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头条>>正文
红色头条:中国·北京大型国际非遗保护传承主题展在京开幕 张林携《健康梦.自医宝典》参加展览(组图)
作者:文/张林 图/江山、布俊超
浏览次数:
2024-12-20 19:50:28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北京展览馆外景。

北京展览馆内景。

北京展览馆展厅展位。

台湾藏品展厅

有关领导和外宾参加了开幕式。

有关领导和代表参加了开幕式。

有关领导和代表参加了开幕式。

有关领导在开幕式上讲话。

有关领导在开幕式上讲话。

有关领导在开幕式上讲话。

艺术家代表在开幕式上讲话。

艺术家代表讲话。

外宾在开幕式上讲话。

外宾在开幕式上讲话。

共庆开幕

各方签订合作协议。

开幕式嘉宾

开幕式嘉宾

毛主席警卫陈国民与来宾合影留念。

现场赠送书画作品

文艺演出

文艺演出

书画家展位之一

书画家展位

张林在开幕式上

张林夫妇在展室。

嘉宾在张林展室合影。

    中红网北京2024年12月20日电(文/张林  图/江山、布俊超)

    “传承非遗,共享文明——国际合作与创新发展!”
    “中医药学乃中华文明之瑰宝!”
    ……

    今天上午,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基金会携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4(中国·北京)大型国际非遗保护传承主题展,在北京展览馆开幕,它将于12月20日至22日展出。本次展会吸引了来自四十多个国家与国内各省的非遗传承者们,以及来自祖国宝岛台湾地区的艺术收藏家们,纷纷携带他们世代相传的精湛技艺和稀世珍藏的艺术瑰宝,如同繁星璀璨汇聚在此,共赴这“一带一路”非遗的奇妙探索之旅,深入挖掘非遗宝藏的独特魅力,全力开辟传承创新的智慧通途,以实际行动诠释文化多元包容的崇高理念。这不仅是一次艺术的展示,更是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是传统技艺与现代情怀的深度对话,让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在这里交织出绚丽的篇章。

    “传承非遗,共享文明——国际合作与创新发展”

    此次展会秉持非遗保护传承为理念,描绘世界文明互学互鉴、交流交融的图景,彰显了中华文明近悦远来、包容并蓄的伟力,体现了非遗保护机构聚焦共识、携手共进、互利共赢的睿思巧智。多维度传播全球非遗文化,观众无需远游,便能领略多元文化魅力,提升自身素养境界,增进民族情谊与文化认同。对于非遗艺术收藏爱好者而言,开启这样的国际非遗展无疑是一场令人心驰神往的文化饕餮盛宴。在这里,观众可以近距离、尽情的观赏非遗艺术品,不仅丰富个人收藏宝库,有力促进文化的广泛交流,还为非遗保护事业倾心助力,推动艺术行业蓬勃发展与市场的强势复苏。

    尤为引人瞩目的是,海峡两岸收藏家们踊跃投身其中,其珍贵展品宛如鲜活历史长卷,生动见证两岸同胞在中华非遗传承历程中的紧密纽带,深刻诠释同根同源、同文同宗的深厚情感与坚定守护信念,强力助推两岸文化深度交融与协同共进,为中华非遗文化传承与弘扬添上浓墨重彩之笔。“传承非遗,共享文明——国际合作与创新发展”开放共融的新趋势,必将推动国际非遗艺术行业的高质量创新发展,并为非遗艺术市场的复苏提供强大引擎。

    紧扣“传承非遗、共享文明,助力非遗,共鉴匠心”为核心主旨

    非遗,作为民族文化的深厚根基和璀璨瑰宝,作为公益慈善组织,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基金会更是肩负着守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圣使命,值此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多元文化深度交融之际,在大力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的宏伟蓝图下,非遗传承与文化交流已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至为关键的核心环节。至此,基金会在业务主管单位等多部门的全力支持指导下,特别精心策划了此次展会,构筑联通世界与本土、现代与传统的雄伟大桥。展会目标明晰,紧扣“传承非遗、共享文明,助力非遗,共鉴匠心”为核心主旨,借展览、表演、论坛、义拍义卖、互动体验等多元形式,精铸顶级交流殿堂,展示非遗瑰宝,夯实保护传承,提升公众意识,助力更多非遗作品“走出去”和“引进来”,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扶持力挺在非遗传承征程中默默坚守的大国工匠们的生存与发展,将爱与行动化作希望的火种,为这份文化盛事赋予了温暖的底色,让古老的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推动文化传承交流,助力非遗艺术行业创新跨越,凸显两岸文化联结,为艺术市场复苏汇聚磅礴伟力。

