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 年四五月间,日本侵略军的大“扫荡”,由冀中平原转向北岳山区。为了打通涞(源)易(县)公路,隔断我北岳区与平西的联系。日军于5 月7 日占领了易县大龙华镇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我晋察冀军区第l 军分区于5 月20 日进行了收复大龙华的战斗,取得了重大胜利。
(一)
1939年三四月间,我们1 分区主力部队正按照晋察冀军区的计划,在河北易县北娄山村一带进行军事、政治整训。在整训将要结束时,忽然接到情报:驻易县城之敌第110 师团第140 联队第3 大队及部分伪军,共700 多人,携炮3 门,于4 月中旬出城,沿涞易公路西进梁各庄。
我们曾与这股敌军交过战1938 年10 月在阜平县方太口被我战败后,这股敌军一直无大的动静,此次孤军出动用意何在?是加强梁各庄守敌,还是诱我主力出击,然后会合沫源之敌合围我主力?我们尚未摸清。因此,我们决定,部队一方面继续进行整训,一方面派人进一步查明敌人的动向,密切监视敌人的行动。
很快,侦察员报告:5 月7 日,这股西进之敌的一部270 余人从梁各庄继续西进,占领龙华镇后就不再前进了,开始在大龙华架铁丝网,在镇西和镇北两面的高地设置岗哨,并大抓民夫修筑碉堡,派兵强迫民工往西修汽乍路。这种种迹象表明:敌人要在人龙华安下据点.然后西进同时,经侦察还发现,涞源之敌也不断东出活动,与大龙华的敌人互援互进。
通过对敌情的分析,找们初步搞清了敌人此次出动,是想打通涞易公路,扩大其占领区。
涞易公路,全长100 多公里,蜿蜒在崇山峻岭之中,从西到东,横穿我1分区北部地区。1 年多来,经我军多次破路和袭击,敌人的这条重要运输线已基本瘫痪,给驻紫荆关、王安镇、沫源等地的日军与易县日军之间的运输造成厂很大困难,敌人这次出动是想修复沫易公路,以便使其占领区由。点连成线,再由线扩展为面,迫使我军退缩,或与敌主力决战,最后切断我北派区于西地区的联系
基本搞清了敌人的企图之后.我们连夜开会研究歼敌计划。会上,大家一致认为,这一仗非打不可而且要力争全歼大龙华之敌,但怎么个打法?大龙华的敌人虽然不多,但武器精良,特别是周围的易县、梁各庄、涞源等据点的敌人,很可能出兵增援。最后,l 分区司令员杨成武根据大家的意见,做出先歼大龙华之敌,同时准备打援的决定。什么时间打?杨成武说:“要进一步侦察,待切实弄清敌人驻防情况后,再下决心”他要求各部队抓紧做好战前准各,同时让我(当时任l 分区政委)和黄寿发参谋长会后马上到前线去,组织人员尽快查明敌人的兵力和部署情况
我们到前沿部队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侦察,很快把敌人的兵力和部署隋况搞清了。
大龙华是易县通往涞源的必经之地。当时驻守大龙华的是日军1 个中队、还有西陵警备队,共300 多人。附近的梁各庄驻有口军400 多人,解村、姚村、易县、满城等敌人据点各有约一二百人,总计1200 人左右。这样,我们如在大龙华打响后,周围据点的敌军要增援,最多只能出动800 人左右。而当时我们在这一地区的部队除第1团外,还有分区第3 游击支队、第3 团3 营、第5 游击支队的25 、26 两个团和分区特务营、骑兵营、炮兵连等,数量不少,同时,我们的部队又刚刚经过整训,军政素质有很大提高,武器弹药也有很大改善,一以出击,保准取得胜利。根据这个情况,分区最后做出了歼灭大龙华之敌和同时打援的具体战斗一部署。
1团1 营和2 营7 连,南孟营长林必元、教导员邓经纬率领,以勇猛坚决、秘密迅速之手段消灭大龙华之敌;1 团主力和第3 游击支队工个连,由l 团政委王道邦、副团长熊奎和第3 游击支队支队长曾雍雅率领,分别隐蔽在小龙华、老虎岭东南高地土,配合l 营歼灭大龙华逃出之敌;分区特务首、骑兵营、炮兵连和3 团3 营隐蔽集结于大龙华至梁各庄之间的大红门地区,待梁各庄西援之敌行至西大地、官地附近〔即清西陵一带)以猛烈炮火南北夹击,以求在运动战中彻底消灭敌人;第5 游击支队一部隐蔽在井尔峪一带山村、待西援之敌通过大红门到达西大地、官地与我军接火后,立即从敌侧后出击堵敌后路,全歼援敌。同时监视梁各庄之敌动向;第5 游击支队余部分两股分别警戒姚村、解村之敌,配合主力牵制敌增援部队。会上,杨司令员信心百倍地对大家讲:“这一次一定让敌人领略毛主席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
作战计划很快得到军区批准,我们马上召开分区干部会议,下达作战命令,部署各部队的具体战斗任务,接着又召开了动员大会,由我作了动员报告,将敌人的活动情况与企图,以及我们的战斗决心,取得胜利的有利条件等,向全体干部战士作了充分说明,使大家心里有了底,战斗情绪空前高涨。
动员大会以后,广大指战员纷纷写请战书,立誓言,表决心:“首长,快下命令吧!我们保证打好这一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