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讯 3月9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2019年会暨融合型医护康养论坛”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召开,多位国内外养老养生康复专家建议,应从专注老年人需求的细节出发,打造医疗、护理、康复、养老结合的养老模式。“家—医院—机构—回家”的养老服务闭环成为新设计里的关键点。
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人士从政策层面全方位解读了国家对医养结合的发展策略和整体要求。从前景上看,国家已经为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展从政策导向上给予引导和支撑;从形势上看,国家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医养结合服务的法律法规。从发展上看,各地促进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发展的意见规划正逐步成形。大型国企央企几年前就都为促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制定了战略计划。
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主任委员李宁表示,中国现有康复养老队伍还不能适应养老事业发展的需求。无论是从长远层面还是从需求层面,养老康复问题都需要更加专业化和标准化。
在谈到医养结合时,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指出,医养结合不是大家所理解的医院去建养老院,或者养老院建医院,重点其实是社区和家庭。绝大多数老年人会生活养老在社区的家庭,特别是医改里提出的上门医生和家庭服务,这是老年人最需要的。此外,医养结合的内涵,不只是医疗,而是全过程的健康服务,是前端的健康管理,慢病管控和后端的失能照护以及临终关怀。
随着以“疾病为中心”到“健康为中心”的变化,不断深入的医疗改革也推动医疗机构跳出临床的限制,思考患者在返回社区、回家之后的医疗效果延续和生活质量。中日友好医院康复科主任、全国康复科学首席传播专家谢欲晓认为,现在新型的养老服务的逻辑应是院前“辅医+预防”;急性康复期用康复原理和基础贯穿院中;出院后的恢复期+生活期,康复护工+特殊照护+居家环境升级。这需要搭建起融合型医护康养的新平台,而服务规范升级将贯穿“家—医院—机构—回家”这个医养结合闭环的始终。
据悉,北控健康从2012年至2017年,北控健康用60个月的时间,在北京朝阳区香河园街道的9个社区实践了医养融合“1+3+N”等一系列方案,经过实践发现,老人在疾病“急性期”过后的“恢复期”“生活期”有强烈的生活支援需求,供给却几乎是个空白,而且在松散的社区很难完成。北控健康创建出升级的“北京恒颐复健之家”,旨在继续积极寻找承接这两个期间的场景和院后生活能力复健指导延续方法的过程中,探索出适合中国城镇家庭健康养老的全场景服务模式。这个过程组建了国内外多方向专家顾问组,开发出“医、护、康、养”机构照护服务为主,辅以入户服务、助医服务的机构、居家、辅助就医全方位、一体化产品体系。
日本国家保健医疗学博士、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特聘康复学专家郭丹教授,适老化空间设计师、日本一级建筑士本间贵史先生、日医(北京)运营总经理仲元崇子女士等不同领域的跨学科专家分别探讨了帕金森、脑卒中后遗症等生活康复和自理支援相结合的体系构建与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