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头条>>正文
特稿:马夫爷爷、小马灯和枣红马
2012-09-04 16:04:12
作者:何丽(老红军蒲文清之女)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编者按:1947年初,国民党反动派对延安发起大举进攻。胡宗南的几十万军队,呼啦一下子就压向延安,妄图在最短时间内,把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队伍,把陕甘宁边区的革命政权,把这个革命的红色根据地,统统消灭掉。然而,用兵如神的毛主席胸有成竹、指挥若定,早已为保卫延安、保存革命力量和革命根据地,做出了暂时撤离延安的战略转移决策。因为延安是我们的。我们想走就走,想回就回。延安抚恤委员会主任何炳文和妻子蒲文清,带领一支特殊的队伍,行进在疏散转移的、危险而艰难的路上。最终胜利完成任务。这里记录的共6篇转移途中的真实故事。母亲蒲文清全部看过。她总的评价是:没有胡编。

    相关链接:特稿:马褡子比女儿的命金贵(组图)   

    特稿:撤离延安,情难舍、意难离

    特稿:艰难的转移路上

    特稿:夜遇黄河少年  

    行军开始后不久,同行的人都知道我们家有三样宝,马夫老杨、小马灯和乘骑枣红马。其实所谓的三样宝,都是围绕马夫老杨的故事。因为这不是一般的故事,而是父亲、母亲和我们全家对老杨的亲近、尊重和敬爱。而且这份情意不是简单地写在脸上,而是深深地印在了心里的。

    老杨,是父亲千里行军时的马夫。虽然他在父亲身边仅半年多的时间,虽然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他却是父亲及我们都无法忘怀的人,是我和弟弟特别喜欢的马夫爷爷。他在父母心里,也是一位很特别的、不是亲人而胜似亲人的亲人。

    从延安出发前,组织为了照顾父亲行军,和解决行军中出现的困难和发生的意外,专门给父亲配备了一匹小口枣红马,同时分配来马夫老杨。如果说,就是为了照顾父亲的残疾和母亲背着弟弟行军的困难,我相信他们是绝对不会接受这个照顾的。

    老杨来时,我家住的窑洞已变成空窑。因为父亲在延安他的工作单位抚恤委员会做着行前准备,母亲就把家里的东西,该捆的捆,该绑的绑,该埋的埋,一切都收拾的停停当当。院子里除几块大石头,其余都坚壁起来了。就是要喂马,都找不到个能盛料的东西。老杨见状,就对父亲说:“何主任,我早来两天,是想帮助收拾东西的,不想没帮上忙。”又转来对母亲说:“组织说是叫我来管马的。我是受苦人,其实任啥都能做,也能看娃。就是不会说话。”在我的记忆中,从他来到他离开,这是我听到他说的最长的几句话,其余都是简单的几个字。

    老杨是甘肃人,背盐出身,家里穷得很。1934年初,他快60岁了,在背盐路上遇到红军,就跟着部队从甘肃走到延安。可以说,他也是个红军战士。

    老杨个子矮矮的,粗粗壮壮,说话慢慢腾腾、含含糊糊,总好像嘴里含东西张不开。他有一张饱经沧桑的老农的脸,每一道皱纹都透着他的憨实、善良和曾经的苦难。提起杨爷爷的那双手,我至今记忆犹新。因为那双手又短又厚,指头粗得怕人,手指甲都变了形,手掌布满老茧,手背则全是干裂的口子。就是这样的一双老手,曾使母亲流过无数的泪。他告诉母亲说,这是他几十年干粗活累成这样的。可母亲心里知道,她的父亲、哥哥都是做长工的,一年四季都在辛苦劳作,手尽管特别粗糙,也没有成这个样子。你实在想象不出来,这个老人到底受过多少苦。

    老杨最让人惊讶的还有他的那双脚。3月的延安冷得很,可他却光着脚穿着一双布条打的草鞋。你要不仔细看,要不是那双打着绑带的腿和拴着红绳绳的草鞋,你根本就不会相信那是他的脚。因为套在草鞋中的脚极为短宽,五个脚趾头几乎一样长,而且没有一个脚指甲是完整的。脚趾脚背被一层老皮包着。脚后跟上满是深深的黑裂口,硬皮里边露出红嫩肉。这双脚,可把父亲母亲给心疼坏了。母亲问老人家,这几十年的冬天是怎么过来的呀?老杨说:“这对受苦人算个啥嘛!做上双鞋子的钱和功夫,能养活个娃了。谁能舍得下呢!”父亲问,这样怎么过冬,长途行军咋办?老杨对父亲说:“炳文,惯了。几十年就这么过来的。莫为我操心。什么事情都误不下。”话是这样说,而父母亲的心却是在流血。 

