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专栏 >> 李东光
海外华侨与八路军抗战
2011-03-02 15:10:40
作者:李东光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震惊中外的八路军百团大战打响后,海外侨胞极为振奋,捐款和慰问函电不断飞往延安、八路军总部及其驻各地办事处。当时华盛顿旅美京华侨救国会将球赛、演剧所募集的寒衣捐款拨出100美元分赠给八路军部队,以表示爱护。檀香山祖国抗战将士慰劳总会亦慨捐890元国币。之后,全欧抗联、菲律宾抗战会和缅甸救灾总会等侨团也先后为八路军接济款项,予以大力支持。另外,在延安的八路军留守兵团、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等也同样获得了海外侨胞的捐助。这些经费主要用于培养抗战人才,同样也是海外华侨拥戴和支持八路军抗战的具体行动。
  据统计,抗战时期先后有40余个侨居国的华侨,为八路军抗战捐钱捐物。所有这一切,均为八路军将士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创建稳固的华北抗日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因为如此,中共中央、八路军总部等有关方面曾一再致电、致函海外侨社,对广大侨胞慷慨捐赠的义举予以高度的赞扬,以及坚持华北抗战、直到取得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决心与信念。
    驰骋华北敌后战场 誓与八路并肩鏖战
  抗战爆发后,由于受共产党八路军浴血奋战、誓死抗敌的英雄事迹的鼓舞和感染,有许多海外华侨青年都纷纷渴望回到自己的祖国,奔赴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到抗日前线参战杀敌,报效祖国。特别是1940年春天,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应毛泽东之邀,访问和考察抗日圣地延安后,他的“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思想,很快在世界各地的华侨中引起强烈反响,让广大侨胞认识到,祖国抗战胜利的希望曙光,已照耀在中国共产党和她领导创建的抗日部队和抗日根据地里。于是,大批海外热血侨胞经“香港八办”和“保盟”的联络介绍,告别侨居地,翻越万水千山,冲破国统区的限制封锁,闯过阴森恐怖的敌占区,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里学习、工作、战斗,构成了海外华侨以人力资源报效祖国的重要行动。
  延安是海外侨胞心驰神往的抗日中心和革命圣地。当时,先后有菲律宾、马来亚、暹罗(今泰国)、越南、荷印等南洋地区和欧美20余个侨居国的600余名爱国侨胞,千里迢迢奔赴延安。他们大多学有所长,在抗大、鲁艺、陕公和女大等校学习深造后,经“延安侨联”的分配,担任新闻、翻译、人事、财经、印刷、电讯、医卫、侨务等方面的骨干工作。其中有的留任了各级抗日机构的领导,也有的被派往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参与指挥八路军战士一线抗日作战。如菲律宾归侨黄登保在抗大学习期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主动要求上前线参战,被分配到驻扎在华北前线的八路军前方总部新组建的炮兵团,边学习边打仗,由“驭手班”班长升任排长,又被选为模范党员,参加了彭德怀副总司令亲自指挥的八路军百团大战,成为爱国华侨参加八路军抗战的光辉典范。
  抗战期间,大约有400多名华侨健儿直接奔赴中共领导的华北敌后战场,参加八路军队伍,驰骋在抗日前线,请缨杀敌,其中有不少人喋血疆场,成为中华民族的爱国英雄和华侨之魂。当时闻名遐迩的八路军女指挥员李林,就是一名杰出的华侨英烈。李林,原名李秀若,祖籍福建闽侯,印尼归侨,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一二○师六支队骑兵营教导员、晋绥边区第十一行政专署秘书主任等职。当年八路军一二○师贺龙师长接见她时高度赞扬说:“一个女同志,来自大城市的大学生,能带领骑兵打仗,在长城内外大战日本鬼子,打出了威风,很不简单!”晋绥边区广大抗日军民称誉她为“民族女英雄”。1940年4月,日军对晋绥边区进行第9次“扫荡”。在战斗中,李林率骑兵营突围,终因寡不敌众,接连开枪打死6名日本兵,然后用最后一粒子弹打进了自己的喉部,壮烈牺牲,时年仅24岁。
  抗战八年中,驰骋华北敌后战场,与八路军将士并肩作战,英勇牺牲的还有陆益、林烈、余自克、梁传焱 、庄儒邦、朱田、韩道良、刘振东、谭金洪、刘金宇等10多位爱国归侨。他们的事迹和李林烈士一样感人,他们为八路军坚持华北抗战,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用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御侮的悲壮战歌。他们不愧为是中华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功臣,也是祖国人民永远铭记和世代景仰的民族英雄。
  (原载2003年2月山西《文史月刊》)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青春在这里闪光——记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战史研究专家李东光
·下一篇:访新中国第一位女大使
·故居馆工作人员到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参观学习
·陈龙狮、田悦慧:祝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讲解员连小敏同志荣获“首届全国红色旅游故事大
·特稿:祝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讲解员连小敏同志荣获“首届全国红色旅游故事大赛”的二等
·论博物馆的公共安全和应急机制建设——以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为例
·八路军纪念馆建筑精神的表达与实践
·太行民兵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
·试论革命纪念馆发展红色旅游的对策
·军号在抗战中特殊意义——以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藏品为个案的研究
·近代中国“万国牌”枪械溯源
·2015年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方案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版权所有 2010 八路太行纪念馆
技术支持: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
山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邮箱:bljl-001@163.com
电话:0355-6437583(办公室)、传真:0355-6438666(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