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刘伯承、陈赓一直沉浸在深深的自责和难受之中,他们一直在思寻着复仇的途径。
日军在娘子关右翼行动,震动了国民党娘子关防御前敌总指挥部,他们马上派出第二十六路军一部到东、西回村一带阻击日军。日军从石门一线发起猛攻,25日突破东回村南北一线阵地,国民党守军溃散。曾万钟见形势危急,慌忙率领国民党第三军指挥所撤回旧关,娘子关的侧背完全暴露在日军的攻击之下。
在此情况下,刘伯承判断:日军为了控制正太路南的平行大道,必然加紧从井陉至平定的小道运兵运粮。他决定在七亘村打一仗,以钳制日军的迂回进攻,掩护娘子关友军。他的这一想法与陈赓的想法不谋而合。
恰在这时,刘伯承接到八路军总部朱德总司令和彭德怀总副司令的电报,电报中说:“晋北敌人已陷入困境,敌人必然以一部兵力经七亘村、营庄向平定方向迂回及向西猛进,夺取太原,援救晋北之敌……一二九师陈赓旅以迟滞敌进攻之目的,应以小部在七亘村、营庄、马山村之线采取运动防御,彻底炸毁大小道路,组织短促的火力,袭击小群敌人,实行坚壁清野。该旅主力控制于王寨附近,袭击敌侧背及后方,求得消灭敌之小部分,待敌进至七亘村、营庄之线,派出小部分(一连为最好)炸毁七亘村以东山隘……”
刘伯承遵照朱、彭电令,决定在七亘村一带打击西进之敌。为了打好这场伏击战,25日,刘伯承、陈赓和参谋处长李达带着几个参谋和几个警卫战士,来到七亘村附近的一处制高点上观察地形。出现在望远镜头前的是一片险峻的地势,村子坐落在叠嶂沟壑间,如龙虎环抱。村前,是深不可测的百丈悬崖,村后,是高不可攀的陡峭岩壁。这里正是理想的伏击战场,它是井陉至平定的必经之地,在这里设伏,取胜的把握很大。
刘伯承放下望远镜,说:“从地势上看,这里的确是设伏的好地方,但是我们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充分。七七二团进至五德寨与川口间集结,准备战斗。七七一团进至七亘村以东,在桃花岭至七亘村之间运动,做好增援准备。”
陈赓立即按刘伯承的设想进行部署,让副团长王近山带领七七二团及时赶到伏击地点。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日军来送死了。
26日拂晓,侧鱼镇日军辎重部队在200多名步兵的掩护下向西开进,9时许,进入伏击区。七七二团三营放过敌人的前卫部队,当敌人的辎重部队进入伏击圈时,王近山命令开火。顿时,日军像被炸开了窝的马蜂似的乱碰乱撞,死的死,伤的伤,有不少被挤下了深沟。一阵短促的火力袭击后,战士们奋勇冲进敌群,跟敌人展开了白刃战。两个小时后,日军除少数逃回侧鱼镇外,全部被歼灭。
战斗大获全胜,我军缴获了许多枪支弹药、衣食用品。将士们兴高采烈,都说给七七一团报了仇。消息传到师部,刘伯承严肃地说:“这仇还没报够呢,仗有你们打的。”
当天,刘伯承得到情报,正太路西段的日军正向东运动,娘子关右翼的日军也从旧关抄袭,他很清楚日军的意图是急于打通正太路,从背后威胁太原。据此,他判断,七亘村仍然会是日军进军的必由之路,因为除此别无通道。他提出了再次在七亘村设伏的构想。他说:“敌人才被咱们打败了,绝不会相信我们还会在原地搞第二次伏击。他第二天又来,在他看来是出奇制胜的妙计,我们在原地设伏,更是奇中之奇。这是以奇制奇的办法,他小日本鬼子跑不了。”
陈赓根据刘伯承的指示,让七七二团三营继续利用七亘村附近有利地形隐蔽起来。
上午9时许,100多日军骑兵出现在七亘村,骑兵后是200多个日本步兵。日军骑兵经过火力反复试探后,由打旗兵向辎重部队打出了继续前进的旗语。很快,日军全部进入了我三营第九、十连的伏击圈,副团长王近山见时机已到,一声令下,密集的子弹和手榴弹雨点般落向日军辎重部队。
日军骑兵部队已行至前面半里多,他们听见枪炮声,立即调转马头,并集中火力猛袭我伏击指挥所。我三营第十一、十二连和特务连立即组织全部火力进行压制,使日军骑兵难以接近其辎重部队。日军辎重部队很快从被动挨打中清醒过来,在前面骑兵和后面步兵的掩护下,向能藏身的地方跑去,结成三四个人的小组,互为倚角,与我伏击部队抗衡。王近山立即指挥部队用火力分割日军辎重部队,切断其与前后掩护部队之间的联系。战斗打得相当激烈,我军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打击敌人,取得了这次战斗的胜利。这次设伏,我军共歼灭日军100多人,缴获了大批辎重物资。此外,这次设伏还牵制了欲进攻旧关的日军的行动,使困在旧关以南的国民党军曾万钟部队顺利跳出了日军的包围圈。
当我得知我们的部队在刘师长指挥下,在七亘村连续两次设伏打击日军,都取得了不小的胜利时,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了,打心眼儿里更加佩服刘师长。
