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蓟县为中心的冀东西部地区:7 月14 日,正式拉开了起义的序幕。这天夜间,中共蓟县县委领导了邦均起义。第3 区民团副团总王建国(救国会骨干)带领川多名救国会员,攻克了邦均镇伪警察局,活捉伪警30 余人,缴获步枪30 多支,正式成立蓟县第3 区叽王建国为区队长、冀扶朽为政治主任。7 月15 日,蓟县县委又领导了各区救国会员同时起义,以第5、6 区救国会员为基础成立了第5 总队(即原定的第3 总队),商香阁任总队长,县委书记王崇实任政治主任。以第2 区救国会为基础成立了第16 总队,刘卓群任总队长,李子光任政治主任。接着由白纸中、郝希武带领救国会员打下了第7 区下仓警察所,缴获步枪20 多支,随后发动各地人民起义,编为第伟总队,在第2 区南部,廖广荣组建了第17 总队.在第2 区西部,以救国分会为基础组成了第18 总队,王济川任总队长,张子丰任参谋长,王作勋任政洽主任;以第5 区的民团、救国会员和蓟县、三河,平谷交界处的7 股起义武装为基础组建了3 县联合总队,胡香圃任总队长、卜静安任副总队长,个似遵化县起义的警察、民团为基础,组建了第19 总队,朱绍卿任总队长,胡光任参谋长‘在我党直接领导下,冀东西部地区起义武装很快发展到5000 人。前后在蓟县城东壕门、城西贾各庄、大王庄、龙王庙、盘山、邦均以南,马道、别山等地,与敌伪军作战10 余次,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并配合洪麟阁部打下玉田县城,配合八路军攻下蓟县县城。
在唐山开滦地区。
7 月16 日夜,我抗联第2 路部队策应开滦矿工起义,派出5 个总队和1 个大队约1 万余人,破坏北宁路,占领了佳里、古冶两车站,把唐山至昌黎间1 00 多公里铁路截成数段,使北宁路停车半月之久。赵各庄、唐庄子几林西等地的矿工,在周文彬、胡志发、节振国等同志的领导下先后起义,有70 的多人参加,编成4 个总队和l 个特务大队,曾和唐山敌伪军多次作战。后在日机轰炸下退出矿区。节振国带领的工人大队乡是一支纪律严明、勇敢善战的模范部队。
在起义期间,群英并起,传奇颇多。卢龙县简易师范学校校长高敬之,一向为人耿宜,急公好义,在群众中颇有威望。7 月中旬,他听说滦县抗联第5 总队成立的消息后,便在家乡沈官营组织几百名农民起义,并带着部队攻打卢龙县城。他站在关闭的城门外面,大骂伪县长,历数伪县长和日军的罪行,指出他的出路只有一条,欲是投降抗日联军。在他的政治攻势下,促使伪军打开了城门。进驻卢龙县城后,许多人纷纷参军,很快发展到2000 多人,被编为抗联第23 总队,高敬之任总队长搞在起义后期加人共产党),阮务德〔张德民)任政治主任。洪麟阁、高志远等,根据田家湾子会议的决定,也相继起义。洪麟阁和杨十兰在遵化县地北头村起义后,在李楚离同志指导下,成立了第1 、2 两个总队,约4000 人,活动于玉田、丰润一带,曾在蓟县起义军第16 总队的配合下攻占玉田县城。高志远和胡各庄一带的联庄会头目陈宇寰,在多余屯、小陈庄一带起义,成立了第6 、7 、81 魂、冶、16 、20 、23 等总队,发展到1 万余人。在王仲华同志的指导下,活动于漂县、乐亭一带,曾在第5 、10 总队配合下,打下滦县价城敌据点,攻克乐亭县城。还有在兴隆县有共产党员高升组织的起.义队伍约400 人,配合八路军活动。在青龙县有刘青山组织的义勇军1000 人,以后开进冀东编入抗联第伙总队。此外,在武装起义浩大声势的影响下,还有多股自动组织起来的队伍。在昌黎南部有自发组织狱伍的丁万有部3600 人,以后参加抗旧联军,曾围攻昌黎县城。在兴隆、遵化一带有绿林英雄杨二拉起来的2000 多人,夸称救国第5 路军,抗日很坚决,后被敌人包围击债,杨二被俘牺牲。在唐山附近;还有贩卖鸡鸭的小商贩组织的抗日游击队。
整个冀东武装起义,从7 月6 日港北开始,经过l 个多月的暴风骤雨,首先在以滦县、昌黎、乐亭、迁安、遵化、丰润、王田、蓟县、平谷、三河地区和开滦煤矿为中心的广大山地和平原发展起来,并推动了周围各县人民参加起义,如卢龙、抚宁、密云,顺义、昌平、香河、宝低、宁河、武清、兴隆、青龙县等,共计22 个县参加起义,仅抗联系统就组律了有7 万多人全副武装的30 个总队。此外,由地主、旧军人拼凑起来的“忠义救国军”l 万多人,流氓、土匪也打起抗日旗号拉起队伍,约几千人;各地闻风而起没有名义的队伍1 万多人。8 月2 日,中共中央与北方局致电冀热边特委并转杭日联军。电文说.“中共中央与中共北方局以十分高兴的心情庆祝抗日联军反日反汉好起义的胜利及与八路军纵队的会合,.并向在起义中前线上死难的烈士及其家属致以崇高的敬礼。粉“我们相信这支在抗战中新成长壮大起来的生力军,定能在冀东各党派领袖合作与正确领导下,继续胜利,创造冀热边特委新的根据地,长期坚持抗战,给日寇野蛮侵略军以沉重打击。”