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用烈士的精神教育后人
1953年11月,为参加全国军事系统高级干部会议,父亲奉调从朝鲜回国,为写出志愿军司令部工作总结,同时到北京医院治疗严重的胆结石病,在王府井帅府园招待所住了半年。父亲整理相冊时,在高瑞欣照片左侧题写:“与毛岸英同志一起牺牲的作战参谋高瑞欣同志,好青年,好参谋。”,表达对高瑞欣参谋的怀念。
父亲曾多次在“五四青年节”给直属队青年讲传统,内容主要是左权将军和抗美援朝的英雄事迹。父亲在一次报告会上说:“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毛岸英告别了新婚的爱人,高瑞欣吿别了即将分娩的妻子,他们在朝鲜牺牲时,分别只有28岁和23岁,他们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骄傲,是全中国青年学习的楷模。”
父亲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复出,任军委总后勤部副部长,即参加编写志愿军后勤工作经验总结;参加编审志愿军政治工作经验总结,这些宝贵的经验总结对于今天我军的建设,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除正确的战略战术外,发挥政治工作优势和建立打不垮、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是志愿军克敌制胜的两大法宝。強有力的政治工作使志愿军出现无数黄继光、邱少云式的英雄,以英烈为榜样的志愿军指战员舍身忘死、前扑后继,打得美军至今仍有后怕,不敢轻举妄动。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父亲与志愿军司令部的同事们多次聚会。当时社会上对毛岸英牺牲流传各种说法,如“煮鸡蛋”说等,父亲听到后很生气,认为这是对烈士的不敬。在一次活动中,有记者就毛岸英牺牲采访父亲,父亲回答说:虽然我不在现场,但我对当事人进行过调查,我可以肯定地说,毛岸英和高瑞欣去作战室不是为了煮鸡蛋,他们是为了打美国鬼子,在作战室研究第二次战役,做战前准备工作。
成普后来告诉父亲,由于历史原因,高瑞欣的女儿一直没有拿到志愿军政治部颁发的烈士证书,因此未能享受烈士子女待遇。父亲说必须把烈士证交给高瑞欣的女儿,为此他曾出面请民政部有关单位督办此事。1997年,高瑞欣的弟弟亲自把烈士证书交给了年近50岁的侄女,父亲知道后十分欣慰,他对我说:要经常想一想左权参谋长的女儿左太北,想一想高瑞欣参谋的女儿,与她们相比,你们还有什么不满意和不知足的地方吗?父亲是要我们后代牢记先烈,珍惜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1953年7月28日,朝鲜停战的第二天,我和弟弟从丹东过鸭绿江入朝探望父母,被接到志愿军西海岸指挥所司令部所在地,清川江畔价川以南的泉洞。一路上,没有看见一处完整建筑和一座桥梁,由于前一天美军大轰炸,只见一群群朝鲜难民向中国边境逃亡,朝鲜战争的残酷景象让我至今记忆犹新。走入矿井,住进坑道,才知道抗美援朝多么艰难。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70周年日子里,翻阅父亲在抗美援朝时期的日记和笔记,重读父亲撰写的“临危受命的‘彭大将军’”、“抗美援朝战争中司令部工作的几点体会”等回忆文章,翻看父亲珍藏的老照片,使我非常想念参加过抗美援朝的父亲和母亲;更加缅怀彭德怀元帅;更加怀念毛岸英、高瑞欣和十多万志愿军烈士们,他们中的大多数长眠在异国的土地上,用鲜血和生命换来朝鲜半島长达67年的和平。
今天,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我军更加坚不可摧,在未来的反侵略战争中,定会使来犯之敌落得比当年在朝鲜更加悲惨的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