四
损失惨重的日军声言一定要找刘伯承报仇,各路日军大规模向我部袭来,他们嚎叫着要捉住刘伯承、陈赓碎尸万段,还四处张贴悬赏活捉刘伯承、陈赓的告示。日伪军还派出许多特务探子化装成老百姓,打探刘伯承、陈赓的下落。为此,李达特别对师旅首长的安全作了周密的部署,除了增加警卫人员,还不断变换师旅机关的位置,魔术般地变更首长的服装打扮,在一公里外设置检查哨,盘查不熟悉的人。不仅如此,师旅机关还派了流动哨和便衣队,24小时严密监视外来人员的行动。
在此情况下,足智多谋的刘伯承神不知鬼不觉地于10月30日晚上,带领三八六旅安全地转移到山西昔阳以东地区,跟日军兜圈子,玩起捉迷藏的游戏来。
我们跟随刘师长转移,跳出了日军的包围,安全地转移到昔阳以东地区。我知道刘师长不仅是突围转移,而且要打击敌人。
第二天,刘伯承在师指挥所作战室正翻看着敌情通报和友军位置图,李达进来报告:日军第二十师团正沿着九龙关进犯昔阳,它属下一三六联队的一个大队从南侧小路迂回策应……刘伯承查对着地图,目光停留在昔阳以南的南界都、北界都和黄崖底一带。他对李达说:“这一带地形复杂,正是我军伏击作战的好阵地,特别是黄崖底,它的位置正卡在河谷里,离大路很远,敌人又只有一个大队……”李达自然能理解师长话中的意思,他说:“请师长拿个主意,我们让哪个团担任主攻呢?”刘伯承说:“就让七七一团吧,自从上次遭袭击挨批评后,他们还没有打过一个正规像样的仗呢!我知道这个团的将士为了复仇,求战心切,心里早就憋不住了。”说完,他又交代李达:“先别忙着通知部队,情报、地形要搞清楚,要搞准确,叫侦察科再去核实一下,叫作战科去勘察一下地形,然后回来报告!”
李达根据刘伯承的指示作了安排。不久,侦察敌情和勘察地形的人员回来报告:“敌情无变化,利于伏击。”刘伯承下令:七七一团主攻,七七二团掩护,向伏击地开进!
11月1日,刘伯承把师部搬到了黄崖底附近的一个山顶后侧,他拿起望远镜朝伏击地区看去:一座小庙和十几孔窑洞紧挨道路,小路和小河在这里交汇,河水半涸,露出很大一部分河滩,路和河的两边是长长的斜坡,现出一个盆地的形状。刘伯承说:“这是一个天然的口袋阵,我们在这里设伏,敌人钻进去了就像乌龟钻进坛子里——跑都跑不脱。”
第二天早上8点钟,日军果真从南界都方向来了。七七一团按预定计划,派出一个小分队吸引日军,把日军引入我军的口袋阵,徐深吉团长看准时机,命令向敌人开火,日军还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就被打死一大片。等日军回过神来,明白自己中了刘伯承的计后,拼命组织火力,轮番向我军攻击,但是冲锋多次都被打退。战至中午,日军已十分疲惫和沮丧,不得不撤到黄崖底河滩上集结和休息吃饭。
这时,刘伯承见时机已到,下令全线开火,七七一团从正面射击,七七二团从侧面打击,我军炮火如暴雨般倾泻到敌群中。正端着饭盒吃饭的日军再次被打得晕头转向,死伤一大片,未被打死的慌忙扔掉饭盒趴在地上。但是日军毕竟经过严格训练,他们很快就重新集集,再次向我军发动反击,敌人的炮弹倾泻在七七一团阵地上,阵地上有二三十名战士中弹牺牲了。陈赓命令七七一团立即进行疏散,保护自己,以利积蓄力量打击敌人。我军七七一团阵地上顿时枪停人无,冷冷清清。日军见状,以为前沿阵地上的八路军都被打光了,嚎叫着往坡上冲。当冲到离七七一团前沿阵地40米左右时,八路军战士们突然从掩体里向敌人甩出一排排手榴弹,炸得日军鬼哭狼嚎,敌人再次退回了沟底。
此时,刘伯承命令七七一团和七七二团发起总攻。于是,坡顶上两个团的迫击炮、轻重机枪重又下起了“弹雨”。黄崖底河滩上横七竖八地陈着数以百计的日军的尸体和大量战利品。
这一仗,三八六旅打死敌人300多人,打死骡马200多匹,缴获一大批枪支弹药和军用物资,此后,日军将黄崖底称为“皇军的死亡谷,征服中国的不祥地”,以后再也不敢从这里侵犯西进了。
11月8日,华北日军主力只得转向平汉路南犯,一部分日军又调往上海。此时,根据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的部署,刘伯承率一二九师迅速分兵,坚决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开创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不久,我的伤全好了,又回到刘伯承师长身边,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警卫工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