村,建立了第18集团军野战卫生部制药所。所长刘英桂,政治指导员王志良,后为温萱(即温光然)。野战卫生部孙仪之部长明确指出制药所的具体任务是自力更生制备军用药品,并对太行山区的丰富药材要进行开发研制。当年夏,制药所转移到山西省武乡县刀把嘴村。该所借用农家的石碾、铁锅、陶缸以及竹筛等物,因陋就简地生产膏、丸、散等中药制剂。 由于日军多次骚扰,制药所曾移住武乡县笛子角村。后因干旱缺水,影响生产,该所又迁回刀把嘴村。 1940年夏,制药所改称第十八集团军野战卫生部卫生材料厂。张其榜任厂长,温萱任教导员。该厂除生产中药制剂外,还用土法制作纱布、脱脂棉和急救包等卫生材料用品。 抗日战争时期,由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委邓小平率领的八路军129师,驻防太行山区。1939年春,为解决军民防治疾病的需要,该师卫生部钱信忠部长从卫生部与野战医院中抽调管理干部王业其带领老中医、警卫员和炊事员各1人,并带1匹骡子于山西省黎城县背坡村一庙内,创办了129师卫生部制药厂。王业其为该厂行政负责人。同年8月,自学中医药的伤残军干韩刚,调来该厂为技术负责人。制药厂利用当地中药材,加工制备了紫草膏等数种中药制剂,因其疗效显著,受到了伤病员的好评。 1940年冬,为响应党中央精兵简政的号召,由孙仪之部长主持机构整编工作会议。1941年元月,决定以八路军野战卫生部卫生材料厂为主,与129师卫生部制药厂合并于山西省武乡县安乐庄(旧称圪垅角),定名为第十八集团军野战卫生部卫生材料厂。张其榜任厂长,温萱任协理员,曹登益任特派员。 根据制药生产与卫生材料的需要,卫生材料厂先后设立了5个分厂:制药厂设在安乐庄,师劲夫任厂长。玻璃厂设在温庄,张浩任厂长。酒厂设在温庄,王永昌任厂长。牛奶饼干厂设在岑则村,宣心愚任厂长。绷带材料厂设在辽县,石天心任厂长。 1941年10月,为适应战争形势的发展,卫生材料厂将5个分厂改编为制药所、制造所和绷带材料所等3个生产单位。年底,又合编为制药所与制造所两个生产单位。制药所设在龙洞沟,所长韩刚。制造所设在温庄,所长宣心愚。 卫生部卫生材料厂在山西省武乡县安乐庄期间,刀把嘴村的阎柴通在该厂负责运送药材原料。因为战乱,条件十分恶劣,早上只能吃点黑豆和野菜充饥。在送药材途中晕倒,恰好彭德怀副总司令到焦龙洞药厂视察。他吩咐警卫员把阎柴通抬回厂部,从这个瓷罐里取了两包药让他服下去,并把此药罐送给他。彭总关心地询问他:“还晕不晕?”并嘱咐他早日康复,好好为党工作。为感谢彭德怀副总司令的关怀,阎柴通一直把这只药罐保存了46年。1987年,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筹建时,工作人员到刀把嘴村征集文物,阎柴通将自己精心保存下来的心爱之物捐赠给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1999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一级近现代文物专家鉴定组专家鉴定,这只药罐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现陈展于八路军抗战史陈列馆第3展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