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全国四大书院之一
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的国家4A级风景名胜岳麓山风景区,为中国古代著名四大书院之一;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一千余年来,这所誉满海内外的著名学府,历经宋、元、明、清时势变迁,迨及晚清(公元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千年学府,弦歌不绝”,至今书院仍为湖南大学下属的办学机构面向全球招生。南宋理学家朱熹等曾在此讲学,据说,鼎盛时期从学有千人之众。 从岳麓书院至湖南大学的千年办学历史,深刻反映了中国教育制度的变迁,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一个缩影。近代湖湘的第四个知识群体是毛泽东、蔡和森、邓中夏、何叔衡、李达等早期共产主义者,他们以自己的思想与实践为人民革命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他们也同样深受岳麓书院的文化教育的影响。这个知识群体的精神导师就是岳麓书院的学生杨昌济,青年毛泽东曾寓居岳麓书院多次,深受“实事求是”校训影响,蔡和森、邓中夏还是书院改制后的高等师范的学生,李达后来担任了新中国成立后湖南大学首任校长。
恭城书院:红军在此召开转兵会议
恭城书院位于通道县罗蒙山下,通道侗族自治县北部的县溪镇。占地面积2830平方米。它始建于宋1105年,原称“罗蒙书院”,后被大火烧毁。清乾隆五十七年,即1792年,侗家的一些能工巧匠将“罗蒙书院”在原址重建,更名为“恭城书院”,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侗族古书院,也是少数民族地区独具特色,最大而且保存完整的书院。这座经历了210年风雨历程的古书院,由门楼、斋舍、讲堂、通廊4个部分组成,建筑群完整而有序恭城书院原名“罗蒙书院”,位于通道县罗蒙山下,始建于宋1105年,占地面积2830平方米,后被大火烧毁。清乾隆五十七年,即1792年,侗家的能工巧匠将“罗蒙书院”在原址重建,更名为“恭城书院”,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侗族古书院。民国十年,通道一位名叫翁信浮的县长在书院前厅立柱上刻下的一副对联,上联是“小学毕业的一定要升中学,中学毕业的一定要上大学”,下联为“家境富裕的固然要升学,家境贫困的也要想方设法升学”。恭城书院在中国革命史上是一座不朽的丰碑。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途经通道时,在书院内召开临时紧急的“通道会议”,形成历史上著名的“通道转兵”,挽救了红军,拯救了中国革命。从此,古老的恭城书院就与伟大的长征联系在一起而彪炳青史。1934年12月12日,红军七位高层召开政治局会议,商议行军方向。既定方针是进军湘北与贺龙肖克的红二、六军团会合,但当时北上线路已被蒋军层层把守,几无通途。毛泽东力主进军敌军防守薄弱的贵州,后被大多数与会者采纳。于是有了军委的“万万火急”电报,有了“通道转兵”。
龙标书院:红军两次去过的地方
龙标书院位于贵州省锦屏县隆里古城东北隅,为纪念被贬到龙丁二烯为尉的唐代诗人王昌龄(因贬到龙标为尉,时人称之“王龙标”),故将书院取名“龙标书院”。隆里古城龙标书院(原名龙标学宫)位于隆里古城千户所衙门右侧,民国初期改建为小学,是贵州一座历史悠久最古老的著名书院。隆里在锦屏县有杉乡林海之称的县西南边缘,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军事屯堡,城区面积约48174平方米,现有居民760户, 3280人。古城周围存留的文物古迹,给后人留下遥远的遐想及考古依据,如古城墙、书院、古街、古井、古桥、古墓、古碑等,其中以龙标书院、状元桥、状元墓、状元祠最为著名。状元桥是为纪念唐朝诗人王昌龄贬谪隆里而建,是隆里独特优美的水口人文景观。相传唐朝著名诗人王昌龄贬谪于此,创立书院伶教授学,以变风俗。现存建筑为清朝雍正年间里人张应诏以鸿胪寺少卿离职回乡后重修。该书院旧时为黎平府的八大书院之首,为封建时代培养了大批人才。《开泰县志》记载:“位于隆里所中观音堂的龙标书院,创建自唐王昌龄公”。书院屡毁屡建,据地方志和有关族谱记载,仅明清时期隆里就涌现出进士文人2人,文举人16人,武举2人,明经8人,贡生52人,监生、痒生、生员100多人,其中,入仕为官七品以上的21人。民国34年秋冬,中国工农红军两次经过隆里古城。第一次是民国23年(1934) 9月20日,萧克、任弼时领导的红六军团由靖州、新厂、平茶一带分南北两路进入贵州黎平县。第二次是1934年12月中旬,红一方面军来到湘黔交界的通道县境,在通道召开临时会议后,红一方面军左右纵队向黎平前进,右路纵队由一九军团组成。这两次红军经过隆里乡时,一路上红军打土豪、分田地、散传单、写标语、搭台演戏,发动群众,宣传群众,撒下革命星星之火。红军在隆里所、王家榜、龙里司写下了许多反映军民团结一心打倒土豪翻身人民当家作主的标语。红军在隆里古城宿营期间,当地的老百姓主动挨户凑集柴草粮食供应部队,红军并在龙标书院门口搭台与当地民间艺人联合演戏宣传红军打土豪分田地让穷人翻身当主人的政策,据隆里古城年过八旬仍然健壮的王培义老人回忆,当年红军过隆里古城时自己还是十来岁的小孩,当时红军在龙标书院门口塔台唱戏三天与古城汉戏班子联谊演出。
莲花书院:贵州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书院
在台江县城内一小阜上,有迄今贵州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书院。因其大门左侧建有莲花池,故名莲花书院。据民国《贵州通志·学校志》记载:“书院为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同知周庆芝创建,规模宏敞,并建两厢十二楹,集诸生读书。……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同知胡瀛涛改设县立高等小学堂。”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台拱同知周庆芝见各乡士人求学者甚多,遂倡修莲花书院,延师讲学。每月赠送诸生课文,实行“艺优”者供给其求学的费用,广罗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辈,于是出现了“文风丕振,迥异俦昔”的景况。据考证,书院当时办高、初两等,所学课目除四书、五经外,还讲授历史、自然等课。台江莲花书院紧邻文昌宫。莲花书院位于台江县台拱镇建设街中段北侧,修建于“咸同苗民起义”失败后的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三十四年(1908)改为县立高等小学堂。1941年设为县参议会办公房。1950年后作政府、党校用房。1997—2002年维修。坐东向西,由院门、两厢、正堂组成四合院。台江文昌宫和莲花书院是清朝政府开发苗疆教化苗民的史迹,具有重大的政治与文化意义。两个相邻的古建筑群布局严谨,雕饰精美,具有极高的科学文化与艺术价值。1934年红军长征两次转战台江,走遍了台江大片地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革命遗迹。12月26日,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来到偏寨,一起在此驻扎,毛泽东在此度过了他41岁生日。部队在台拱停留3天,红军在县衙门前召开群众大会,向苗族群众宣讲革命道理,现场惩办和处罚了几名劣绅、土豪、官吏,废除苛捐杂税,开仓救济,将收缴的粮食、衣物等分给穷苦百姓,为百姓申冤除害,用实际行动注释着共产党的好、红军的好。台江老百姓奔走相告,影响震及全县。苗族人民以歌抒发心声、赞颂红军:“红军红军,苗家救星;红军来了,我们翻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