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谋住室内的刘邓大军渡黄河巨幅画。
蒋景汉介绍院内二道门。
阳谷县寿张镇沙河崖是一个普通村庄,位于阳谷东南方向约10公里,距黄河约12公里,因为这里曾是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指挥部,也因为这里的一处院落曾住过刘伯承和邓小平两位开国元勋,这个村庄和这里的村民便更多了一份深刻的红色记忆。1月9日,77岁的蒋景汉、85岁的于春梅老人向记者讲述沙河崖那段不平凡的历史。 指挥部有三道大门一道二门 走近沙河崖村,赵王河在村东头蜿蜒而过。村中间是一条南北街道。在街道东侧,一座青砖院落与众不同,黑色的大门北侧墙上,红色的“国防教育基地”几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大门南侧有两通石碑,一通石碑是阳谷县政府立的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邓大军渡黄河指挥部旧址”,另一通碑是原国防部长迟浩田于1995年7月题写的“刘邓大军渡黄河指挥部旧址”,字体遒劲有力。 77岁的蒋景汉是指挥部房东孔月仙的邻居。老人说,这条街是后来才有的,院落西南角的这道门也是为了便于参观才增设的。在有这条街之前,这个院落非常隐蔽。其实,这个院落的大门在东南角。 在蒋景汉的带领下,记者来到院落第一道大门前发现,指挥部第一道大门坐北朝南,紧邻村庄的东西大街,这道门只剩下一个青砖的大门洞,上面杂草丛生,傍边堆了一些玉米秸。过了这道门向北,是一个长长的胡同。不远处左拐是一条东西胡同。蒋景汉说,这个拐弯处原来是第二道大门,坐西朝东,不过,第二道门多年前就拆掉了。从第二道门向西也是一条胡同,胡同西头就是院落的第三道大门,位于院落的东南角。进入大门,记者发现,这是一个四合院,前后分两个院。南院的南屋是参谋住室,西面是警卫员值班室,南屋和西屋均是平房。前院和后院隔一道墙,中间有一道大门,这也是院落俗称的二门。门外两侧分别挂着两块铜牌,一个是省国防教育委员会1999年颁发的“国防教育基地先进单位”,另一块是省委宣传部2005年颁发的“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再往里走,起脊灰瓦堂屋和东西厢房呈现在面前。三座房子大多是土墙,外面墙皮也已脱落。蒋景汉说,1947年渡河前夕,刘伯承住东屋,邓小平住西屋,房东住堂屋。在邓小平和刘伯承曾经的居室内,记者发现,有盖满灰尘的桌凳以及陈旧的床铺。屋子的墙已是斑驳陆离,上面挂着两位首长各个时期的照片和宣传画。南屋的参谋住室内,挂着一刘邓大军渡黄河的巨幅画。各个屋内光线昏暗。 抗战时期就是有名的“堡垒村” 于春梅,今年85岁,身体硬朗,耳不聋眼不花。她是刘邓来村里时沙河崖的妇女主任,当年她只有20岁。是从冠县逃荒时嫁到该村的。于春梅说,早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就是出了名的“堡垒村”。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这个村庄四周筑有围墙,外面有壕沟,地势起伏,比较隐蔽,恰似一座小城,村里房屋和地下都是相通的,墙是掏空的。 于春梅一边回忆一边向记者讲述印在脑海里的革命故事,上世纪四十年代,沙河崖周围村子里有大批的汉奸武装。他们不但烧杀抢掠,而且定期向各村强收“公粮”。沙河崖的人秘密建立民兵模范班和自卫队武装,与汉奸对抗3年。1945年正月廿三凌晨,汉奸的大批武装将沙河崖包围。当时老人、妇女和小孩已转移到其他村庄,村里只剩下了民兵和自卫队武装60多人。而汉奸武装至少有上千人,由于寡不敌众,60人中有7人当场被杀害,12天后,又有7人被汉奸杀害,当时村子里的102多间房屋被烧毁。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革命传统,刘邓两位首长才决定将强渡黄河指挥部设在这个村。 刘邓首长不住小楼住民房 1946年元旦前夕,刘伯承和邓小平开始做强渡黄河的前期准备,悄悄来村里住了一周考察地形,并在这里设了办事机构。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强渡黄河要在1947年6月底进行。1947年6月下旬的一天,包括于春梅在内的村干部接到当时寿张县的消息:渡河指挥部设在沙河崖!这让于春梅等村干部既高兴还又感到压力巨大:首长来了,最关键的是要保证他们的安全! 很快,两位穿着已洗得发白的灰布军装的首长来到村里,一个戴着眼镜,身材魁梧高大;一个双目炯炯有神,身材不太高,但体魄强健。他们分别与前来迎接的村民握手问好,而后有说有笑地向村里走去。当时部分村民并不知道来的两位首长是刘伯承和邓小平。 来到村里,于春梅等村干部把两位首长领到早已打扫干净的一座小砖楼前说:“村里条件比较差,这小楼还比较坚固,楼上通风也好,首长就住这里吧。”看看小砖楼,邓小平略加沉思后说:“我们是为老百姓打天下的,不是来享福的。你们的心意我们领了,这小楼还是让乡亲们住吧。”几句朴实话,让村干部心里热乎乎的。小砖楼首长执意不肯住,于春梅等村干部一合计,觉得位于全村中心的蒋广洽、孔月仙夫妇家比较隐蔽,周围是建筑紧凑的60多座民宅。是比较适合首长住的院落。当时的孔月仙才十五六岁,不过已是过门的媳妇。听说解放军的指挥部设在她家,并且高级首长要来住,孔月仙夫妇和公公婆婆当即就打扫庭院,收拾房子。 “老乡,添麻烦了。”孔月仙一家正收拾着,于春梅等村干部就领着刘伯承、邓小平两位首长走进了院子。院子有三间北屋、两间东屋,两间西屋,东西屋是厢房矮小,墙皮有些脱落。邓小平指了指东西屋说,我们两家一家住东屋,一家住西屋。小小年纪的孔月仙说,那可不行,两边屋子不透风,很闷热,还脏乱。刘伯承则诙谐地说,脏乱打扫一下就行了,至于天热嘛,我们早就从牛魔王那里借来了芭蕉扇。轻轻一扇,那热气就全跑了!”几句话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邓小平把“蒋那里”改名沙河崖 蒋景汉说,刘邓两位首长在村里设指挥部时,他才12岁,已经是儿童团团员,负责首长的保卫工作。刘邓住在这个村子时,每个大门至少两道岗,二门一道岗,非常严密。两位首长住在村里非常亲民,看到像他一样的孩子,老远就喊:“小鬼,干什么去!”他的舅表弟陈功元就是在此时跟随刘邓两位首长南下参军的。后来还成了解放军的高级干部。 于春梅说,就在临战前的一天早晨,刘伯承和邓小平带着几个警卫战士和村干部来到村东头的赵王河边闲庭信步,看到赵王河西岸有个大土崖,村周围也都是黄沙滩。 邓小平问于春梅:村名为何叫“蒋那里”。于春梅说,黄河边有“三十六堌堆七十二那里”之说,这个村姓蒋的多,就自然而然地叫“蒋那里”。邓小平说,原来的村名不太好啊,你看这里的这条河早晚要清淤,将来也会堆成土崖子,现在就有一个土崖子,周围是黄沙,不妨把村名改成“沙河崖”。沙河崖的村名来源于此。时至今日,后人一提“沙河崖”就会想起邓小平,想起刘邓大军在这里运筹帷幄的日日夜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