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纪念文章
玉兰精神
2013-01-29 23:44:35
作者:陈宝贵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希望你和村党委一班人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吕玉兰同志为榜样,大力弘扬‘玉兰精神’,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村民信任的好干部。”
    ——习近平副主席2011年5月2日对东留善固书记吕廷祥信的批示
      
    学习焦裕禄同志那阵子我刚好赶上,当时邢台发生大地震,灾害严重,请几个典型人物出来作表率,对全国是很大的精神鼓励。一个典型是河南省的焦裕禄同志,通讯是穆青同志采写的。当时还有一个典型是河北省的一个女支部书记,叫吕玉兰。这两个典型对当时鼓舞全国人民渡过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都起过较大作用。”
    ——1990年4月28日政协主席《李瑞环与人民日报编辑、记者的对话》
          
     我为什么要写《玉兰精神》这部书(后记)
   
    2010年我第一次踏上东留善固的土地,那是受玉兰小学校长乔佩服之邀,到玉兰小学参与老师的课题工作。其间吕廷祥书记专门抽出时间领我参观了玉兰纪念馆及东留善固的部分企业——制药厂、养殖场、真菌场等,参看了东留善固的村容村貌。
    东留善固村给我的初步印象是,经过吕玉兰等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已经初步建成了以厚实的乡村经济为基础,以“玉兰精神”为支撑,以整洁宽敞的村民居住环境和城市化生活为特点,乡村纯朴的文化和现代文明相融合、充满活力、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从玉兰公园的建设,到“玉兰小学”的成立,我深深感到东留善固人对玉兰的那种深厚感情。回来后,我反复阅读玉兰的爱人江山同志所著的《吕玉兰》,以及于俊祥同志所写的《热土丰碑》和吕廷祥书记的《工作方法论》等材料。玉兰的形象在我的大脑中逐渐地清晰起来,玉兰的精神对我是一种生命的洗礼,是灵魂的再次拯救,使我更清楚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我也深深感到,在当下只要我们发扬玉兰“爱国为民、艰苦创业、实事求是、无私奉献”的精神,社会就会进步、国家就会富强、事业就会发展;只要发扬“玉兰精神”就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困难,就能攀登横亘在我们前面的任何高峰。
    我深刻地感到,玉兰精神能够铸造我们健康的人性,我们学习玉兰精神,我们受玉兰精神的熏陶、濡染,我们的特性就会改变,我们的境界就会提升,我们会自然地除出去我们生命中的渣滓,我们的一切会变得清澈、清纯。我们会把贪婪变成淡然,把自私变成为公,把狭隘变得宽阔,把索取变成贡献。有平庸变得优秀,由优秀变得卓越。我们就会变成一个纯粹而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我们的社会也会变得更富足,更美好,更和谐,更昌明。这样我们在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们才能够自豪地说我对得起我们的党,对得起我们的人们,也对得起我们自己的良心。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传播、继承、弘扬“玉兰精神”;有责任、有义务为社会的精神建构做出自己的贡献。习近平在给吕廷祥书记信的批示中,提出了要“大力弘扬‘玉兰精神’”的要求,这是对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性安排,是时代发展的一种需要,我们不能辜负习近平同志的希望,我们必须落实好、执行好,因此更增强了我撰写这部专著的信心。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部10几万字书稿。
    作为一个中学老师,虽然抱着一种责任感,怀着一颗对玉兰的敬仰之情来写这部书稿的,但自己的学识,自己对史略的掌握和分析还很不到位,还很欠缺,其缺漏、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我的这本书只能作为对“玉兰精神”研究的抛砖引玉之作。
    感谢东留善固的领导,感谢教育界的领导和同仁,感谢我县许许多多的领导对撰写《玉兰精神》给予的大力支持。
    最后我要说明的是,江山同志的《吕玉兰》是我这部专著的第一手材料,可以这样说,没有江山同志的 《吕玉兰》就没有我这部书稿的完成。因此在这里我要感谢江山同志所给我们留下的具有权威性质的对玉兰一生经历的介绍,和对玉兰进行进一步研究最丰富的书面资源。
   

    落实习副主席指示  大力弘扬“玉兰精神”(序)

