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徽省歌舞剧院春节惠民演出
正月阳光当头照, 惠民演出观如潮。 乐器铿锵震街衢, 歌声嘹亮飞心窝。 儿童拍手趴舞台, 青壮频赞忙拍摄。 老汉张口目不转, 婆婆笑忘把饭烧。
注:省歌舞剧院在正月初一、三、五上午在该剧院前广场举行2015年春节惠民演出,深受游人和居民欢迎。
二、合肥地区春节放鞭炮首次大幅下降
节前公安发布告, 划区燃放限鞭炮。 移风易俗需法纪, 炮量同比三成少。 人心思静势所趋, 天清地净添祥和。 往年尽放就诊爆, 今日医院门罗雀。
注:春节前,合肥市公安局就春节期间鞭炮燃放,对哪些地区应禁放,哪些地区可适当放及放哪些品种都作了明文规定。与往年相比,估计放炮量减少三成以上,空气质量明显提高,噪音下降不少。
三、四十多年没放鞭炮的感悟
不放鞭炮诚为孝, 三年过后习惯了。 四十多载没有买, 一个年节未少过。 经济安全不添污, 省钱买书悦陶陶。 低碳生活莫扰民, 幸福应从俭中找。
注:我在青少年时,是最喜欢放鞭炮的。好象因为这最刺激也最能显示个人的勇敢精神和能耐。那时城乡生活都很因难,年关商家都卖一个个的散装炮,很少有家庭能买得起编成串的盘炮。一般家庭过年能买几十个散炮放放就很好了。这种炮个大(约有大姆指粗),药足,很响。放这种炮,其危险性不亚于扔手榴弹。燃放时要左手执火,右手拿炮,点着引信,赶快扔掉,否则,人就会受伤。从点着引信(引信很短,不到一厘米)到爆炸,不足半秒钟。就因为其危险性大,所以它对青少年来讲,更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那时因为放炮炸瞎眼睛,炸烂脸、手及引起火灾的事情很多。为此我的眼也炸疼过,头也炸晕过,右手也炸烂过,但仍恶习不改、乐此不惫。到七十年代初,父亲去世,遵照当时家乡的民俗,我家在三年之内,逢年过节是不能燃放鞭炮的,同时也不能贴红色的春联,如果要贴只能贴紫色或蓝色纸写的春联,以表达对逝世上人的孝敬。三年过后,我爱放炮的恶习就改掉了,变成了不爱放炮且反对放炮的习惯了。直到现在,四十多年过去了,我家逢年过节从来没有买过一个炮仗。我觉得,过年就是要认真放松安静地休息一下,总结过去的工作学习,筹划来年打算;在生活上要多做低碳无污染或少污染的事,象放鞭炮这样严重的尘污染、声污染,且又严重扰民的事,最好别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