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曾经与毛主席近距离接触的李八七(蒋笃彪/摄影)
离开长葛毛主席纪念馆,采风团的汽车沿着311国道向襄城县驶去。在距离襄城县10多公里的311国道旁边,有一座当年毛主席视察襄县的第一站——双庙乡郝庄村毛主席视察纪念馆旧址。
陪同的许昌、襄县烟草局的朋友介绍说,1958年8月7日7时30分许,毛主席乘坐的轿车在襄城县双庙乡(现颍阳镇)郝庄村西一块烟田旁徐徐停下。毛主席走下车后,对身边的河南省地领导说:“这里的烟田很好,就在这里看看吧!”下车后,头戴草帽,上穿白衬衣,下着灰色制服裤,脚穿一双半旧皮鞋的毛泽东健步走向烟田。毛主席下车后健步向路边的烟田走去。
另据时任河南日报记者宋海燕回忆,当毛主席从郝庄村的一块烟田里考察出来的时候,豆大的露珠把他的衣服几乎全部打湿了。由于露水过大,他的两只脚上也沾满泥巴。所有在场的人都为毛主席这种不辞辛苦的精神深深感动。宋海燕赶紧举起照相机抢先几步,拍摄这感人的场面。就在这一刹那,毛主席指着身边一片丰收在望的谷子对宋海燕说:“不要光照我,应该照这儿。”接着,毛主席健步走进齐胸深的谷地里。
据介绍,从郝庄出来,毛主席又来到了另一个乡的烟田。这块烟田同样是烟株高大,叶片肥硕透黄。毛主席若有所思问:“你们的烟叶好,还是山东潍县的烟叶好,比较了没有?”当时,河南和山东是我国最大的两个产烟大省,山东的烟叶多出在潍县(潍坊),河南的烟叶以襄县最为有名。陪同的许昌专区领导回答说没有比较过,但是全国12个省的烤烟会议在襄县召开,他们都说这里的烟叶长得不错。毛主席满意地说:“在你们这里开会,你们的烟叶一定不错。”随后毛泽东健步登上田间的一处高梗,举目四望,接天烟叶无穷碧,层层叠叠如烟林。也许这丰收的景象触动了毛主席的豪迈情怀,他不禁赞叹道:“你们这里成了‘烟叶王国’了!”这句话后来成为激励襄县和许昌地区发展烟叶生产的强大动力。
郝庄的这座纪念馆旧址始建于1968年,历经岁月的侵蚀,目前已经变得残破不堪。但是看到纪念馆门前正在修路,据说当地要重新进行修缮和扩建,也许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新的红色景点。
这座纪念馆虽然残破,但是依然能够看出昔日的雄姿,尤其门口大门垛上和院子门檐上用水泥雕刻出的毛主席当年的经典语录,看上去极具年代感,让采风团中上了年纪的通知感慨不已。大家兴致很高,不停地合影、拍视频,仿佛回到入了那个火热的年代。
午饭后我们驱车来到位于襄城县城西八七路上的毛主席视察纪念馆。整个场馆古朴典雅,厚重大气,馆区占地面积8.7亩,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整个馆区共有五个展厅和一个接待厅。
我们怀着无限崇敬和怀念之情,步入纪念馆瞻仰厅,肃立在毛主席座像前,鞠躬致敬,深切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随后,我们重点参观了毛主席视察襄县展厅,特别了解了襄县烟叶生产情况。遗憾的是,本来已经约好当年与毛主席近距离接触的李八七老人与我们见面,因他中午有事回老家了,这次未能亲自听他介绍当面的盛况。
不过,我的朋友蒋笃彪曾经多次拜访过李八七老人,并不止一次地听他讲述那段那让终生难忘的历史。据李八七老人回忆,当面他才12岁,正在小张庄村里上小学。当主席在村里停留时候,正在这里开会的乡、社干部和在田间劳动的社员群众听说毛主席来了,都欣喜若狂从四面八方涌来,不停欢呼:“毛主席好!毛主席好!”小张庄小学的师生得知毛主席来视察的消息,迅速用红纸扎成大红花,排着整齐的队伍向主席献花。作为献花的学生之一的李深义手中还拿着一本初级小学算术课本。毛泽东从李深义手中接过书,翻了翻,亲切嘱咐道:“要好好学习!”
和主席接触的这一幕,深深刻在了李深义的脑海里。为了永远铭记那一天,毛泽东视察走后一个星期,他的名字也由“李深义”改成了“李八七”。李八七回来的经历也很传奇,现在他已经退休,成了毛主席视察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
而被毛主席赞誉为“烟叶王国”襄城县,300年前烟草已经远近闻名,建国后烟叶得到了快速发展,以其优良品质为中外烟草专家所称道,被誉为“中国烤烟在河南,河南烤烟在襄城”。从此,“烟叶王国”也成了许昌烟叶的品牌和骄傲,也为许昌烟草产业发展增添了强大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