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建国初期,为了稳定尚在蹒跚中的祖国,他们义无反顾地再次告别了家乡,踏上了战场,他们就是抗美援朝志愿军。
在朝鲜战场上,我军的炮火、设备均不敌对面的美国,但就是这样艰苦的环境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浴血奋战的中国军人。
杨育才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斗英雄,不仅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回国后依旧默默无闻地担任了多年的副连长,毛主席在得知了此事后,亲自给他升职。
英勇的战斗英雄
1926年,杨育才出生在陕西省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杨育才从小就十分懂事,经常主动帮父母做农活。
本就贫苦的农村百姓,很多时候都是缺衣少食的,更不要提教育了,杨育才辍学之后为了生计曾经到过当地的一个地主家里做苦力。
寒冬腊月,杨育才的双手还经常浸泡在冰冷的河水中,也正是小时候的遭遇,让杨育才更加渴盼和平时代的到来,他渴望有一个真正为民的政党来保护农民群体。
杨育才的坚强并没有换来上天的怜悯,反而让他相继地失去了双亲,自此,杨育才变得更加沉默寡言,甚至一度接受了命运给他安排的苦难生活。
在回去给父亲奔丧的路上,杨育才遇到了国民党军队,正逢国民党正在“抓壮丁”,杨育才被抓去充了军。
不过杨育才既瘦小,又没什么力气,在军队里是一个极不起眼的存在,国民党的士兵对他也是百般嫌弃,直到在一次战事中,被人发现他跑的很快,就被安排去做了传令员。
这个职位不需要士兵有多大的本事,只要脚步快就行,不出意外的杨育才在这个职位上做得还算出色。
新中国成立前期,国民党的大部分军队都被我军俘获或是被逼逃往台湾,杨育才被国民党军队抛弃在了大陆。
成为俘虏之后的杨育才并没有受到国民党传言中共产党的“折磨”,反而给他们发了路费,让他们可以回到家乡,建设祖国。
杨育才大受感动,自从父亲去世之后,再没有人给予他这样的关怀,他看着共产党内部的相互关心,共同扶持,主动想要加入解放军的部队。
一来,杨育才在家乡已经没有了亲人,回去也没有生活的方向。 二来,杨育才是真心想要做一些为国为民的实事。
在得知了杨育才的想法之后,共产党表示同意,杨育才在军队待了几年,有着作战的经验,并且思想觉悟值得被肯定。
就这样,杨育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军人,此时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进入军队后,杨育才知道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也不熟悉军队的制度体系,他先是给自己制定了两个目标,第一个就是成为一名合格的解放军战士,第二个就是希望能够获得党的批准,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带着这样的目标,杨育才开始了奔着它进行努力,自己体格不好,就抓紧一切训练机会训练体能,对军队不熟悉,就主动和战友们打好关系,抓紧熟悉环境。
这样努力的杨育才很快吸引了领导的目光,也对他更加重视,杨育才也没有懈怠,在此后的每一次训练中,他都尽可能地冲在第一位,对待所有任务都特别积极。
在1950年,杨育才迎来了他解放军生涯中第一次的“实战考核”。
默默无闻,低调做事
在美国的干预下,朝鲜战争爆发,严重地威胁到了我国的边境,为了捍卫我国的领土完整,也为了粉碎掉美帝的狼子野心,我军决定支援朝鲜。
很快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军队成立了,由元帅彭德怀任总司令,得知这个消息的杨育才心中十分激动,他认为这是自己保家卫国,体现自我价值的一个机会,于是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杨育才义无反顾的报名了。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志愿军们带着祖国人民的希望,远赴他乡。
这个时候的杨育才还是一名普通的士兵,在自己连长的推荐下,杨育才破例成为了侦察兵中的一员。
为了不辜负连长对自己的信任,杨育才做得十分仔细,凭借着自己曾经在国民党当传令员积累下来的经验,杨育才出色了完成了好几次任务。
并且经过这几年在解放军所做的训练,现如今的杨育才已经不是瘦瘦小小的,而是十分强壮的,出色的表现让杨育才被委以班长的职务。
在此后正式交锋中,杨育才视死如归,带着自己强烈的目标打退了敌人两次,并且在最大限度减少了我军的伤亡。
杨育才在战场上表现得十分机敏,受到了首长的另眼相待。
胆大心细的他在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任务后,被升任了侦察连的副连长,成为了一名出色的侦察兵。
朝鲜战场上有流血牺牲,也有感动暖心的事情发生。
杨育才在一次侦查任务中,被冻晕在了雪地里,因为地势的原因,朝鲜的部分地区气温十分低,很快,杨育才的手脚都没有了知觉,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一位朝鲜大妈出现救了杨育才。
杨育才当时已经被冻得麻木,大妈为了让杨育才的双脚恢复正常,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这个素未抹面的他乡孩子,杨育才醒来后,就看到慈母一样的朝鲜大妈在细致的帮他暖冬衣。
已经失去母亲太久的杨育才体会到了久违的母爱,一时间潸然泪下,带着这个大妈给予的感动与温暖,杨育才再次踏上了战场,并且在心中暗暗坚定,一定要把万恶的侵略者赶出朝鲜。
坚定信念的杨育才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屡建奇功,还获得了战斗英雄的名号,造就了自己的一番传奇。
在我军的浴血奋战下,美军被击退回到了谈判桌前,我们在被全世界不看好的眼光中取得了胜利,代价却是很多战士永远沉睡在了朝鲜。
杨育才在后来还领导了侦察连“白虎团”,这一经典战役也被制作成戏曲、话剧等艺术形态展现在人们面前,正是杨育才的领导,让朝鲜领导人在停战协议上签字,自此朝鲜战争正式结束。
回到祖国的杨育才并没有借着自己的功劳获得什么福利和高官职位,反而是默默地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应安排来到了济南军区,干好自己的分内之事。
他的职位也一直停留在了副连长的位置,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职位的高低而不满,反而满不在乎,在他看来,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三个目标,不仅成为了一名合格的解放军,而且成功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更重要的是帮助朝鲜人民将侵略者赶跑。
杨育才知足的在自己的职位上继续训练,不敢懈怠,只要祖国再次需要,他要保持随时都能冲锋陷阵的状态。
和平来之不易,感激并幸福着
转机出现在1964年,毛主席在观看红色京剧演出时,看到了《奇袭白虎团》的剧目,这出剧目的主角原型就是杨育才。
毛主席观看得十分激动,经过艺术加工的场景更加的扣人心弦,毛主席被主角敏捷的身手和敏锐的洞察力深深的代入。
在剧目结束后,毛主席得知了这部剧目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难掩语调的上扬,赶忙问身边的人,这是以谁的事迹创作的,他还在不在?
但是身边的肖华主任表示并不清楚,只知道主角原型叫杨育才,在济南军区工作,其余的都不知道。
在毛主席离开后,肖华立马安排视察员对杨育才展开了调查,在得知了他十几年来都默默无闻的时候,视察员的心中被深深地触动了。
同时也十分不解,这样一个战斗英雄,不至于到现在还是一个小小的副连长啊,深入了解后才知道,杨育才之前有过国民党军队的经历。
他将实情原原本本地告知了毛主席,毛主席也是十分欣赏杨育才的精神,为了打消周围人的质疑,亲自给他升了职,官至副师级,此时的杨育才已经40岁了,迟来的嘉奖并没有影响杨育才的生活,依旧简朴踏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