“望你们继续团结,集中注意力,打破敌人对你们的进攻,扩大与巩固部队,组织民众,建立冀热边抗日政权,肃清汉好,扩大与巩固你们的胜利,为驱逐日寇建立独立自由的新中国而奋斗到底。”这一电报,既肯定了起义胜利的意义,又明确了“抗联”的奋斗目标,给冀东抗日军民以极大的鼓舞。8 月中旬,八路军第4 纵队指挥机关一部由邓华同志率领与冀东起义队伍会师于遵化县铁厂镇。随即由4 纵队党委和冀热边特委么及第4 纵队各大队和抗联各路的主要负责于部在铁厂镇召开联席会议。会议由邓华同志主持,对冀东大起义后的形势作了正确的分析。指出冀东大起义是胜利的,但部队多,秩序乱,纪律差,需要统一领导和指挥,要抓紧整顿。同时,提出建立抗日根据地,决定成立冀察热宁军区,由宋时轮任军区司令员,邓华、李运昌、洪麟阁、高志远任副司令员,下设5 个军分区,并确定了各分区的领导于部。会议还决定成立冀察热宁边区行政委员会,统一领导各县的抗日政权工作,负责统一筹粮筹款,保证部队供给,建立抗日秩序,训练抗日干部,组织抗日救国会等。这次会议的决定是正确的,对于巩固冀东大起义的胜利成果,建设根据地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斗争中前进
9月中句,大家正在分头贯彻铁厂镇会议精神时,接到宋时轮同志关于到都山建设根据地的命令,要我率抗联第2 路部队向都山进军。我率沦万余人进驻迁安县包各庄一带,准备出冷口进都山,适有伪满军工个营进人我驻地,激战数小时,将该敌全部歼灭,生俘敌营长朱宝兴以下200 多人,缴获迫击炮2 门、轻重机枪4 挺,步枪200 多支。在胜利声中,忽又接通知停止进军都山,令部队撤回原地。此时,第4 纵队领导同志侦悉敌人秋季要大举“扫荡”冀东。他们对此形势估计过于严重。因此为了避敌锋芒,决定把主力和起义队伍全部拉到平西整训。在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以及晋察冀军区多次劝阻无效的情况下,于g 月下旬,第4 纵队一部主力和蓟县抗联部队开始向西转移。10 月上旬,第4 纵队在丰润县的九间房村召开会议,决定留下陈群(副大队长)、包森(总支书记)、单德贵(营长)各有200 人的3 个游击支队坚持冀东抗战。抗联部队和地方千部约5 万人,经遵化、蓟县、平谷、密云山地,一字长蛇阵,向平西进发。刚成立不久的起义队伍,就远离家乡,沿途又遭敌围追堵截,部队伤亡很大,离队现象也严重发生了。高志远部约l 万人在八路军掩护下走在前面,过潮白何后,连遭日军阻击,成批成批地散去,只剩下1 000 余人进到平西。洪麟阁、陈宇寰共1 万余人走在中间,行进到蓟县马伸桥一带,遭到敌人阻击,洪、陈两人不幸牺性,部队大部溃散。我带领的2 万余人走在后面,在密云县水峪、瓦罐头村遭敌阻击,打了1 夭恶仗,伤亡很大。打又打不赢,前进又被阻,人心涣散,逃亡严重。我们感到继续西进十分危险。于是,在平谷县樊各庄由我主持召开了千部会议,经过认真讨论,决定返回丰、滦、迁、遵原地,坚持冀东游击战争。会后,我们带领成建制的部队6000 多人回到滦县的杨柳庄一带。此时,口军已从武汉小林部队调来1 个旅团,对我军进行大“扫荡”。本来已经疲意不堪的部队,又在滦县北部东西安河、后良庄、偏山一带,连日苦战,牺牲很大,最后只好分散活动。总计这次抗联5 万人,随第4 纵队向西撤退,除200 0人到达平西外,保留在冀东的就只剩下1000 余人。11 月25 日,党中央、毛泽东同志再次来电,命令我们一定要坚持冀东游击战争,指出:“这块地区有许多有利条件,是可能坚持游击战争、创造游击根据地的。但也有许多困难,要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才能达到。”这些指示,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我们很快便集合了l000 多人,重新建立了总队、大队,与第4 纵队留下的3 个支队相配合,开展高度分散的游击活动。
1939 年2 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以肖克为司令员的冀热察挺进军。肖克同志明确提出巩固平西,开展平北,坚持冀东三位一体的任务,统一了冀东部队的指挥,增强了坚持与开展冀东游击战争的决心和信心。在上级党委和挺进军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不仅渡过了1038 年冬季和1939 年春季的最困难时期,并在1 94O 年重新打开了局面,开展了游击战争,也战胜了l942 年敌人第4 、第5 次“强化治安运动”中残酷的“扫荡”、“清剿”。经过几年的艰苦斗争,到1944年夏,终于实现了铁厂会议所确定的目标,落实了中共中央的战略决策。