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播报
人民公社为什么会“下架”?如果“人民公社”仍然存在,中国是何景象?
2023-12-01 14:21:22
来源:红星精选
作者:红星精选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去年,她一个人靠挣工分拿到2万多元。再加上他们夫妻俩都过了65岁,除享受国家发放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外,还享受着乡公社发放的养老补贴、困难补贴多项福利,家里吃喝都不用发愁。作家周喜俊想象不出,在这样沉重的家庭压力下,一个67岁的女人会是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而当他在旅游景区的农家小屋见到王敬棉时,不由暗自吃惊,她两眼发亮,喜气洋洋,步态轻盈,说话爽朗,根本看不出她有什么烦心事。作家夸她精神状态好,她自豪地回答说:“这里水土好,环境好,心情舒畅,人就活得有精气神。”王敬棉说到公社集体对她的关怀照顾,感动的热泪盈眶,她说:“像我这样的家庭,要不是大集体支撑着、照顾着,我真不知道能不能熬过来。”

    像王敬棉这样的特困难户,如在外地,靠“精准扶贫”,确也实属不易!

    老百姓心里有把秤。周家庄这个“最后的人民公社”深得广大社员的拥护和愛戴。这就是第十生产队党支部书记韩平锁说的:“老百姓热爱大集体,拥护大集体,就因为体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这里的女子不愿嫁到外村去“单干”,外村男子反倒愿意“招进来”,当上门女婿。周家庄第九生产队党支部书记翟振军说:“我们这里没有贫困户,也没有暴发户,贫富差距很小,社会秩序稳定。外地人非常羡慕,想方设法到周家庄落户,我们队430户,招上门女婿的就有30多户。”

    周家庄人民公社并未把社员死捆在社里,允许社员自由选择。凡是不愿在集体的人,可以退出,来去自由。目前周家庄从事非公经济的人员占总人口的百分之5左右。

    同样,社员外出打工,也可以自由选择。只是社里规定,外出打工者仍然享受着合作社的福利,每年必须要向合作社交纳一定数额的公积金(男性每年1500元女性每年1000元有6岁以下小孩者免交)。他们以后回来,甚至因致残回来,社、队一概欢迎。

    周家庄先后荣获“国务院嘉奖”、“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中国乡镇之星”等荣誉称号70多项(次)。自1985年至今连续被河北省委命名为“文明乡镇”。

    更有趣的是,周家庄人民公社还得到了各国外交使节“点赞”。有一次,各国外交使团到周家庄考察,要雷金河同志介绍情况。雷金河对各国大使说:“我不必说了,你们可以随便到各家去看,去访问,也可以到那里吃饭。这样,比我介绍的实在。”

    各国大使看了以后,印象很好,甚至承认社会主义有其优越性和现实意义。

    三、结语

    综上可知,周家庄坚持人民公社,已经建设成了一个文明民主美丽幸福的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68年的社会实践无可分辩地证明,农业合作集体经济比之个体经营能更有利于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和提高社员日益增长需要。大家“均衡富裕”,既无所谓“两极分化”,也不存在什么“三农问题”。

    社员不知“新的三座大山”为何物,安居乐业,家庭团聚,生活幸福。“最后的人民公社”最好地、最有力地证明农村合作化是中国十亿农民的方向。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毛泽东的十大功勋
·下一篇:无
·请记住这位省委书记,是他保住了最后一个人民公社——周家庄
·何梦佳:追寻红色记忆,走进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组图)
·李为民:李尔重与最后一个“人民公社”(组图)
·李尔重与最后一个“人民公社”(组图)
·赵大瑜、缪云怡:缅怀革命精神,东科学子访人民公社(组图)
·李长新、刘维汉、王卢平:豫西大山里的中阿友好人民公社:见证中国与阿尔巴尼亚一段传
·特稿:豫西大山里的中阿友好人民公社:见证中国与阿尔巴尼亚一段传奇外交(组图)
·余梦海、杜鑫慧:赶赴第一人民公社 庆建党九十五周年(组图)
·特稿:赶赴第一人民公社 庆建党九十五周年(组图)
·余梦海:参观蚂蚁人民公社,弘扬艰苦创业精神——浙海大东科赴蚂蚁岛实践团参观人民公
毛主席纪念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主席纪念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主席纪念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主席纪念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