    老杨对什么东西都十分仔细,看谁丢掉点什么都觉得可惜。尤其对粮食,哪怕是玉米、土豆、谷糠,他都珍惜。

    老杨吃饭有个习惯,就是不管吃什么,哪怕是一口汤水,他都喝净,并用舌头把碗舔得干干净净。不管有多少人在场,也不管谁在看他,或是指着他说些什么,甚至用手捂着嘴笑话他,他也视若无人,认认真真地舔他的碗。起初我们觉得很可笑,不懂事的大弟弟还用手羞他,但后来,我们就被他的淳朴和憨实感动。在以后与杨爷爷在一起的日子里,我们虽然不会舔碗,但我们学会了珍惜。我们会很自然地把掉在地下的东西捡起来,用小嘴吹吹灰吃掉,也会把自己碗里的东西吃得干干净净,用他的话说,这叫“节俭”。

    父母亲是坚强的但也是极富同情心的人。他们把老杨当成自己的长辈,让我们叫他爷爷。老杨受不了这个。他告诉父母亲,从没听人叫过他爷,让我们叫他老杨就对了。我们姐弟三个,也就不客气地随大人们叫他老杨。他一听见我们叫他,就高兴得不行。淘气的大弟弟有时就连声喊“老杨,老杨,老杨……”他总是愣愣地站在那里听,乐得脸上的皱纹都展开了。有的时候,他甚至还伸开两手冲弟弟说:“来,让爷抱一下。”这时,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绽放着无比的仁爱和快乐。

    父母亲自从知道老杨是个苦大仇深的红军战士后,对他就多了一份对长辈的敬重和关切,这就像是对待他们自己的父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尽管那时战事紧,父母亲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从不会对老杨高声说话,也从不起急,从不絮叨。他们对老杨最爱说的话就是“莫急”。即使遇到大家都收拾好了准备出发,而老杨只顾遛马、喂马,自己还没顾上吃饭时,性急火暴的母亲就叫别人给他留上,也不会对老杨发火。所以,在父母和老杨之间,很快,很自然就有了一种家人亲情的默契。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不但爱喝酒,而且酒量不小。从延安出来,老杨就特意在他的身上背了些酒。行起军来,老杨看父亲骑马时间长了,或是有什么事太劳累,他就会不吭不哈地把酒瓶子递给父亲。父亲,就什么也不问,只小声地说:“你先喝上一口。”老杨也不推让,就打开瓶盖子喝上一大口。实际上,这是做给父亲看的,他哪里舍得,他只是用舌头舔一下。其实,老杨能喝酒,平时只要可能,他也爱喝上两口。父亲看到他喝酒的样子,总会觉得心中不是滋味。因为老杨所谓的喝一口,其实有时是舔一点,有时就对瓶口深深地吸口气。有时,父亲看到了,还会叫他好好地喝上两口。可他哪里舍得呀!所以呀,有的时候任凭父亲叫他,他就是不吭声。他一手紧拉着马嚼子,一手紧拉缰绳,他只管忠于自己的职守。这时,酒对于老杨就没有一点吸引力。就这样,从老杨来到父亲身边,直到离开,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父亲都没有断酒。父亲和同行的人都很奇怪:这老汉,他到底带了多少烧酒?!