    凭借精准定位,大力推动国际非遗新质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

    凭借对国际非遗发展脉络的精准洞察与定位,本次展会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全力助推国际非遗新质生产力冲破现有桎梏,实现跨越式的质的飞跃。不仅如此,为了能在全球非遗文化产业的浩瀚星空中崭露头角,展会在国际厅、国内厅、台湾厅融入诸多创新元素。诸如国宝级大型文献专项《大驾卤簿图纸质长卷和巨型紫铜雕》、《法界源流图》绢本长卷震撼亮相,数字艺术品、潮流艺术、新媒体艺术展等也纷纷登场,它们更为聚焦艺术步入数字时代的新态势,创新传统呈现方式,巧用新技术进行创意演示,深度探寻非遗艺术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的多元路径。借此,以国际非遗助力提升北京文化中心软实力,用美学赋能高品质生活,凭艺术融合持续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体验。

    展会主委会诚邀艺术的知音,于 2024 年 12 月 20 日 - 22 日移步北京展览馆,共赴这场风华绝代的非遗嘉会,沉浸式领略艺术的浩瀚乾坤,镌刻难忘文化记忆。

    张林(寿儿张)携《健康梦.自医宝典》参加展览

    来自河北省邢台市的张林(寿儿张),携中华文明瑰宝中医药之一《健康梦.自医宝典》,参加了这次展览。

    中医药学乃中华文明之瑰宝,是5000多年文明的结晶。国医乃守卫健康之栋梁。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中医书籍应进行整理,如不整理,就会绝版”。

    《健康梦.自医宝典》集众家中医之长合而为一,书考六百六十余家中医药文献,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璞玉成壁。人人可自医,实现健康梦。寿儿张先生的奶奶在世109岁,张家健儿长寿,得名“寿儿张”,愿未来五十年,人均寿命150岁。

    但愿世上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健康长寿,乃医之使命,民之向往。我们应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力争实现瑰宝在手,健康无忧,深谙医道,做个良医,看病不出门,便得天下医,我的健康我做主,求人不如求己,世上有疑难杂症,人间有奇方妙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针对发病原因,既言医理,又列医方,药症相投,一病多症,一症多方,一方多用,既为中医临症之考,恰是百姓健康之参,则是中医大家临症之思路。 

    张林(寿儿张)还赋诗一首,题为《中医中华文明瑰宝》,全文如下:

中医正治论阴阳,
医时救弊匡顽帮。
中华民族屹东方,
华夏九州文明创。
文圆质方不激随,
明德惟馨至治香。
瑰意奇行超然高,
宝珠山茶定绽放。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红色头条-崔士忠: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精神世界代替物质世界
·下一篇:无
·特稿:以大别山精神培育新时代新青年
·特稿:苏区农业工人工会介绍(组图)
·特稿:深圳“重走长征路”小组到黄平开展长征足迹公益直播活动(组图)
·特稿:“红土”有证!三明永安首本烈士纪念设施不动产权证发放(组图)
·特稿: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金寨县桃岭乡工委、桃岭实验学校开展革命传
·特稿:太行老区涉县群众举行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周年座谈会(组图)
·特稿:乳源县老促会一行到苏区南雄考察交流红色文化进校园及红军学校建设情况(
·特稿:建瓯:走进革命老区——慈善志愿者感受奋进力量的源泉之旅(组图)
·特稿:红梅簇簇献领袖
·特稿:心系人民与廉洁自理的光辉典范——从礼品处理看毛泽东的人民情怀与廉洁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红色头条:中国·北京大型国际非遗保护传承
东莞市政协到南雄古市镇修仁村开展助力“乡
返乡创业:以茶为媒,助力乡村产业腾飞(组
闫灿:以大别山精神培育新时代新青年
特稿:以大别山精神培育新时代新青年
洪荣昌:苏区农业工人工会介绍(组图)
特稿:苏区农业工人工会介绍(组图)
好人郑瑞慰问丰南籍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
深圳“重走长征路”小组到黄平开展长征足迹
廖尚刚:深圳“重走长征路”小组到黄平开展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