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播报
学习毛体书法 弘扬毛泽东书风(组图)
2023-09-01 10:52:03
来源:中国扇子艺术学会
作者:张琳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作者简介)

    张琳,男,安徽蚌埠市人,中共党员,中央党校领导干部班大学本科毕业,军人出身。
    本人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几十年笔耕不辍!其书画作品在军内外大展中多次荣获大奖,楷书和行书作品分别入选第九届和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尤其是毛体书法作品被毛主席家人,毛主席纪念堂,军事博物馆,国家图书馆,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井冈山纪念馆等几十家国家一级馆和党、政、军机关以及国内外友人展览、悬挂、收藏。主编出版了《毛泽东手迹典藏》1至8卷、《毛泽东诗词墨迹大传》,《毛泽东诗词背后的党史故事》、《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及价值》、《毛泽东书法赏析及用笔技巧》、《毛泽东书法演进过程》、巜毛泽东签名艺术》等著作。2021年入选由文化旅游部、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等共同组织的中国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纪念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大型巜美术全集》中影响中国艺坛一百位艺术大家。2022年10月被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文化艺术人才管理中心、中国国家艺术促进会、国际孔子文化研究院等五家国家一级社团组织授于“人民书画家”荣誉称号!书法作品和理论文章被选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巜中国美术通史》。
    现任中国扇子艺术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毛体书法研究专业委会主席,中国巜毛泽东书法研究》杂志社名誉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联系电话:18518953965

    本人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几十年笔耕不辍!其书画作品在军内外大展中多次荣获大奖,楷书和行书作品两次入选全国书法大展,尤其是毛体书法作品被毛主席家人,毛主席纪念堂,军事博物馆,国家图书馆,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井冈山纪念馆等几十家国家一级馆和党、政、军机关以及国内外友人展览、悬挂、收藏。主编出版了《毛泽东手迹典藏》、《毛泽东诗词墨迹大传》,编著了《毛泽东诗词背后的党史故事》、《毛泽东书法演进过程》等著作。

    在毛体书法界曾任安徽省蚌埠市毛泽东书法研究会会长,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安徽分会会长,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执行主席。现任中国扇子艺术学会副会长兼毛体书法研究专业委会主席,巜毛泽东书法研究》杂志名誉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书法三千年,名家辈出,代有传人。它虽举步维艰,历经沧桑,却永远反映时代的脉搏和社会的精神风貌。“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①现代人“尚”什么?

    自上世纪60年代,毛体书法作为一种新书体,在中国书坛应运而生,横空出世。开创毛体的毛泽东不愧为是享誉书坛,引领时代的书圣和旗手。一个学习毛体书法,弘扬毛泽东书风的热潮,在中国大地此起彼伏,悄然兴起。有人入微入里,研究探索;有人持之以恒,勤磨苦练;也有人认为“毛泽东书法很难学”,也有人干脆就说“不可学”。

    细细品味,“很难学”,说的对。其实,持“很难学”和“不可学”观点的人,他们都很想学习毛泽东书法。出于评论,不论是放荡不羁的“豪气霸气”也好,还是个性张扬的“虎气猴气”也好,人们交口称赞,本人不持异议 。如何崇拜和敬仰,如何评判和评价都不为过。但“不可学”的观点,我是大惑不解,不以为然。虽是“笔墨官司,有比无好”,②但此命题已经游离了“笔墨”的范畴,而且推波助澜,积非成是。

    为了将毛泽东的书法艺术学习好,承传好,鼓励 “在岗”的毛体书友“不忘初心”,持之以恒,我撰此文,与“不可学”者共商讨,与书友们共交流。
不是“不可学”,而是都在学,关键在于怎么学,学习毛体为什么?

    一、毛泽东书法是传统书法的组成部分

    持“不可学”观点的人,仅仅是崇拜毛泽东书法,而对毛泽东书法缺乏研究。崇拜毛泽东书法,不研究毛泽东书法,不论是“豪气”,还是“霸气”;不论是“虎气”,还是“猴气”,都是“盲人摸象”。

    毛泽东书法是传统书法的组成部分。毛泽东和历代名家一样,书法艺术的成功都是来自师承的渊源,来自对艺术的刻苦磨练和矢志不渝的苦苦追寻,能学习传统,就能学好毛体。

    毛泽东书法来自传统的家庭氛围。到过韶山人都参观过“毛氏宗祠”,祠堂大门的对联为“注经世业;捧檄家声”。这是毛泽东家庭文化的发源地,“注经世业”是说毛泽东的祖先毛苌(chang)、毛亨是专门注解《诗经》的,后人称《诗经》为“毛诗”就来源于此;“捧檄家声”出自于《后汉书》“贤者固不可测,往日之喜乃为亲屈也”③的典故。说的是毛氏先祖以文敬孝,为了挣钱养母,委屈地捧着“檄文”,“不择官而仕”,母亲去世,辞官守孝,他的事迹被汉昭帝下诏表彰。在韶山,在文家,在东山学堂到处都有毛泽东家族留下的文化遗址和故事,为人敬仰,广为传颂。

