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专题>>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征文活动>>弘扬抗战精神暨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征文>>正文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追忆妈妈抗战时在重庆的点点滴滴
2015-11-25 09:46:27
作者:湖北黄冈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刘清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鲍自英妈妈已经离开我许多年了,打小我就跟妈妈亲,也喜欢听她讲故事。妈妈从前给我讲的一些往事,我至今都还记得,特别是我上初中后,她讲的最多的是抗战时期在重庆求学的事情。一直以来,我都想写写妈妈的故事,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写点往事,也是一个对那个岁月,对亲人的纪念。

    少年离家求学,战时的校园生活

    妈妈的家在长江边的武汉,也算是一个殷实之家,如果没有战争,妈妈和家人的生活一定是平静、温馨的。然而战争击碎了一切,外公与人合伙经营的布匹绸缎庄破产了,外公也随之一病不起,在武汉沦陷之前,有不少人给外婆出主意,让她赶快把妈妈嫁出去,以免留在家里不安全,当时很多人就是这么做的。外婆早年有幸在张之洞主持湖北新政时上了两年的学,可以说是那个时代中是为数不多的识字女性,外婆虽识字并不多,但也经常看报纸,对国家大事或多或少有点了解,更为妈妈的今后作想,她认为就这样让妈妈嫁人,妈妈的生活很难说有什么幸福。开明的外婆决定让她的女儿跟随着学校的老师、同学去大后方,就这样,刚刚18岁的妈妈离开了家乡武汉,离开了亲人。

    妈妈一路辗转来到重庆,这里已是国民政府的战时之都。经过一番努力,妈妈考上国立重庆师范学校,这个学校原本是从南京、汉口迁过来的,对外地学生(也叫流亡学生)招得较多。由于战争,学校的条件是艰苦的,虽然免学费,提供食宿,但一日三餐只能说是有吃的而已,有时连吃饱都谈不上,米饭里混有好多的沙子,菜一直就是盐水煮蚕豆或凉拌辣椒,当时的校长曾写“析薪数米扰昏朝,共体时艰志不饶。咬得菜根成百事,宁捐温饱乐箪瓢”。那时师生员工都是一样的饭食,大家也都理解因战争带来的艰难。妈妈和同学们也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电力不足,就点油灯上自习,油灯就是一个墨水瓶灌点煤油,安上一根灯芯即可,毛边纸裁裁装订就是很好的笔记本、作业本,还用马粪纸制作圆锥体、圆柱形、平息六面体等模型教具,甚至自己动手绘制地图和刻印讲义,课间踢的毽子是用一两枚铜钱绑上布条做的。尽管条件艰苦,但是大家对学习并没有放松。妈妈说她们的学习生活很有规律,早上升旗出操,上午上课,下午有时也安排课,除了周末,每天晚上大家就在寝室里点上油灯自习,或整理笔记或做课外作业。老师们也十分负责,“不倦教人不厌学,小窗深夜暗灯明”。记得妈妈告诉我,当时她们的校训是“良师兴国”对学生的要求是“端品行、勤学问”,还要求“身心锻炼”。所以妈妈她们的校园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如唱歌、下棋、球赛,开田径运动会等等。学校还有不少社团,妈妈和几个好友喜欢唱戏,于是就参加剧社的活动。此外,妈妈她们也是热血青年,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投身抗日的洪流之中。她们经常利用节假日走上街头与兄弟院校的同学们一起进行抗战到底的演讲,组织募捐,为难民做义工,到陆军医院慰问伤病员等等。妈妈说几年的师范生活受益匪浅,学到好多的东西。
同窗好友,姐妹情深

