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研究 >> 文博研究
战功铭青史 风范垂千秋
2010-11-19 14:01:43
作者:魏国英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建言献策  为陈列工作巧绘蓝图
  八路军将帅厅作为我馆二期扩建工程中的亮点工程,主要陈列1955年至1965年我国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时,授予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等军衔的并具有八路军经历的1334位开国将帅,在革命征程中不同历史时期的不朽功绩。如何以科学合理的陈列内容与形式,再现这一重要主题,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在这方面,许多老将军及其家属子女,也同样提供了帮助与支持,并以高超的智慧,出谋划策,提出了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好建议。原军事科学院老院长高锐将军,抗战时曾任胶东军区司令部作战科长。这位饱经沧桑的老将军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他还潜心从事中国军事史的研究,先后出版了《中国上古军事史》和《战火冶炼》等军事学术专著。当我们把《八路军将帅厅陈列内容方案》呈送他时,这位老将军马上派张秘书领我们去找军科院领导审定事宜,具体安排岳思平等八路军抗战史研究方面的资深专家进行审阅。2002年岁末,军事科学院正式批复了以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名义请示的八路军将帅厅陈列内容方案,从而为我馆开展八路军将帅厅陈列工作,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西直门某干休所,我们见到了原福州军区空军司令员、抗战时任冀热辽军区特务团团长的杨思禄将军。当我们汇报去年春天,曾组织工作人员赴安徽、江苏、上海、山东等地考察革命纪念馆、博物馆和科技馆的情况时,杨将军谈笑风声地说:“你们的做法是对的。搞纪念馆陈列就是要博采众家之长,吸收和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和方法,来充分自己的方案。江苏盐城新四军纪念馆,专门建有新四军将帅厅,你们这次修建八路军将帅厅,恰好添补了一个历史空白,是件很有意义的大事。”他还勉励我们要发扬老八路的吃苦耐劳精神,把八路军将帅厅的陈列搞好,使之成为八路军纪念馆的一个亮点景区。
  在北京万寿路某干休所,我们采访了抗战时任八路军115师教5旅供给部长、原海军后勤部副部长蔡长风将军的夫人邓婉如。我们将特制的老八路小米赠给她时,这位将军夫人感慨万端,对我们说:“你们采访的这些老将军,他们戎马一生,战功赫赫,革命生涯波澜壮阔,极其丰富,每一位将军都有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泱泱千位,浩如烟海,你们定陈列内容时,由于版面与空间的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千万做到择其精华,捕捉每个将军革命生涯中对后代最具教育意义的闪光点,反映典型事件中的典型人物。只有这样,八路军将帅厅建成后,才真正具备吸引观众的无穷魅力。”
  徐国贤将军抗战时任八路军120师特务团团长,解放后任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员,他先后参加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建国后的抗美援朝战争和中印边界战争,是一位军界公认的带兵打仗时间最长的将军。在王晓建秘书的陪同下,我们采访了徐将军的女儿、在海军总医院工作的徐冰大姐。这位将军女儿非常健谈,见到我们便滔滔不绝地叙谈了起来:“你们八路军纪念馆要陈列的将帅,抗战时他们是中流砥柱,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是国家栋梁。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高尚情操和可贵精神,正是今天我们后辈弘扬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源泉。所以,你们修建将帅厅,确实教育意义非常大。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就是你们要用与时俱进的现代理念搞陈列,具体利用现代化、科技含量高的表现手法,逼真地烘托和再现这一凝重而真实的历史场景中的将帅形象。”话语虽短,但意味深长,对我们搞八路军将帅厅陈列,真正起到了指点迷津的重大作用。
  当这篇文稿接近尾声的时候,我的心海久久不能平静,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有这么多老将军及其家属子女的鼎力相助,有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再加上我们八路军纪念馆全体同志的团结奋战,在不久的将来,八路军将帅厅一定会以崭新的雄姿迎来四方宾客,为我们八路军纪念馆,乃至太行老区增添一道集传统教育与红色旅游于一体的亮丽风景。
|<< << < 1 2 3 4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为了八路精神永放光芒
·下一篇:转变作风,坚持“三深” 搞好爱国主义教育宣传
·故居馆工作人员到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参观学习
·陈龙狮、田悦慧:祝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讲解员连小敏同志荣获“首届全国红色旅游故事大
·特稿:祝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讲解员连小敏同志荣获“首届全国红色旅游故事大赛”的二等
·论博物馆的公共安全和应急机制建设——以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为例
·八路军纪念馆建筑精神的表达与实践
·太行民兵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
·试论革命纪念馆发展红色旅游的对策
·军号在抗战中特殊意义——以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藏品为个案的研究
·近代中国“万国牌”枪械溯源
·2015年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方案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版权所有 2010 八路太行纪念馆
技术支持: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
山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邮箱:bljl-001@163.com
电话:0355-6437583(办公室)、传真:0355-6438666(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