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守护国门的消防安全,绥芬河消防大队定期派出防控队到国门列队巡逻。(绥芬河大队供图)
俄罗斯旅客在完成入境手续后,会收到绥芬河消防大队发放的中俄双语《入境后应注意消防安全》宣传单,提醒游客在采购及住宿旅游的过程中应注意的消防安全知识。(《人民画报》王蕾摄)
绥芬河大队邀请俄罗斯游客走进消防队,并登上32米的举高车,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国外客人宣传讲解消防安全常识,让他们了解在中国旅游购物期间如何注意消防安全、怎样遇险自救和报警求救。(绥芬河大队供图)
来自俄罗斯海参崴的玛丽娜每周固定来到消防队,给全体干部战士上俄语课。无论是大队长或是一名新兵,都要接受玛丽娜的提问检查。(《人民画报》王蕾摄)
绥芬河大队的马欣宇和71岁的朱淑梅老人结成了帮扶对子,马欣宇有事没事都来看看老人。每次说再见的时候老人都会恋恋不舍地与“孙女”贴贴脸。(《人民画报》王蕾摄)
接到火警时,消防战士以最快速度跑进抱柱间,降到一楼车库,穿好战斗服,登车出发。抱柱直径约10厘米,战士下滑速递由搂抱抱住的松紧来控制,落地后要立即躲开。在保证自己下滑速度、落地力度适中的同时还要保证自己下面及上面的战友不受到撞击。(《人民画报》王蕾摄)
战士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穿好自己的作战服、佩戴齐全救援设备奔赴火场。(《人民画报》王蕾摄)
打开中国地图,在黑龙江省东南部的中俄国境线边,有个略带神秘色彩的地名——绥芬河,而从这里再向南,就是俄罗斯远东著名的海参崴。 绥芬河,百年历史的口岸小城,中东铁路的中方起点,其与俄罗斯接壤的边境线长27公里。地缘优势让这里较早地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和活力,成为黑龙江省最富裕的地方之一。而在这个极具异域风情的小城里,有一只特殊的消防大队,长期以来无微不至地为边贸商旅和驻地百姓服务。他们将 “爱民兴边”作为行动指南,堪称 “雷锋”式消防队。 俄罗斯商人的朋友 绥芬河口岸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客运边贸口岸,年均入境俄罗斯旅客近80万人次,大部分是长年往返于两国的经商者。在这个特殊地域,绥芬河公安消防大队的工作总与两国经商者特别是入境的俄罗斯人息息相关。 从俄罗斯商旅入境的一刻起,绥芬河大队的消防服务就开始了——入境旅客在完成入关手续后,就会收到一份由绥芬河大队官兵发放的中俄双语《入境后应注意消防安全》;在宾馆酒店,可以看到双语《火场逃生注意事项》和逃生路线图;因商旅采购的大部分商品为轻工和纺织类产品,属易燃物,绥芬河大队与宾馆进行协调,不建议将货品放置在房间中,而是在各个酒店安排库房免费存放,以降低发生火情的几率,这可以说是大队在服务中的创造。 要更好为俄罗斯朋友提供消防安全服务,首先必须消除交流障碍。“如果俄罗斯人打来报警电话,不懂俄语会延误救援,语言不通会产生很多误解,有时甚至要带翻译开展工作。”大队长肖志强说,如果简单的“不要跳楼”、“哪儿不舒服”等俄语都不会说,会对抢险救援不利。 自2010年以来,大队请来俄籍外教授课,每周坚持培训全体干部战士学习俄语。来自俄罗斯海参崴的玛丽娜是绥芬河一所私立学校的俄文老师,现在和女儿一起在中国工作生活,她志愿免费为战士们上课。玛丽娜说:“大队中的一些小战士和我的学生们年纪相仿,同样聪明好学,能教授他们比较有实际用途的俄语,纠正发音,对于双方的交流很有意义。” “您好”就是“兹的拉斯屋一接”,“请不要动”就是“聂得未噶擦”,“跟我走”是“萨姆挪移把以急”。为了让战士们熟练掌握常用短语,大队编制了《消防常用俄语100句》,并用中文标出俄语发音,虽然看似有趣,但很有效。在部队中常见的饭前一支歌被绥芬河大队创造性地改成了饭前学俄语,每顿饭前几十名战士齐声高“喊”俄语的场景蔚为壮观。 为增加俄罗斯人对中国消防部队的认同感,绥芬河大队还多次邀请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消防部队到绥芬河参观交流,互相借鉴对方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他们还邀请俄罗斯游客参观队史馆、通信室“天眼工程”、战士班级、出动间,了解救生抛投器、救援背包、金属切割机、智能呼救器等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让他们了解在中国旅游购物期间如何注意消防安全、怎样遇险自救和报警求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