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抗战精神和长征精神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切缅怀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伟大斗争中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和长征精神与抗战精神,深刻揭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之间的历史逻辑、精神传承与实践伟力,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砥砺前行、接续奋斗,遵义市长征学学会特面向社会征集主题文章。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征文主题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
二、征文宗旨
聚焦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深远影响,深入探讨长征精神如何为抗战精神奠定重要基础、提供力量源泉,抗战精神又如何继承和发扬了长征精神;深刻阐释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关头的中流砥柱作用;生动展现革命先辈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体现出的崇高理想信念、顽强意志品质和深厚家国情怀。征文旨在引导社会深化历史认知,汲取精神滋养,激发奋进力量,为赓续红色血脉、凝聚民族复兴伟力贡献力量。
三、选题参考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历史逻辑与战略转折:
红军长征的战略转移对保存革命力量、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开启中国革命的新征程的重大意义。 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为中国共产党制定正确抗日方针政策奠定关键基础的历史作用。 红军主力到达陕北后,如何成为推动全民族抗战兴起的重要力量。
2.精神传承与力量源泉:
伟大长征精神在抗战时期的具体体现与传承发展。 从长征到抗战:对推动党的建设及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坚守与升华。 长征精神与抗战精神的核心内涵比较及其共同的时代价值。 长征中的抗战标语研究。
3.实践伟力与民族贡献:
长征骨干力量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的历史壮举及其深远影响。 长征沿途播撒的革命火种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建与发展的贡献。 长征亲历者在抗战中的英勇事迹与精神风貌。
4.地域视角与遵义贡献:
遵义会议及其精神遗产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历史贡献。 遵义及长征沿线地区人民在抗战中的支持与贡献。 西南大后方在抗战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遵义、延安在长征和抗战中的地位与作用。
5.时代价值与当代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论述研究。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对于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启示。 在“两个结合”中深化对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的理解与践行。 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新的文化使命。
四、征文要求
1.主题鲜明:紧扣征文主题,观点正确,立场坚定,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2.内容翔实:史料准确,论述清晰,逻辑严谨,论据充分。鼓励基于档案、文献、口述史等一手资料的深入研究和原创性观点。 3.体裁形式:以学术论文为主,包括高质量的理论文章、研究报告、历史纪实(需确保史实准确)等。字数原则上在3000-8000字。 4.原创首发:投稿作品须为作者原创。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 5.格式规范: 稿件标题用二号方正小标宋简体,正文用三号仿宋字体。 正文前附200-300字内容摘要及3-5个关键词。 引文和参考文献请按学术规范,注明出处。 文末请注明作者真实姓名、工作单位(或所在地区)、职务(职称)、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
五、征文时间
投稿截止日期:2025年10月30日(以电子邮件发送日期或邮戳为准)。
六、征文评选与使用
1.评审:主办方将组织相关领域进行专家评审。 2.奖项设置:拟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及相应奖金(或稿酬)。具体名额及奖励标准视投稿数量和质量确定。 3.成果运用: 获奖及优秀作品报批后出版。 有关优秀作品在《遵义长征学》刊及相关合作平台发布。 邀请部分获奖作者参加相关纪念活动或学术研讨会。
七、投稿方式
电子投稿:请将稿件以Word文档发送至邮箱:zysczxxh@163.com。 邮寄投稿地址: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街道解放路42号三楼遵义市长征学学会办公室。收件人:樊玉琴。
八、特别说明
1.主办方有权对入选作品进行编辑、出版、宣传、展示及信息网络传播,不再另行支付稿酬(出版稿酬除外),作者享有署名权。 2.投稿即视为同意本启事所有规定。 3.本启事最终解释权归遵义市长征学学会所有。 铭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缅怀先烈,是为了汲取力量。我们诚挚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遵义市长征学学会 2025年8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