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党的七大闭幕词中,就引用《列子·汤问》中愚公移山的典故,号召全党全民,以愚公精神,挖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两座大山。毛泽东在文章中有时也引用外国寓言。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中,就引用古代希腊的一则寓言讲道理:一个农夫在冬天看见一条蛇冻僵着。他很可怜它,便拿来放在自己的胸口上。那蛇受了暖气就苏醒了,等到恢复了它的天性,便把它的恩人咬了一口,使他受了致命的伤。农夫临死的时候说:我怜惜恶人,应该受这个恶报!外国和中国的毒蛇们希望中国人民还像这个农夫一样地死去,希望中国共产党,中国的一切革命民主派,都像这个农夫一样地怀有对于毒蛇的好心肠。1957年11月毛泽东在访苏的时候,还把《红楼梦》第八十二回林黛玉说的一句话略加改造,形成“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名言来比喻国际形势。这句话也成为经典,广为流传。

《文心雕龙》中说:“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元代文人郝经也说:“文有大法,无定法。”这些讲的都是文章必须随着情况变化而灵活多变的道理。毛泽东写文章,总是意随天成,同时又天随意成,按照情况变化灵活运用文字,他的笔下,不仅典故、比喻、讽刺等等是他的为文之法,民间的通俗形式也是他的为文之法。1948年11月11日,毛泽东致电各中央局、野战军前委时,写出了“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四句话。这四句话不是诗,实际上就是采用民间顺口溜方式而写的,但它阐明了军事、生产、纪律、胜利的关系,而且好记易懂,在人民军队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45年6月11日,毛泽东在七大闭幕词中号召全党:“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四句话,运用的也是民间常用的排比句式。直到现在,仍然是鼓舞全党、全军、全民士气的经典语言。
毛泽东独创了不少新词汇,使他的文章精彩美妙,语出惊人,彰显生动活泼的特点。人们都知道“纸老虎”一词,是毛泽东独创的,用来形容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实际上,只要翻开毛泽东的著作就会发现,他独创了很多新词汇、新语言。这些新词汇新语言,使他的文章充满了清新之气。我们可以随手举出一些毛泽东独创的新词汇:“糖衣炮弹”“眼睛向下”“小米加步枪”“文化军队”“三大法宝”“踢皮球”“弹钢琴”……毛泽东在文章中娴熟运用自己这些独创的语言,使他的文章鲜活形象,含意深远。
毛泽东文章生动活泼的特点,使他的文章活灵活现、清新质朴,行云流水,文采飞扬,读来令人有酣畅淋漓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