到1945 年秋日本投降时,冀热辽已建成有25 个联合县,5 万党员、约3 万军队、20 万民兵、560 万人口,包括冀东全境、热河大部和辽西的大块解放区,这就为以后收复热河,解放东北堆备了突击力量和前进基地。当然,为此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前后约有5 万多军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有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包括王平路、包森、周文彬、丁振军、刘诚光、陈群、杨大章、才山、魏春波、张志超、田野、王崇实、节振国等县以上的党员干部200 多人和一批党外爱国人士,如洪麟阁、陈宇寰等人。
回忆冀东大起义这段不平常的历史,我们感到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记取。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革命必须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才能取得胜利。冀东大起义的胜利和受挫,从正反两个方面又一次证明了这个真理。
冀东大起义,在不到两个月内,就发动了20 万人参加,组织起拥有全副武装10 万多人的起义军,而且打了许多胜仗,并很快建立了以我党为核心的指挥机构,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正如毛泽东同志在l938 年11 月25 日的一封电报里说.“宋、邓支队深入冀东苦战数月,配合和促成了地方党所领导的冀东起义,恢复了冀东的中国主权,发动了群众,建立了冀东游击区,扩大了我军在敌人深远后方的影响,给敌人以打击,一般说来是获得了成绩的。”胜利的取得,首先是由于中共中央为建立冀东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确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特别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威力,深入人心。我们就是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先后成立了“冀东人民武装抗日自卫会”和抗日联军,团结了广大工农基本群众和青年知识分子,争取了许多地方士绅、民团头目、教育界人士,并通过他们的影响和社会关系,把广大抗日爱国力量吸引团结在党的周围,带动了武装大起义。这是起义成功的关键所在。第二,是由于党中央、北方局、晋察冀军区的正确领导和指挥。尤其是及时地派出大批千部加强对冀东的领导;派八路军第4 纵队挺进冀东,不仅籍制和震慑了敌人,直接配合了人民起义,而且振奋和坚定了冀东人民的抗日信心,扩大了起义的规模;晋察冀军区指挥所属各部队全线出击,箱制了敌人的兵力,有力地配合了第4 纵队东进和冀东人民武装大起义。第三,是由于冀东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及其战斗力和人民群众的抗日觉悟。不愿当亡国奴的人们,一旦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什么人间奇迹,都是可以创造出来的。此外,当时,敌人正集巾兵力进攻武汉,后方兵力空虚,也给了我们有利时机。
冀东大暴动胜利以后,确实又受到了严重挫折。毛泽东同志在当年的电报中也讲到:“… … 没有尽可能保持和发展这一胜利,没有很好地团结地方党和群众,没有镇静地应付那里的局面,以致退出原地区,军队及群众武装均受到相当大的损失。”从认识问题上来说,由于当时的部队和地方党一些领导同志,对冀东形势缺乏正确的分析,高估了敌人的力量,忽视了自己的有利条件,缺乏在冀热边创造根据地的决心、信心和在平原开展游击战争的经脸,对起义队伍不可避免的混乱情况缺乏整顿措施,因而认为主力部队少了不能坚持,部队多了,目标大也会遭到敌人围攻。地方党有依赖部队主力的思想,缺乏单独坚持冀东武装斗争的信心,也就没有独立自主地及时地进行部队整训,加强政权建设,以及创建根据地的各项工作,以致第4 纵队主力一撇退,冀东党政民干部几乎跟着一齐走,把一个大好的局面轻易地断送了。这是一个严重的教训,是很可惜的。幸得1 939 年2 月,党中央决定成立冀热察挺进军和区党委,明确提出坚持冀东游击战争为冀热察一项基本任务,这才稳定了冀东局势,克服了悲观情绪,并采取有力措施支援冀东游击战争,为以后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 1 986 年6 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