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当前,中国人民正经历民族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进程,纪念馆的发展与这一历史进程息息相关。纪念馆具有弘扬先进文化、助力中国梦的丰厚资源,是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纪念馆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中,在文化强国的战略中,在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将以其先进性,起到启迪和引领的作用。纪念馆在不断的建设发展中,通过提升其吸引力、感染力、引领力,以翔实的历史推动人们自觉地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关键词】纪念馆 红色文化 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领导干部学习历史,要注重学习鸦片战争以来我国近代历史和中共党史,加深对近现代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纪念馆特别是革命类纪念馆真实记录了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为寻求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特殊的地位,是传承优秀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担负着传承历史知识,传播优秀民族精神,培育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认同感,宣传中国人民革命史的历史重任。
一、纪念馆具有弘扬先进文化、助力中国梦的丰厚资源
纪念馆,顾名思义,就是纪念性博物馆的简称。它是为纪念具有重要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杰出人物并依托于有关纪念建筑、遗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是有关的历史遗址、纪念建筑与文物资料的保护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是我国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纪念馆蕴藏着丰富的先进文化资源,尤其是“红色资源”。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孕育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了“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在改革开放时期,形成了九八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共同熔铸出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些精神都是伟大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锤炼和升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是我们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纪念馆依托这些丰厚的红色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在不断提升教育功能的同时,把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不竭的时代精神生动、具体地再现出来,使人们从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历史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分,从革命英烈的丰功伟绩中感受强烈的精神震撼,从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中获得深刻的精神启迪,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人们的灵魂、影响人的思想,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帮助广大公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力量源泉。
二、纪念馆建设发展是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强大引擎
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深情阐述了中国梦,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这个理念,在国家博物馆这个特定场合被率先提出,这个事实本身是意味深长的。这说明博物馆、纪念馆在提高国民素质、振奋民族精神,从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有着其他宣传教育机构无法替代的作用。纪念馆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中,在文化强国的战略中,在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将以其先进性,起到启迪和引领的作用。
(一)纪念馆建设发展传承历史记忆,弘扬民族精神
纪念馆是一个国家、民族保存民族记忆与历史的重要场所,是联系社会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纽带。纪念与传承、保存历史,传承记忆,缅怀先烈,培养优秀民族精神、爱国情怀是纪念馆的基本作用。社会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需要不断获取精神食粮作为动力,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民族精神是个人品格修养、道德情操的基本要素。凝聚弘扬民族精神是纪念馆的基本工作职责。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西柏坡纪念馆时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一剂很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纪念馆、纪念地及故居等纪念性场馆,大多是以近现代革命史上重大事件或杰出人物为主题,并依托有关的革命遗址、纪念建筑而建的,真实记录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生动展现了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建设改革时期拼搏进取,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是中国人民世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纪念馆通过不断建设发展,不断深入研究、积极传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并努力与时代相结合,不断将新的积极因素融入民族精神当中,能够使民族精神和文化得到不断的拓展和延伸,不断激励和启发人民群众自觉地投入到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
(二)纪念馆建设发展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中国梦”也是文化强国之梦。纪念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纪念馆所蕴藏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正是演绎与构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以其独特的政治优势,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了弘扬爱国主义、培育民族精神的重任,并且不遗余力地承载、宣传、培育弘扬了许许多多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各具魅力的华民族精神,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因此,纪念馆的建设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民素质,振奋民族精神,改善社会经济发展的软环境,进而助推社会的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将起到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三)纪念馆建设发展助推经济新跨越
纪念馆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样也服务于经济建设。广泛开展红色旅游,发展红色旅游经济,不仅是弘扬民族精神、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而且通过红色旅游,还可以培育、带动和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就甘肃省而言,红色旅游资源不仅丰富,而且特色鲜明,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我省目前已经成功打造出了8处全国百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60多处红色革命圣迹旅游景点,红色旅游将成为甘肃旅游的重要品牌。随着红色旅游的不断升温,各地纪念馆的旅游功能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展示地方历史文化,提升地方旅游经济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年实施免费开放政策后,纪念馆作为旅游资源的潜力得到充分显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观众量的增长,充分说明了纪念馆的旅游价值。旅游经济的发展,使纪念馆的发展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将纪念馆视作当地的名片和精神符号。纪念馆为当地带来大量游客的同时,也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围绕纪念馆形成旅游经济产业链,也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新增点。
三、不断提升纪念馆教育功能,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当前,中国人民正经历民族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进程,纪念馆的发展与这一历史进程息息相关。如果群众对党的历史很陌生,对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减弱,那么党的凝聚力就会削弱。在社会发展日趋加速的过程中,人们对纪念馆发挥社会教育、公共服务功能的期待与日俱增。如何找到切合本馆实际,操作性强的活动载体,是纪念馆社会教育、公共服务功能发挥的关键。
(一)深入挖掘纪念馆教育资源,提升纪念馆吸引力
纪念馆,特别是革命纪念馆具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增强道路自信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其承载的革命精神本身就是一份珍贵的教育资源。如:甘肃省深入挖掘南梁精神、铁人精神、航天精神、西路军精神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策划打造华池“红色南梁”、两当“播撒火种”、腊子口“攻克天险”、会宁“胜利会师”、高台“祁连壮歌”等红色旅游产品品牌,使纪念馆成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推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课堂。深入挖掘纪念馆教育资源,提升纪念馆教育功能,首先,要在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中保持历史遗址、文物原貌,客观反映历史事实,注重红色历史的真实性,用历史事实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其次,要加大收集、整理和抢救历史文献、资料的力度,使纪念馆成为红色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中心。如:高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运用各种途径加大红西路军史料的挖掘力度,整理出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名录》《党和人民群众营救西路军》等11部系列丛书及向出版发行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馆刊,使该馆成为西路军历史的纪念、保护、展示和研究中心。第三,要加大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实现红色资源与其它形式文化资源的有机整合,实现红色文化与绿色文化、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提升红色文化资源品味,扩大红色文化内涵,丰富实现中国梦的内容。第四,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精神的时代价值,结合现实,传承发扬,使其更具时代吸引力。
(二)创新纪念馆宣传、展陈方式,提升纪念馆的感染力
纪念馆生动的展览形式,将会吸引更多的观众,使观众在参观思考中找到自己在民族复兴中的定位和对未来的期许。这就要求纪念馆必须与时俱进,注重创新,要紧紧围绕鲜明的主题,以增强教育效果、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来进行建设发展,努力做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首先,要从改进陈列方式、创新展示手段等多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基本陈列的水平,打造陈列精品,形成展览亮点,增强感染力;在开门迎客的同时,还应走出去,通过展览、讲座等形式向社会各界展示自身的文化资源,向社会各界传播先进的文化理念。其次,要积极打造红色文化品牌,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杂志、报纸、电影等传播媒介,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展网上传播,积极营销红色文化;第三,要对纪念馆的特色资源进行设计,创新旅游产品,增强红色文化的亲近性,提高群众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扩大其影响力。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开发的数字导览体验系统,将红色旅游与智慧旅游有机结合,给参观者带去了全新的参观体验方式,也更有利于红色文化的传播。四是加强纪念馆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纪念馆宣讲、研究人员队伍建设尤为重要。如果没有一支结构科学、战斗力强的队伍,纪念馆的教育功能就难以很好发挥。同时,纪念馆不仅要努力成为党员干部加强党性教育的重要场所,广大群众培养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重要阵地,而且要与红色旅游结合起来,使广大游客在旅游受到教育,在教育中升华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