    妈妈是一个热情、开朗的人,她身边有不少好朋友,有些就是当年在重庆的同学。我依稀记得除了武汉外,上海、南京等地也有她的同学。在重师,大部分是流亡学生,当地的不是太多,因为日本人占领家乡而流亡到大后方,远离家乡和亲人,所以她们之间特别讲友爱、互助。妈妈她们寝室住有十个女生,大家都觉得十分投缘,于是拜为十姐妹,妈妈是老六。所以至今我还记得小的时候,比妈妈大的我喊她们伯伯,比妈妈小的我喊她们嬢嬢,在我的记忆中,她们大姐简伯伯,二姐大张伯伯都是我最尊敬的人。简伯伯叫简德华,是宜昌人,说起来她的身世有点奇特,她的婚事实为“冲喜”,举行婚礼的时候,男方就死了,同情她的兄嫂赶快安排她离家,她来到重师时已有22岁了,是妈妈她们那一届中年龄最大的一个,她待人极好,我记得逢年年过节的时候总有毕业好多年的学生来看望简伯伯。大张伯伯叫张森林,是武汉人,从重庆回武汉就一直在位于卓刀泉的华师二附中工作,她的数学教的棒极了,我刚上初中时对数学有点畏难,幸有大张伯伯的辅导,我终于突破数学难关。

    外婆多次给我讲如果没有这两个伯伯,你妈恐怕早把骨头丢在重庆了。据妈妈自己讲,那年的春夏之交,她突然患急性肠炎,上吐下泻,还发着烧,校医务室药品匮乏,又正值日机轰炸,也无法转院,眼看妈妈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一位老师给了个主意说,你们到伙房要点盐,化盐水试试。于是张森林伯伯跑到伙房给大师傅说了几句好话,拿回一小包盐,简德华伯伯赶快化盐水一口一口地喂给妈妈,还有的姐妹帮忙冷敷,妈妈终于转危为安,妈妈也常常说,到阎王殿门口转了一圈,又让姐妹们拉了回来。妈妈说她们姐妹们关系都很好,即使有些小误会、小纠纷,在大姐的开导协调下,又很快和好了。到现在我还记得简伯伯、大张伯伯、小张伯伯、陆伯伯、素珍嬢嬢她们的音容笑貌,当然还有常常给我寄漂亮裙子、鞋子在上海工作的男胜嬢嬢,另外有两个李姓的同学,其中一个是东北人,听妈妈说她们那时已参加中共地下党(后来才知晓),最早离世的是重庆嬢嬢。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题赵尚志纪念馆
·下一篇:无
·题赵尚志纪念馆
·特稿:八路军研究会一行赴银川及延安等地参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组图)
·八路军研究会一行赴银川及延安等地参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组图)
·赵朋洋:八路军研究会一行赴银川及延安等地参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组图)
·特稿:八路军研究会一行赴银川及延安等地参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组图)
·山丹丹花开
·远航之歌一一记"8·12”一等功臣革命烈士临颍李远航
·抗战胜利七十周年
·抗日战争对联
·参观尚志乡诗词四首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追忆妈妈抗战时在重庆的点
胡遵远:“5+1”项目带动革命老区金寨快速发展
特稿:“5+1”项目带动革命老区金寨快速发展
张富:得力其尔中学“学习边强”的红色教育活动有效
特稿:得力其尔中学“学习边强”的红色教育活动有效
魏桥星:老有所为的作家——记赣州市总工会退休干部
特稿:老有所为的作家——记赣州市总工会退休干部周
自驾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全程概要(二十一)(组图
田竞:自驾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全程概要(二十一)
特稿:自驾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路全程概要(二十一)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东北七旬土匪座山雕有多厉害?(组图)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语录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开国上将李达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组
特稿: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暨慰问新四
特稿:祝贺女红军王定国103岁寿辰活动在京举行(组
特稿:猴场会议:伟大转折的前夜——朱德外孙刘建
特稿:山西昔阳大寨举行纪念陈永贵诞辰百年活动(
特稿:旷伏兆中将百年诞辰纪念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2014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
特稿:“人民情•公仆颂”首都各界集会隆重纪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