    毛泽东书法来自对艺术的刻苦磨练。学习毛体书法和任何书法一样,靠的是专心临帖和功夫的积累。天天崇拜毛体,天天要练毛体,待到真正练习时,又花容失色,知难而退,等于是“叶公好龙”。毛泽东书法的成功就在于基础的磨练。毛泽东幼时的大部分时间在外祖父文家度过。毛泽东从小就跟着舅父和表兄练习书法,二舅文玉钦手抄《家范箴言》和大字本,对毛泽东言传身教。

    1910年秋,毛泽东来到湘乡县的东山学堂读书,在东山学堂,书法是学生的必修课,毛泽覃、陈赓、谭政、柳宗陶、易礼容等都是东山学校的学友。在这里毛泽东和大家一起,不但临习了王羲之的书帖,接触了清末大家的墨迹,而且还感悟了曾国藩的理念和书法。

    毛泽东1910年在东山学堂读《新民丛报》的批注,已经鉴定为最早的墨迹,这时的毛泽东书法已经具备严谨规范的欧体风格了。

    从1910年东山学堂的《言志》,到1912年的《商鞅徙木立信论》,再到1917年的《心之力》,这三篇满分的作文连同后来的《讲堂录》等作品,不仅是毛泽东伟大胸怀,伟大思想形成的见证和基础,而且是毛泽东“落笔大方”,“练成一色文字”④,执着书法艺术的成就与收获。

    毛泽东书法来自对艺术的苦苦追寻。毛泽东一生与诗词相依,与书法为伴,锲而不舍,矢志不渝。在毛泽东书法作品中,我们虽然没看到一件临帖的墨迹,但是从他有关书法的信件、谈话以及工作人员的回忆中可以看到,他对传统书法是很有研究的。毛泽东与众多书家不同的只是,他是将功夫用在读帖上,“察总为拟之先”(包世臣语),他“所存拓本约六百多种,看过的也近四百多种,‘二王’帖及孙过庭、怀素的草书帖,则是时常批阅。”⑤除了读帖,就是练字,电文、指示和批示,书信、诗词古诗词,纵逸变幻,笔下生花,临池挥洒自如,借此修养脑筋,乐此不疲,持之以恒。

    在井冈山,他用废报纸、树枝和木炭练习书法;在长征途中,“在马背上哼成的”《词六首》成为艺术的精品;在延安,他庄严宣告“要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的四大家族”;建国后更是“广置碑帖”,在他的床上,房间里的每个地方,包括厕所里都摆放着他掀开的书,他留给我们的书法墨迹4万多件,每件都是艺术的瑰宝,时代的精品。他仅有的两次出国,《三希堂法帖》等都列入必带的书目。他索要最后一本书是有关书法的《容斋随笔》,时间是1976年8月26日。他在1976年9月8日, “全天由工作人员托看文件或书阅看十一次”,⑥其中就有《容斋随笔》。7个小时后毛泽东离开了我们。

    毛泽东不仅为我们创造了独树一帜的毛体艺术,也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毛泽东书法本身就是独步天时的艺术瑰宝,它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蕴含着中国革命的的故事,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现今书坛任何艺术,任何书家不能与之雁行,不能与之伦比。正如《书谱》所说“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lu)于椎轮者乎?”⑦意思是说,人们为什么有华丽的宫殿不住,要去住古人的洞穴;有精美的宝车不坐,要去坐原始的木轮车?

    二、毛泽东书法和传统书法一样学

    毛泽东书法怎么学?盲人摸象不行,叶公好龙更不行,要像学习传统书法一样,做到“三坚持”

    坚持理论研究。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最早的书论出自于李斯的《论用笔》,尤其是魏·曹丕的《典论》问世以后,文人墨客都十分重视书法艺术的理论研究和承传,“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书法是艺术,“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曹丕语)。这意思是说,艺术不靠史官记载,不凭权力造势,只要借助理论和文章就能发扬光大,流芳千古。