    “高风昭日月,亮节启后人”。吕玉兰是党的好女儿,是人民的好女儿。
    她1940年2月出生于河北省临西县东留善固村。15岁就任本村“铁球社”初级农业合作社社长,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大队党支部书记、乡党委书记,县委书记,河北省委书记等职。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河北省农业劳动模范”,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等称号。从1969年开始,连任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大常委会。河北省第四、五、六、七、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任职期间,多次出国访问,多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吕玉兰的一生是爱国为民的一生
    “爱国为民”是玉兰一切言行的出发点、落脚点,一切言行的准则。“爱国”是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在民族的历史上,唯有爱国才使人感到伟大,才使人感到高尚,才使人万世敬仰。爱国的感情同样是一种高尚的感情,它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最真挚的情感,这种感情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的高尚美德。 玉兰同志的爱国表现在能够为国分忧上。建国初期,我们的国家可以说是民生凋敝,百废待兴,帝国主义对我国又进行全面的封锁,为了对我国实施战略包围,在朝鲜燃起战火。在这种情况下,一个领导干部,如果不能站在全局的高度,就不能很好地解决国家、集体的问题,而玉兰在这个问题上是最有大局意识的。上世纪60年代,国家为了保证全国粮棉的统一供应,对粮棉采用了统征统购的政策,对于农民收获的粮棉除了按规定留下“口粮”外,必须全部交售给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有些人便采取瞒报的方式,向国家少交粮而对瞒报的粮食进行私分,玉兰坚决反对这样做,并且和这种人进行坚决的斗争。这个今天有些干部为了政绩弄虚作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除此之外,在改天换地的斗争中,同样表现了她的爱国为民的精神。我们知道当时的东留善固是有名的穷沙窝,但在吕玉兰的带领下经过经过几年的努力,东留善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粮食产量跨“黄河”、过“长江”,以他们的贡献实现着“爱国为民”的宏愿。他们由于粮食产量连年大丰收,不仅群众分得的粮棉较多,对国家的贡献也大。从1973年开始,东留善固粮食产量一直保持在超2000斤和棉花过百斤的高水平。每年向国家贡献的粮食和棉花,抵得上几十个村和几个公社。这种靠苦干换得丰收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行为,是“爱国”的最好的表现,是“爱国”最好的证明。
    她的“为民”则体现在她的心诚上,就是说她的为民是真诚的,是深入骨髓的一种生命自觉。她坚持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关心群众的疾苦,工作中总是千方百计调理好困难户的生活,她指出“为人民服务没有圈里圈外” 这些都体现了她为民的特质。
    吕玉兰的一生是 艰苦创业的一生
    如果说“爱国为民”是玉兰精神的基础,是其行为的出发点,那么“艰苦创业”则是其精神的精粹,也是她一生中最卓越的表现。我们知道过去的东留善固,是“遍地黄沙岗,门槛沙中藏,只种庄稼不见粮”的地方。东留善固又是省与省、地区与地区、县与县交界无人问津的“三边地区”,所以它的复杂和贫穷是出了名的。比如在外逃荒的多,给地主当长工、打短工的多,买儿买女的多。解放后,虽然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了,但也没有根本改变这种贫穷的面貌,就是年轻的男子娶媳妇也很困难——年轻的女子愿意嫁到外村去,外村的女子不愿意嫁到东留善固来。为什么东留善固会这样,就是因为借以维护群众生存、发展的基础不好。具体就是沙地多、盐碱地多,大旱之年靠天,打捞之年同样靠天。再加上经常发生虫灾、雹灾,可以这样说东留善固没有较好的生存、发展的基础,为了生存群众只能挣扎着忍受煎熬。因此要想体面地生存,无忧无虑的生存,和谐幸福地生存,就必须从改变这种基础开始。也就是治沙、修渠、打井、改变土质,做好了这些当时来看就是“创业”。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号称“犟姑娘”当时只有十几岁的吕玉兰组织合作社,带领“铁姑娘”队植树封沙、平整土地,打井抗旱,挖渠防涝,经过20年的奋斗,在4200亩沙荒地上建起了绿色屏障,使土地变得旱涝保丰收。仅举1975年为例,东留善固上交的“爱国粮”就相当于半个临西县的上交量。这些都是艰苦创业的结果。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本色赞
·下一篇:尹纪周:吕玉兰即是榜样
·吕玉兰,正定人民永远的怀念(组图)
·清明志 | 纪念吕玉兰同志逝世31周年(组图)
·清明志 | 缅怀 纪念 追寻——清明参观掀热潮(组图)
·吕玉兰纪念馆讲解实践感想
·吕玉兰纪念馆概况(组图)
·吕玉兰纪念馆春节假期开放公告
·吕玉兰纪念馆开展宣讲市人大会精神,赠送春联福字迎新年活动(组图)
·简述请求翻拍吕大姐老照片始末(图)
·吕玉兰纪念馆举办“我们的节日”主题宣教活动(组图)
·吕玉兰纪念馆举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活动之——我们
吕玉兰纪念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吕玉兰纪念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吕玉兰纪念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吕玉兰纪念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