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真常说,决定问题,要“八面树敌”,不但要看好的、有利的方面,还要有意识地从反面考虑,看到不利的方面,自己否定自己,并且从不同角度考虑,充分研究各种不同意见是否有道理,有哪些好的,有益的东西,这样做出的决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避免或少犯错误。(北京日报》报道)
按照一般人的观点,似乎越是水平得到公认,决策经验越丰富的领导干部,越有资格“力排众议”,越有权力“乾纲独断”。可就是这样一位水平得到公认、决策经验极为丰富的老革命家,反复强调的、经常运用的却是“八面树敌”的决策方法。彭真同志的这种优良作风,是他时刻以对党的事业、对人民的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在想问题办事情的高贵品质的集中体现,是他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在为党的事业填砖加瓦,为群众谋福利上的证明,是他无私磊落的公仆意识的集中展现。
老一辈革命家在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方面为后人作出了榜样,集思广益、凝聚民智的决策态度、决策办法也在大多数党员领导干部身上得到了继承和传扬。但曾几何时,一些不好的作风也出现在领导干部决策的过程中,有的干部轻易不到基层调研,对真实的情况极为生疏,却关起门来,坐在办公室里凭想象制订政策文件;有的干部只喜欢“看好的、有利的方面” ,听汇报、看材料都是一片“形势大好”,却听不得反面的声音;甚至在一小部分党员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中,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一把手综合症”的毛病,最基本症状是独断专行,概括起来就是群众极为反感的“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还有“花钱一支笔”。在这些不好的风气影响下,干部在做决策时想问题办事情不从实际出发,不从群众利益出发,不为长远发展考虑,只能天马行空“独来独往”,拍拍脑袋,就出思路,忽发奇想,也敢决策。
在彭真同志“八面树敌”决策法面前,那些习惯于一个人“拍板”的党员干部真应该感觉汗颜!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或有一得。做决策时做到民主、科学地“八面树敌”,“不但要看好的、有利的方面,还要有意识地从反面考虑,看到不利的方面,自己否定自己,并且从不同角度考虑,充分研究各种不同意见是否有道理”,其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应该不需要过多阐述,独断专行、决策时听不进他人意见的反面典型更是不胜枚举。以曹操为例,在官渡,他集思广益、多谋善断,将做事武断、刚愎自用的袁绍打得落花流水,而到了赤壁之战,他却一败涂地,令其铩羽而归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恐怕就是他没能认真听取贾诩等人反对南下的正确意见。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凡是习惯独断专行的人,一是很少有不犯错误的,二是能成就大事者非常少,三是往往得不到下属,还有群众的真心拥护。
建功者,多是凭借“八面树敌”、民主决策,而失败者却往往是为自己的骄横专断“买单”。有曹操的经验教训作为镜鉴,有彭真同志为我们留下的“八面树敌”民主决策法,会不会让那些做得不够的领导干部汗颜一次,并有所警醒呢?还是彭真同志说得好:“开会讨论问题,不同意见讲得越多越充分越好,问题看得越清楚,就越好解决问题,真理越辩越明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