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过的同志,以及有关书画家、文化名人和新闻界人士,相聚于北京一得阁艺术中心,一同参加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王云科《大红袍画集首发式》,这是活动现场。
潘磊大校主持了今天的活动。
一得阁馆长马静荣介绍一得阁已近160年历史情况。
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国防文化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宋红卫讲话。
画家王云科介绍了他的《大红袍画集》情况。
毛主席生活管理员吴连登简要介绍了领袖的一心为民、艰苦奋斗等优良品质
著名书法家米南阳讲话。
中红网北京2024年9月3日电(文/江山、陈胜 图/王俊义、金梅)今天,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9周年。在这喜庆之日,众多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过的同志,以及有关书画家、文化名人和新闻界人士,相聚于北京一得阁艺术中心,一同参加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王云科《大红袍画集首发式》。大家满怀崇敬之情,热情歌颂毛主席的丰功伟绩,积极弘扬红色文化。宾主们还参观了一得阁收藏的文房四宝以及书画作品。现场还进行了书画作品赠送环节。在热烈的掌声中,嘉宾们为《大红袍画集首发式》剪彩,标志着这本画集正式与广大读者见面。书画家们还纷纷挥毫泼墨,留下了珍贵的墨宝。他们用笔墨表达了对艺术的热爱、对一得阁墨汁的认可和对王云科的祝贺。
马静荣馆长介绍一得阁已近160年历史情况
活动伊始,一得阁博物馆馆长马静荣首先讲话,向大家介绍了一得阁墨汁的悠久历史与卓越品质。一得阁墨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以其浓郁醇厚的墨色和优良上乘的品质,为艺术家们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稳固的基础。他表示,我代表一得阁董事长向大家致以诚挚的问候。董事长虽常居加拿大,但此次特意打来电话嘱托他,向各位领导、首长鞠躬致敬,祝愿大家身体健康。明年,一得阁将迎来创立 160 周年。一得阁的 160 周年是以发明墨汁之日起开始计算。如今,在东边这条街上,有一处拥有 160 年历史的前店后厂。1865 年发明墨汁后,全国的学子们来北京考试,都会先到一得阁打墨汁。那时,墨汁并非用盆装,而是以碗盛之。学子们端着碗去参加考试。他还提到,自己今年 68 岁,即将年满 69。作为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他非常欣赏在主席身边工作的各位。他的父亲也曾是军人,在总政工作。他在总政大院长大,那时见一次毛主席,能激动整整一个月。看到各位老首长曾在主席身边工作,他深感敬佩。他希望大家身体康健,以后写字画画需要墨的时候,可以抽空来一得阁。一得阁董事长也表示,以后大家来这里,无论是用墨、用笔还是用纸,都可以尽情提供。目前,马静荣主要在筹建一得阁博物馆,虽然两层楼加起来面积不大,但能展示一得阁 160 年来制墨的工具以及清代老墨块等。博物馆正在装修,等开业后,他诚邀各位老首长前来参观,就在对面不远处。
画家王云科介绍了他的《大红袍画集》
画家王云科介绍了他的《大红袍画集》。这本画集凝聚了他多年的艺术心血,充分展现了他高超的绘画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激动地说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确实非常激动,向各位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首先,感谢一得阁的马总为我提供这么好的场所,让我有机会展示我的作品。我非常有幸能够见到毛主席身边的众多老首长老领导干部,真的是三生有幸。我在家的时候曾做梦梦见毛主席坐在我们家炕上,笑嘻嘻地和我们在一起,那时我还觉得很奇怪。这次到北京来,通过王俊义老师,我能够见到毛主席身边的这些老首长,就好像见到毛主席一样,这让我更加激动。我对绘画非常热爱,在部队上也从事相关工作。大学毕业后,我走到陕西、甘肃、青海,一直到新疆。因为我深深地热爱着祖国,尤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在新疆,那规模宏大、年代久远的原始胡杨树林更是震撼了我。它们历经风沙、严寒、酷暑,有着“三千年不倒,倒了三千年不死,死了三千年不朽”的顽强生命力。这种胡杨精神促使我坚定地留在新疆。我渴望用画笔将祖国的美好山水和风景一一记录下来,以此向新中国建国 75 周年献礼,向国家和人民汇报。
曾文、刘纪春、马全发、吴连登、尹月林、孙振发、侯桂珍、李建新、谢秀英等参加了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王云科《大红袍画集首发式》并分别题字
