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伤亡最惨重的一场反侵略战争。在世界战争史上也绝无仅有。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华儿女英勇献身,创造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乐陵抗日县长余志远同志就是其中的光辉典范。
一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将历史翻到1943年4月12日:
那是个腥风血雨的一天,那是个天怨人怒的日子。
日军利用其装备优势,运用集中兵力远地奔袭战术,对刚发展壮大起来的乐陵抗日根据地,展开了疯狂的大扫荡,妄图一举歼灭我乐陵抗日武装。余县长率领县大队和县政府机关人员转战冀鲁边界一带。
这天,队伍刚刚开到大孙(冀鲁交界的一个乡)以北,早在虎视眈眈的日军得到情报,迅即聚集大批日伪部队,火速扑了过来。余县长他们被重重包围在大孙乡邢官庄村。大军压境,他临危不惧,指挥若定,冲锋在前,打退敌人一次次进攻。后来,终因兵力悬殊,寡不敌众,突围未能成功,被团团围困在一处院落的北屋里。他见势,先是烧毁了随身携带的文件和笔记本,又一连击毙了3个翻墙入院的敌人。此时,孤注一掷的敌人爬上屋顶,掏开一个大洞,挥舞着手榴弹威逼他投降,狼嚎鬼叫“活捉余志远!”。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贴身警卫王洪业发生了动摇,也劝他道:“不行了!咱投降吧!”
危难时刻,方显英雄本色。他怒斥了意欲叛变的王洪业。随后,咬破手指在墙壁上写下了“生前不能孝父母,死后鲜血为国流。嘱我抗日众同志,踏我血迹报国仇。”的不朽诗句。最后,用仅剩的一粒子弹,饮弹殉国。
“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这是在可以选择的生死面前,心甘情愿的赴死;而非枪林弹雨中不容选择的牺牲。
至此,年仅26岁。
痛惜啊英年,感慨啊壮烈!苍天为之泪雨滂沱,大地为之嚎啕遍野。
又真可见“无情未必真豪杰”。一位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忠烈,临死也未能忘记养育自己的父母。这是披肝沥胆的忠孝,这是感天动地的铁骨柔情,这是与日月同辉的家国情怀。
高山仰之,江河悲泣。
二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英雄的成长历程:原始性记录笔墨凝练而寥落,好似一首英雄史诗的序曲,也像一部鸿篇巨制的缩影。
余县长,原名张汉卿,后化名余志远、于志远。乐陵市(原乐陵县)黄夹镇邸家村人(1917年——1943年4月12日)。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幼聪慧懂事,惹人喜爱。上学后,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品学兼优,是师生眼中的“少年才俊”。
1931年初小毕业,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县立高级小学。两年后,被择优选拔到乐陵县师范附设班。1936年6月毕业,分派到黄夹镇张牌村县立初级小学任校长。身为校长,他率先垂范,亲登讲台教授国语。他年纪轻轻饱读诗书,通晓国学,教学有方,为人师表,受到师生家长、校内校外的广泛赞誉。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长驱直入,铁蹄由冀南迅速踏进鲁西大地,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人民生灵涂炭,死亡线上争扎苦斗。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边区人民行动起来,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接连建立起一支支抗日武装。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家乡大地再安放不下一张宁静的书桌,他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国军第六团,活动在冀鲁边区的盐山、庆云、海兴、阳信一带,开展抗日游击战。
1938年夏,组织派他到乐陵县第七区(驻地黄夹镇),担任民众动员委员会主任。
193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0月,主持召开了“第七区抗日自卫队联合行动誓师大会”。为了加强抗日根据地的建设,粉碎日军“扫荡”,他起早贪黑,走村串户,宣传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帮助各村组建抗日自卫队。同年11月中旬,担任七区区长兼民众动员委员会主任。
1940年,调任乐陵县政府财政科长。同年冬,兼任县政府秘书。
1941年1月,担任乐陵县县长兼县大队队长、县独立营营长。24岁便肩负起全县抗日斗争的重任。他率领军民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敌强我弱,顽强机动地开展抗日游击战,出色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他以身作则、严于律已,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他密切联系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广泛动员发动群众;他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受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1942年底,被德州行署评为“模范县长”。
他短暂紧致的生平阅历,十分清晰地勾画出英雄养成的路径。
他平凡而伟大的人生一览无余、清澈见底:是以读书好学为起点,品学兼优为底色,奋发有为为主线,报国为民为目标。
这是个优化集成的人生,这是个一路奋斗一路闪光的人生,这是个只有奉献没有索取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