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大别山,红色岳西魂。告别金寨县红色小镇汤家汇,我们绕道经六安南、霍山县前往岳西县。
丰功伟绩炳千秋
岳西县城南的虎形山上,青松环抱、翠柏簇拥,庄严肃穆。这里是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重点烈士陵园,安徽省重点红色旅游景点——大别山烈士陵园。陵园始建于1958年,原名为岳西烈士陵园,占地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陵园依山傍水 ,绿树成荫,环境优美。
在陵园门口,我们有幸见到了大别山烈士陵园管理所所长储国胜。他告诉我们说,岳西烈士陵园是2007年9月25日经安徽省民政厅批准更名为大别山烈士陵园的。这个陵园最早建于1958年,是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教育后人而建的。目前,园内建有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碑、红军亭、英雄群雕、百步台阶、烈士墓群等9处纪念设施和建筑物,风格古朴典雅、景点错落有序。
步入陵园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大型停车广场和气势恢宏的百步台阶,台阶正上方端坐着巨型英雄群雕。英雄群雕由花岗岩雕凿而成,形象地刻画了以王步文烈士为代表的一代英雄豪杰,为人民求解放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英勇牺牲的悲壮场景。
从群雕向南拾级而上,是雄伟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始建于1958年,碑高16米, 碑身为乳白色,由巨石垒成,其正面镌刻着朱德总司令亲笔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八个鎏金大字,塔的四周竖立着38根大理石立柱,喻示着岳西为国捐躯的38000余名英 雄儿女。大家来到纪念碑前,仰望丰碑,神情肃穆,追思先烈精神。
距纪念碑百余米处是烈士陵园的核心建筑——革命烈士纪念馆,展馆为双层重檐结构 ,长廊环绕,飞檐碧瓦,极为壮观。进入纪念馆大门,一幅楹联立即映入大家的眼帘——“为政治翻身牺牲无愧,为革命到底流血何妨”。 革命烈士纪念馆展馆分六个部分,重点展示着首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王步文、红三十四师师长王效亭、著名爱国将领柳志杰、红二十八军政委高敬亭、对越反击战英雄王灿等111位著名英烈生平事迹和455件(幅)珍贵革命文物与图片,是安徽省史料最为丰富的烈士纪念馆之一。
从展馆后面拾级而上,便是陵园的最高点,这里青松环抱、翠柏簇拥,王步文烈士及夫人方启坤就安息在这里。
群雕东北部是一片美丽的梅桃园,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如今,工人们又在栽植映山红。这里安葬着数位为革命出生入死、身经百战的病故红军战士。在墓园背坡建有一座红军亭,亭高9米,双层八角,流光 溢彩,参观游览后,登临此亭,既可小憩,又可俯瞰山城风光。
六十年来,岳西大别山烈士陵园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朱德元帅为纪念碑题字,李先念主席和徐向前元帅分别为纪念馆题词。各级领导十分重视陵园的建设,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原国务委员张劲夫、李贵鲜先后到陵园视察。
红色岳西英雄谱
岳西位于大别山腹地、皖西南边陲,历史上这里曾是舒城、霍山、潜山、太湖四县边区,山高林密,道路崎岖,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1936年1月国民党为加强统治,特在此割地设县。
岳西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根据地,早在1924年,岳西人民的优秀儿女、首任安徽省委书记王步文,就回乡开展革命活动,发展党员,1926年建立党小组。土地革命战争开始后,王效亭、陈履谦、胡祥仁、蔡世钊、汪寅斋、王仕斌等在家乡开展农民运动,组织武装斗争。从1929年9月起,他们先后领导了包家河、请水寨、头陀河、黄尾河等四起农民武装暴动,并且由此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独立二师和霍山游击师,建立起了潜山县革命委员会和霍山县第四区苏维埃政府,开辟了以天堂为中心的面积1500平方公里、人口约15万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是鄂豫皖根据地重点地区之一。
在陵园内的大别山烈士纪念馆,陈列着大量地下党时期、红军初创时期的红色革命文物以及《红色岳西》、《红二十八军在岳西》等红色书籍。从1930年至1934年 ,红十一军、红二十七军及红四方面军也先后在此休整转战。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进驻岳西河图镇上坊田及英山县陶家河地区,建立起一块纵横30余里的革命根据地,为红二十五军实施战略转移进行长征和此后建立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作了物质上的准备和经验的积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