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古今中外的军队里,有哪一个马夫的去世,会牵动一个最高领袖的情感呢?
在解放战争的最后日子里,在大决战的严酷斗争中,毛主席曾那么真心实意地去关心过他的马夫老侯同志。
老侯同志从红军长征的时候起就为毛主席喂马,年龄比主席大几岁。
在主席进入河北去西柏坡的路上,他可以有汽车坐了,不用再骑马。
临走前,他特意去看望老侯:“我这次不骑马了,十几年来,你一直为我喂马,你很辛苦,我很感谢你。
这次,你去河北,就骑马吧。”
当时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主席,喂马是我的工作,我应该做好,我的级别够不上骑马,我还是步行吧。”
毛泽东坚持着:“你年纪大,身体又不好,应该照顾。”
老侯真没想到,主席这么忙,还有时间特意来看望他关心他。
到了西柏坡后,老侯病故了,当时人们看到主席工作太忙,正是三大战役最紧张的时期,没有告诉他。
等把一切后事都料理完之后,找了个主席不太忙的时候,把这件事告诉了他。
主席生气了,他说:“这么大的事情,为什么不及时告诉我。我就是再忙,这件事我也不能不去。”
![](http://www.crt.com.cn/2023images/7/hs358.jpg)
事后,主席专程到老侯的墓地去进行了悼念。
在别人的眼里,也许觉得老侯没有什么本事,但毛泽东说:“老侯多年来踏踏实实地喂马,从来没有不安心过,从来也没有看不起自己当马夫的工作,真正做到了不为名、不为利,一心为革命,老侯可是个好同志,真叫人永远难忘。”
60年代初,天灾人祸,许许多多的老百姓吃不饱。
毛泽东得知这些情况后,他主动将自己的生活标准降低,也许会有人说,全国再困难,也不会影响到毛主席的生活,况且,毛主席省下的几个钱又能有多少?
对这么大的国家,对这么大的困难,又能有多少帮助?
这里不是几个钱的问题,是一种感情问题,是一种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的品质问题。
这样的信息,在人民群众中传播的时候,困难中的人民将得到怎样的精神安慰和精神鼓舞啊。
整整三年的特大困难,国家没垮,社会没乱,这将是永远值得深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