    历代有成就的书家都是书论双绝,殊枝共妍的名家巨匠。卫恒的《四体书势》,王羲之的《书论》、《笔阵图》,欧阳询的《八诀》,张怀灌的《书议》,刘熙载的《艺概》等等。据统计历代至少有112名书家,留下的书法理论140多篇,达一千多万字,但是汗牛充栋的鸿篇巨著,仍不能适应书法艺术发展的需要。毛泽东书法虽然也属于传统的范畴,但作为超群出众的个性书体,理论研究仅仅是开始,未来的任务更重,课题更多。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毛体研究开局良好,2018年注册成立的“毛体书法研究专业委员会”和坚持了13年的《毛泽东书法研究》在担当、在奋进。研究的成果在《人民日报》等主要媒体,在全国各新华书店,在历次会议的专题中都有成果交流和展示。

    坚持临帖交流。毛泽东书法既然是传统书法的一部分,那么学习毛泽东书法,在遵循传统技法和规律,坚持临帖,坚持学习交流的同时,必须突出毛泽东书法的个性特点。这种“个性”是“矛盾普遍性中的特殊性”,毛泽东的学书经历,我们不可能有,毛泽东的胸怀胆识我们也不具备,就像千百年来,人们临习王羲之,崇拜怀素,但没有一个“名家”敢自称他就是王羲之,也没有一个“大师”为学怀素,而“担笈杖锡”地去当和尚一样,以不能再现的情怀和人生作“特征”,不论传统和毛体,什么书法都“不可学”。

    只要临帖下功夫,打好传统的基础,由传统到毛体,由毛体到传统,就能事半功倍,行之有效。正如毛泽东所说:“字和人一样,也有筋骨和灵魂。练久了便会找出筋骨,写出神韵”,⑧ 这“神韵”就是“不可学”者认为的“特征”。

    坚持学书做人。学习毛体的朋友,凭着一股爱心,凭着一份执着,苦练艺术,学书做人。在毛体队伍中,近些年已经涌现出很多得心应手,技艺精湛的毛体书家,毛体匾牌有他们的墨迹,公益活动有他们的身影。他们不为名,不为利,为毛体事业孜孜以求,乐于奉献,这些同志已成为毛体队伍的骨干力量。

    虽然毛体书法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虽然毛体老师的作品与毛泽东的形神差距很大,但毛体队伍的“初心”是执着的,方法是正确的,方向是明确的。我们相信,在中国书坛万紫千红的百花艺苑中,争奇斗艳的毛体花蕾,一定会绽放出五彩缤纷,鲜艳夺目的艺术花朵。

    三、毛泽东书法开辟了传统书法的新书风

    从实用到艺术,中国书法艰难地跨越1400多年。魏晋后的中国书法呈现出了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繁荣景象,名家辈出,精品荟萃,鼎盛之后的中国书法,如今却步入了为艺术而艺术的死胡同。抽象的,流行的,学派林立;狂怪的,杂耍的,不胜枚举,“天下第一”满天飞,“名家巨匠”遍地走。

    书法的价值在哪里,如何继承与创新?由艺术到实用 毛泽东开创新书风。毛泽东书法既是艺术的,更是实用的。毛泽东走过的路,前人从未走过。毛泽东没卖过一幅字,没收过一分钱的润笔费,毛泽东书法的价值不是用金钱衡量的。

    一份电报,调遣千军万马;一首诗词,撼动一座山城。

    一幅“为人民服务”的题词,成为全党的纲领和宗旨。

    一个“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激励亿万人民克己奉公,无私奉献。

    “我要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的四大家族”, 自从毛泽东说过这句话,毛泽东书法艺术的脚步就从艺术跨越到了实用的新领域。

    这种既艺术更实用的书法价值,是任何书家不可比喻也是无法比喻的, 1600多年前的“书圣”王羲之倘若在天有灵,也只能自愧不如,望尘莫及。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毛主席与张治中在火车上谈为人民服务
·下一篇:江青被捕后,邓主张判死刑,陈云坚决反对:她非常廉政,路线斗争判死?闻所未闻
·红色头条-李革新:学习习近平论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论
·9月9日缅怀伟人:湖南省韶山管理局举行向毛泽东同志铜像敬献花篮仪式
·谢振华:毛泽东曾夸他文武全能,3天歼灭国民党51军,粟裕:漂亮
·“向雷锋同志学习”——谨以此文缅怀伟大领袖毛泽东
·我们为何怀念毛泽东?
·梁漱溟晚年为什么亲自去韶山向毛泽东忏悔?
·彭雪太:桃源县毛泽东思想学习小组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7周年(组图)
·特稿:桃源县毛泽东思想学习小组隆重纪念毛主席逝世47周年(组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和《永远怀念毛泽东》组委会举办纪念伟人活动(组图)
·全国红色文化传播大使百余人到韶山隆重纪念人民领袖毛泽东(组图)
毛主席纪念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主席纪念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主席纪念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主席纪念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