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适度的痕迹管理,是检验过程真伪、提高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痕迹主义则是异化的形式主义的新变种,是对上级精神理解不透、机械执行的结果。有的单位对收到的各类文电、登统计、检查、会议,只顾“留痕”,不顾实效,似乎看不到痕迹、痕迹断档、留痕缺项,工作落实就缺乏有力佐证,执行上级决策就被认为有“跑冒滴漏”的可能。这说明,不是千方百计留痕,就是想方设法补痕,自然不自然就形成了痕迹主义。工作不能陷入空转虚耗上,要对只看面子不看里子、只重痕迹不重实绩的说“不”,务必清除依附在思想深处的陈规陋习是务实之举。工作中的“痕”只是表象,真正重要的是实绩。只问结果,不问过程是偏颇的,过于重视过程,不管绩效也是矫枉过正。我们说,上级工作的关注点牵引基层落实的用力点,只有上级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才能纠治基层的“痕迹主义”,比如,检查不能只看有无记录,开会有无纪要;组织教育不再发放授课提纲,不再以内容多少为检查标准,而是以触发多少真情实感为依据。
实实在在干工作,清清楚楚留痕迹才能名至实归。工作不能简单地查痕迹、看绩效,应该问口碑、看长远,要形成事事重实效、人人重实绩的良好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