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花园的鲜花百花争艳,芬芳沁人心腑,享受美好生活的人们,如同阳光中怒放的花朵,陶醉在美妙的乐章中。
善良慈祥的唐凤鸣老人,在酷刑摧残下,身躯不在那么挺拔,已满头银发的他含着泪花为我们讲述他那鲜为人知的往事。
时光可以流逝,但磨灭不掉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在那血雨腥风中遭受蹂躏的土地和人民,南京大屠杀、五杀惨案、日本的“731”工程……都会历历在目。在举世闻名的抗日战争中,伟大的中国人民共同团结起来,拿起武器,消灭倭寇,还我河山。在这场伟大的人民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这些英雄有的有名字,也有没名字的。他们绝大多数长眠地下,如今健在的已寥寥无几。笔者经多方周折,终于查找到一位老抗联战士--唐凤鸣老先生。他的的确确是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经过有关史料记载和本人口述为我们展现了一下一段动人的故事。(以下为本人口述后整理)
1921年5月,我出生在辽宁省昌图县国家村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家里兄弟6人,我是最小的一个。记得在6岁那年,正赶上闹粮荒。家里生活实在维持不下去了,父母害怕把我饿死,含泪把握送到地主韩景双家里去放猪。长到10岁时,家里又把我送到地主于生家打短工。到了15岁又给一个叫李洪儒家里扛活,而且要于成年人一样干活。在这十年当牛做马的岁月里,我饱尝了地主老财的剥削、压榨和凌辱,挣扎在不尽的苦海里。
1931年,小日本侵略咱中国,在这期间我的大哥、四哥、五哥都被抓了劳工,大哥被抓到西安煤矿,不到一年就病倒了,还没咽气就被活埋了,四哥没抓到黑河局当劳工,五哥被抓到辽宁省南二家子当劳工,他们是死是活没有音信,我耳闻目睹了日本鬼子欺压残害咱们中国人的屠村血证和汉奸卖国贼的丑恶嘴脸。
1943年3月,日本侵略军为快速扩充兵源,汉奸领着鬼子四处抓壮丁。一天,我正要下地去干活,一下把我逮个正着。被抓后,我和其他被抓的青年被送到黑龙江的富锦县北大街基大营进行强制训练,充当了所谓的满洲国兵,给日本鬼子当炮灰。当年7月,把我们调到辽宁锦州北大营进行战前训练,随时准备与八路军作战,让我们当炮灰。这种骨肉相残的日子,像刀割心一样难受啊!直到1945年1月末,也就是阴历二十四,我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从锦州北大营出发,开往另一前线。出发前,日本将领还作了战前动员,记得满嘴都是“天皇陛下”、“大东亚”、“王道乐土”等信口雌黄的歪理邪说。鼓动说要效忠皇军,消灭“八路匪”(他们把八路军叫“八路匪”)。但我们心里都明白,这帮狗日的就是让咱中国人杀中国人,占我国土,夺我财富,毁灭中华民族啊!我暗下决心,决不能让小日本阴谋得逞。随时冲出牢笼,与八路军取得联系,弃暗投明,一起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
部队出发了,坐的是火车,鬼子根本不告诉开往哪里。火车中途没有停车,一直开到目的地。待下车后才知道,我们已经到了河北省迁南县的杨甸子。第二天,准备攻打八路军驻防的一个村庄。晚上九点钟出发,直扑罐头山八路军驻防阵地。部队经过7个小时的急行军,拂晓时到达罐头山附近。当时,八路军早已经得到情报,迅速撤离了罐头山。日军有继续向东北方向追击,追了一天也没有发现八路军踪迹。20对个小时的急行军,士兵已经累得筋疲力尽。晚10点左右,日军有接到情报说前面村庄驻有八路军部队,便马上开始包围这个村庄,斗争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我当时感到是时候了,我是中国人,决不能做中国人杀中国人的蠢事,给日本鬼子卖命。我决心要逃出虎口,投奔八路军,和八路军一起把鬼子消灭掉。我当时想,八路军武器、弹药肯定短缺,我要多带些武器、弹药过去。我当时是狙击枪手。于是,我趁着夜色昏暗,把自己使用的那挺狙击枪连同100发子弹和300发“三八”步枪子弹,悄悄逃出军营,去寻找八路军。
大约晚上11点钟,我带着万分焦急的心情,避过日军层层哨卡,冒着生命危险在夜色中摸索前进。我孤身一人,盲目地寻找八路军部队谈何容易啊。大概跑了几十里路,我悄悄摸进了一个村庄(后知叫大李庄)。我先把东西藏好,选择了村中间一个砌着矮墙的人家,没敢敲门,轻轻跳墙进到院子。我观察了一会,发现屋里没有动静。我匍匐过去,轻轻把门撬开,钻过头道门。当爬到第二道屋门是,发现房门是锁着的。这时,屋里的人发现了我,开始慌张起来。屋中主人见我穿着日军服,拿起斧头向我砍了。我立刻摆手说:“老乡!俺是中国人,俺是来投靠八路军抗日的”在我苦苦的解释下,他才相信了我,随手放下了斧头。主人让我坐下来,我向他们又讨了碗水喝后,我便把自己的遭遇一五一十地讲给他们听。他们略表同情,但还是将信将疑。接着,我又领着这家主人把藏匿的枪支弹药拿到他家。我真诚地对他们说:“我是冒着掉脑袋的危险逃出来的,如果你们还不相信我,我可以把枪支、子弹叫你们保存,等到我找到共产党、八路军时,你们再还给我好吗?”在我的真诚感召下,他们终于相信了我,并同意帮助我。他们让我先休息一夜,待明天早上天一亮就给我联系。在紧张的朦胧中,我期盼着黎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