毛主席警卫、原总参曾文大校题字:“毛主席永远活在我心中!” 毛主席警卫、八一电影制片厂军教片部副主任刘纪春大校:“永远怀念毛主席!” 毛主席警卫马全发题字:“弘扬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 毛主席生活管理员吴连登题字:“人民领袖毛主席!” 毛主席警卫尹月林题字:“学习、保卫毛主席!” 毛主席警卫孙振发题字:“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 毛主席服务员、人民大会堂服务处原处长侯桂珍题字:“红色文化,代代相传!” 毛主席专列列车长李建新题字:“专列人永远想念毛主席!” 毛主席专列列车员、原铁道部宣传处处长谢秀英题字:“毛主席泽润东方,光耀世界!” 著名书法家米南阳题字:“诗品、书品、画品、人品至上;文气、财气、灵气、骨气当先”。 人民大会堂工作人员王进德,书画家、文化名人王云科、道书魁、周德银、楚水、阎正、杨文超、张锦栋、卫金平、贾利平、王菊浓、王宝玉、陈丽丽、芦一红、白冰、阎冰等到场。
毛主席生活管理员吴连登简要介绍了领袖的一心为民、艰苦奋斗等优良品质
吴连登作为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在活动中深情回忆了毛主席的故事。他的讲述仿佛将人们带回到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让人们深切感受到了毛主席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他说:“我的身体很不好,腰部压迫神经,两条腿行动起来十分费力。但今天能和大家在一起,我特别高兴。今天,把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过的十几位同志都请来了,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也有八十岁了,像 92 岁的曾文同志。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热爱毛主席、热爱党中央,默默奉献,无私无畏,全心全意。毛主席是中国最伟大的人,给我们留下了最美好的世界和平安。毛主席生活艰苦朴素,他用的毛笔不是象牙杆子,是很细的黄色笔杆,用的墨水也是一得阁的,毛主席没有享受过一天安逸的生活。主席进城以后,没有盖过棉被,盖的都是毛巾被。冬天三床,春秋两条,夏天一条。毛巾被盖久了,老洗它,就有了破损。毛主席就让我们补一补。一补再补,有的补了 70 多个补丁,还在用。平均每天工作 18 到 20 个小时,一心想着人民、国家和全世界的事。主席常说,中国这么大,不缺我毛泽东一人一家的吃喝用度,可如果我不检点,随便吃了、用了、拿了国家和人民的,那部长、省长、市长、县长们又会怎样……? 国家还有办法治理吗?毛主席每月的工资是 404 元 8 毛,交完 7 块钱党费后,有固定开支,如房租 49 块,他老人家所用的东西全部都是公家的,或者说是国家的,而且毛主席每个月都要付租金。有人可能要问,毛主席每个月都有工资,而且也不低,为什么这个钱还不够花呢?这是因为,他经常抽烟、喝茶、吃饭、请客,每个月还要交房费、水费、电费,冬天家里还要交取暖费,以及家具费。这个家具的范围就大了,包括毛主席睡的床、挂衣服的架子、坐的桌椅板凳、用的地毯,包括厨房里配的冰箱,统统都是公家的,都是需要交钱的,就是租金了。每月粮食定量 26 斤,伙食标准一天 3 块钱。毛主席还要供养家人,两个女儿没工作,每月给 15 块钱;毛泽民的儿子在主席家长大,每月 15 块;江青姐姐的儿子也由毛主席供养,每月 15 块。
毛主席穿的衣服打很多补丁,吃饭时掉了米粒也会捡起来,他从不浪费,因为他深知‘粒粒皆辛苦’,对人民有深厚的感情。毛主席一再告诉我们,他参加革命,是为了解放老百姓,是为人民服务。这可以说是毛主席一贯的思想。毛主席曾对我说:我的东西,包括这个稿费,都是从老百姓那里来的,是党的稿费、人民的稿费,是做事情来的,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1976 年 9 月,我将毛泽东遗体护送到人民大会堂供人民瞻仰时,在这位老人的身后,除有几套毛式中山服、剩下 500 多元生活费外(后来这几百元钱也作为文物收藏了),不论在在国内银行还是在国外银行,没有一个存折,也没有一分钱的存款;毛主席一生没有给子女留下物质财富,家里没有一间房、一块银、一件珍珠玛瑙,没有存款。今天活动结束后,希望可以常来往。在毛主席思想哺育下成长的我们,在新时代要继续前进,任重道远。毛主席勤奋、艰苦朴素、无私无畏、全心全意,他的故事几天几夜也讲不完。我们要讲好毛主席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毛主席的伟大。
吴连登说,王云科的《大红袍画集》画册可谓魅力非凡。画册中所呈现的胡杨精神,震撼人心,其作品尽显精湛技艺与认真态度,生动地描绘出祖国的壮丽山山水水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特风土人情,让人不禁心生敬仰,也促使我们向坚韧不拔的胡杨精神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