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抗日战争时期,除了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之外和被洗脑的青年人之外,日本国内还存在着许多反战人士,他们坚持不懈的进行了许多反战宣传来助力我国的抗日事业,但历来对他们的研究较少。本通过对抗日期间日本国内的反战团体和个人的分析,希望能让大家看到一群不一样的日本人。
关键字:日本共产党; 反战; 抗日战争; 鹿地亘;
谈到抗日战争期间的日本,我们首先想到肯定是日本人民是多么的可恶,被军国主义洗脑的年轻人是多么的可悲。但是,我们不能否定还有一群没有被日本军国主义洗脑的人们,他们和我们一样在和日本法西斯势力作斗争。本文从团体和个人两方面来论述日本人民的反战运动。
一、团体
当我们在谈论抗日团体的时候,我们一定在谈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但在日本还存在着另外一支反对军国主义的团体——日本共产党。日本共产党诞生于1922年7月,它是在非法的状态下产生的,1923年便被人检举,1924年解体,又与1926年再成立。在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共产党第一站了出来,公然反对日本这一罪行。1931年9月19日,日共机关报《赤旗》发表了《告全国工人、农民、士兵书》。该宣言书指出,“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完成了占领满蒙的第一步,这是野蛮掠夺者的军事冒险行为”,并号召日本人民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反动派的一切军事活动!同帝国主义战争新的危险进行斗争!”同时,最为“第三国际”的成员,它也和中国共产党保持着联系,二者在当年的9月20号联合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抢占中国东三省宣言》,指出“这次日本帝国主义用暴力强占了东三省,是想把东三省完全变为它的殖民地的直接行动……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这种暴行,中国与日本的工农是坚决反对的。”除此之外,日本共产党还在“九一八”事件一周年前夕,为引起人们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注意,日本共产党领导进行了著名的反战游行。7月25日,日本共产党在《赤旗报》上呼吁进行反战游行,并公开了游行的时间和地点,即8月1日下午7时半在闹市区的银座附近进行反战游行。游行当天,通往银座的各个路口警察都严加保守,游行者最终从一片防守薄弱处冲破了警察的戒备,接着各个路口的障碍也被冲破,游行成功的完成了。这样的游行在大阪、京都和横滨也进行了。
这一时期,日本共产党除了向日本民众宣传反战思想,也向参加战斗的军人宣传。1932年7月在党内成立了以风间文吉为首的军事部,负责军队中的反战工作。军事部创办了以陆海军士兵为对象的《士兵之友》和《耸立的桅杆》等报纸,编印了大量的反战小册子,并将这些反战资料散发到士兵手中。在日共影响下,日本士兵中反战事件逐年增加。1931年发生在日本军队、军工厂中的反战事件为126起,1932年增加到204起,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然而,日本共产党在当时毕竟只是一个非法小团体,只能在地下偷偷的展开工作。且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思想也越来越浓,到了1935日本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被当局抓捕了。日本共产党里侥幸存留下来的人大都辗转到了中国继续对抗日本法西斯主义。
二、个人
个人反抗日本军国主义的人当首推日本著名的左翼作家鹿地亘,他早年在日共领袖小林多喜二的影响下加入日共。1934年因从事反战宣传被捕入狱,但在次年底就被营救出狱。出狱后,鹿地亘受到日本政府的严密监控。因在国内从事反战斗争已不可能,1936年1月,鹿地亘和妻子秘密来到中国寻求开展反战斗争的机会。他们一方面以日本公民和文人的身份参加广泛的社会活动,到战争前线向日本兵喊话,争取他们放下武器。同时,通过报纸和电台向日本进行广播,以切身的感受揭露日本政府、军阀的罪行,号召日本人民起来反对侵华战争。另一方面,积极从事文学创作,创作出大量反战宣传作品,分发给战俘。鹿地亘的文章,见地深刻,激昂慷慨,爱憎分明。他善于将犀利的政治观点与讽刺、激昂的笔触结合起来,从而在中国群众和战俘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鹿地亘同时也进行话剧创作,相对与文章剧本更富有表现力和灵活性,也有易与观众的接受。他创作的《三兄弟》在桂林进行了第一次登台演出,演出不仅震动了整个中国抗战剧坛,同时,也震动了日本的反动统治,巨大的反响让人们的反战意识更加高涨。这部话剧,深刻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以牺牲人民群众为代价进行侵略战争的本质。鹿地亘通过话剧冲突,揭示日本的侵华战争必然导致国内阶级斗争的激化,日本人民被奴役、被欺骗、作牺牲的同时,必然也激起他们的阶级觉醒,走向反对军阀的斗争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