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习仲勋自小离家 那条布满鹅卵石的石川河 那座横亘在村南的荆山 那个孤单,但却不乏温馨的村庄 半个多世纪以来 像一个既熟悉,又陌生 既遥远,又近在咫尺的伙伴 一刻也没有离开过 不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 还是在建设时期 在习仲勋的心目中 家乡的山水,家乡的人事 始终都是一池盈而不溢的塘水 轻盈里荡漾着一种乡愁 或淡或浓,或清或浊 都寄托着他的一腔深情
也许,是家乡多情的山水 孕育了他重情的襟怀 也许,是那片雄浑的黄土地 塑造了他不阿的秉性 投身革命几十年 习仲勋就像一棵茂盛的玉米 在党的哺育下 经风历雨,历久弥坚 用自己不屈的性格和人格魅力 赢得了人民的敬重 和历史的尊重
——刚到广东 习仲勋很不适应那里的气候 一把风扇 根本消除不了夏天的酷热 澳门爱国人士马万祺 见此情景,主动送了三台 空调器,给广东省委 指明要给习仲勋书记一台 习仲勋坚决不同意 最后,装到会议室大家享受 ——习仲勋率团出访 返回时途经香港 按规定,每人可免税 带一大件家用电器。但习仲勋 在香港定了一条纪律 明确要求大家带头不买不带 一件家用电器 那次,出访的十三个人 没有一个人带一件大件家电 习仲勋坚决反对崇洋媚外 说国人一定要自尊自爱 要长志气。自强不息 奋斗十年,或者二十年 我们就赶上去了 ——习仲勋生活简朴,穿衣吃饭 概不讲究。几套毛料中山装 只在会见外宾 和参加重大政治活动时穿 平日里,就是布衣布鞋 饭菜只求可口,不讲营养搭配 住宅家具,陈旧不堪 也不让更新……广东三年,他一直坐的 是一辆面包车。机关给他配备了 豪华进口小轿车,他坚决不要 ——习仲勋善于与群众 打成一片,群众有话都愿意 说给他。老战友、同事 基层的干部群众,凡是到了 北京,或者广东 他都要挤时间接见他们 有困难的 来自革命老区的 对革命有过贡献的群众 还帮他们买票送上车 ——习仲勋对夫人齐心 一贯要求很严 齐心从不以首长夫人自居 从不参与丈夫的政务 但却很支持习仲勋的工作 生活上,从不表现特殊 工作上,也不甘落后 在这样党校工作时,齐心一周 回家一次,来去都乘 公共汽车。下班回到家时 已经是晚上八九点钟了 ——二女儿毕业于外交学院 熟悉法文。一九八三年王光英 筹建光大公司,有意接收 习仲勋知道后,婉拒了王光英先生 说:“还是不要掉她去好 你这个公司,众目睽睽,别人的孩子 能去,我的孩子不能去” 女儿委屈地说:“我是外交干部 到光大可以发挥自己特长 为改革开放做点事情,有什么不好?” 习仲勋严肃地说:“只要有才能 到哪里都可以发挥。但你是习仲勋的 女儿,就要‘夹着尾巴做人’” 后来,女儿到国际商报社工作 报社几次安排她出国采访,习仲勋 都要她“说明白” 一天吃饭,父女俩又因此 燃起了“战火” 女儿说:“我是记者 又会外文,出国访问 是工作需要。我并不是凭借关系 出去游山玩水” 习仲勋忽地站了起来,把筷子 在桌子上一拍,高声喝道: “哪有这么多的工作需要?不要 什么行为都加上工作的名义!” …… 齐心在一篇回忆文章中 这样写道:“我感激你始终如一 严格要求我们的孩子。他们能够成为 今天这个样子,你这位严父 功不可没”
道是无晴却有晴 在无私与律己 严厉与无情的较量中 氤氲着一股罡气 一缕柔情 一种博爱 那是对父亲遗训的践行 是一部大书 写满了对天地生灵的敬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