    老杨带的酒,是延安大生产时自己烧的,说不上有多少度。可这酒,在艰苦而紧张的行军路上,给了父亲无数的温暖和无穷的力量。留在父亲心中的,不单是这酒的醇香;留在母亲心底的,也不单是这位马夫的纯朴善良,而是老杨对革命工作的忠诚,是对全家老小的真诚、亲近。

    老杨爱吸烟,因为没有钱,吸的是最低劣的,近似黄豆叶子似的旱烟。因为没钱,他也不买洋火,而是用火镰打火点烟。老杨的火镰小小的,可是皮子的,边上还镶着金属。否则,与石相碰是打不出火的。我还记得火镰的故事呢。

    老杨到家里不久的一天晚上,他用火镰打火点灯,父亲就坐在炕边上等,可这灯半天也点不着。父亲走过去一看,蹲在地上的老杨,满头大汗。只见他一遍一遍地打火镰,一遍遍地用打着火的棉絮去点灯,不一会,灯没点着,棉絮上的火也灭了。父亲就悄悄站在他身后,他依旧这样反反复复多少遍,可这灯就是点不着。父亲看着看着忍不住笑起来。老杨看扭头见父亲,更紧张了。他说,“何主任,”立马又改叫:“炳文,你看这咋办嘛,这灯就是点不着。”笑了半天的父亲说:“那棉花只有火星,没有火苗,那咋能把这灯点着嘛!这又不是抽烟,引着就对了。”老杨没太明白,说:“那就多弄点棉花,把火星再点大些。”父亲说:“大些也不行,没有火苗子咋点得着灯吗!”他就在裤子上划着一根洋火,一下子就把马灯点亮了。憨憨的杨爷爷一看,也哈哈笑起来。他一笑,父亲又跟着笑了。只有在油灯下补衣服的母亲,不知道他们在笑些什么。

    父母与马夫老杨的感情很深很深。一盏小小的马灯,也是他们之间深情厚意的记录和见证。

    1947年3月的战略转移,实际上就是暂时从延安撤离出来。这种行军虽然不是开赴前线,但也必须根据战事晚上行军。这样,马灯就成了行军的向导,就成了行军最重要的工具。延安人,没有不用马灯的。

    父亲带的这盏小马灯已使用多年。他不管到哪里去,只要晚间赶路就是必带之物。所以父亲也就养成一个习惯,就是不管有事无事,小马灯总是被擦拭得透亮透亮的。这次行军,总务科要给他换大些的新的,可父亲还是带上了他用惯了的小马灯。

    在行军路上,父亲没有时间来关照小马灯了,这个任务就自然而然地落在老杨身上。老杨呢,尽管过去没有见过也没有用过马灯,但他绝对地不负重任。他擦灯点灯,添油送灯捻,每一样都做得仔仔细细、顺顺溜溜。而且在行军路上,他还琢磨出好些用灯的名堂。比如说,天黑了,他就点起灯,但灯捻不能太高,光亮不能太大,也就比萤火虫亮些。这样,在远处看只是一个小小的亮点,其他什么也看不见。到天快亮时,老杨就把灯吹灭了。他说天看着是快明了,其实这时的天最黑,有一点亮都会看得真真的。这时还亮着灯最危险,就是给敌人打招呼呢。于是他就赶紧把灯捻灭,把黑捻头掐掉,待罩子凉了,他就会一边走路一边擦灯罩了。老人家给自己的说法是:这叫节省时间。他还会时常提起马灯摇摇,听听响不响。只要声音不太响,他就会给灯灌满油。然后收好,挂在马鞍上。行起军来,只见小马灯随着小红马行走的节奏,一晃一晃的。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十八大献礼影片《湘南起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首映(组图)
·下一篇:特稿:浅析红色旅游景区纪念品开发
·特稿:仰望中条(图)
·特稿:仰望中条(图)
·特稿:信阳师院外国语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进革命老区何家冲(图)
·特稿:将军胸怀 书写天下——鉴赏赵勇田珍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将帅书法作品(组图)
·特稿: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特稿:永远的老兵
·特稿:《为民务实清廉——党风楷模刘少奇》全国巡回展齐齐哈尔站开展仪式新闻通稿(组
·特稿:上党战役回眸
·特稿:《周恩来风采》摄影展览开展暨刘少奇瓷盘像捐赠仪式在刘少奇纪念馆隆重举行
·特稿:长沙市市委宣传部来馆举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我支部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组织生活会
“香港青少年红色之旅福建行”旅行团来我馆参观交流
特稿:仰望中条(图)
王放:仰望中条(图)
特稿:仰望中条(图)
《周恩来风采》摄影展在刘少奇纪念馆隆重开展(图)
文艺表演进军营 唱响军民鱼水情(图)
我带砳砳逛南京(组图)
请给有碍观瞻的景观“理理发”(组图)
陈诗颖:信阳师院外国语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进革命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