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研究 >> 军史研究
浅谈抗日战争胜利与我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2010-10-26 15:47:40
作者: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抗日战争后期,毛主席和党中央认真地分析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国内的形势,认为在欧洲战场上,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德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在太平洋战场上,盟军也乘胜不断向日本本土进逼。虽然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但我党我军和我们的根据地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尽管时局仍旧笼罩着一片乌云,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到来已经不远了。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提出:“我们要准备担负不论在何种情况下把日寇打出中国的重大责任,要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在继续抗日中使我党我军和我们的根据地更加发展和更加巩固;二是准备大城市和交通要道的武装起义,并且学习管理工商业。毛泽东说:“没有这种准备,我们也就不能把日寇赶出去,也就不能解放全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向哪里发展。用毛泽东的话来概括,就是“蒋介石丢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③1945年8月6日、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提前出兵中国东北。这一连串紧接而来的事件,大大加速了中国抗战胜利的到来。8月15日,日本天皇广播“停战之民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二、动员社会一切力量的能力,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关键
  面对着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进攻,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宣传部门写了题为《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的宣传鼓动提纲。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以满腔的热忱向中国共产党、全国人民、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提出彻底战胜日寇的救国纲领。中国共产党坚决相信,只有完全地诚意地和坚决地执行这个纲领,才能达到保卫祖国战胜日寇之目的。否则因循坐误责有攸归,全国丧之,嗟悔无及”。
  1、理论宣传,增强号召力
  为了宣传我党抗日的主张,从1937年初到1947年3月先后创办了新化通讯社、解放日报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出版发行部(后改为中央出版局)、中央印刷厂和边区群众报社,发行报纸23种之多,发行刊物48种之多,为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抗日主张以及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反映人民的呼声,具有强大的号召力。
  在民族危机空前的中国,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唤起了敌后千千万万的进步青年。“到延安去!”成了当时最时髦的口号,最能体现自己政治觉悟的见证。那些在长途跋涉穿越封锁线的青年用激昂的诗句相互鼓励着前进。“割了皮肉还有筋,打断骨头,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据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统计,通过他们这里奔赴延安的知识青年就超过1万人。
  2、方法灵活,增强有效力
  为了促成蒋介石下定全国抗战的最后决心,单靠共产党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推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在全国造成一种声势。毛泽东指定南汉宸以毛泽东及红军代表的名义同华北当局及各界领袖协商团结抗日的具体办法,他自己在1937年7月14日——20日间4次写信或致电给阎锡山,要求“密切合作,共挽危局”。他又指定张云逸奔走两广当局之间,“求得他们赞助坚决抗战与国共合作的方针,求得他们开展爱国运动,积极救亡”。他还和张闻天一起致电叶剑英:“请答复救国会及各方:他们要求各事,我们都同意,并且正在做。请他们努力在外面与政府党部及各界领袖协商,迅速组成对付大事变的统一战线,惟有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在推动蒋介石下定抗日决心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自身积极地进行抗日参战的一切准备,并表明愿意同南京一道去做。
  在我党积极有效的工作下,一扫国内的沉闷政治空气。要求武装抵抗日本侵略的热情空前高涨,到处沸腾起来了。各地的大资产阶级、国民党各地党部、国民革命军的将领及各地方的军政长官,也表示了他们的积极,提出了抗战的要求,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到处要求行动的统一,并且到处组织了这类统一救亡的组织,这使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前进了一大步。
|<< << < 1 2 3 4 5 6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美英盟军战俘营概说
·下一篇:抗日战争史研究综述
·陈艾: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肖裕声少将到猴场会议纪念馆指导工作(图)
·特稿: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肖裕声少将到猴场会议纪念馆指导工作(图)
·隆鸿昊:从太原会战看抗战初级国共军事合作
·八路军追饷记
·浅析八路军文化的基本特征
·影响深远的《滕杨方案》
·魏国英:论朱德在晋东南反“九路围攻”战役中的战略决策和指挥艺术
·欧阳淞:中流砥柱 坚强核心
·争论八:抗日战争究竟是八年还是十四年?
·争论七:中国政府为何会放弃日本的战争赔偿?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版权所有 2010 八路太行纪念馆
技术支持: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
山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邮箱:bljl-001@163.com
电话:0355-6437583(办公室)、传真:0355-6438666(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