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击双枪兵
1935年5月中旬,妇女独立师一部为前线运粮草。时至半夜,队伍路经通江县北面的鹰龙山时,侦察员报告前面有敌田颂尧部一个营退下来。当时妇女独立师除干部与负责警卫的同志有枪外,大部分战士手里拿的则是大刀、长矛。指挥员陶万荣与曾广澜心想白匪装备精良,硬碰硬肯定要吃亏,决定智取。随后她们到树林里隐蔽起来,单等杀敌号响。
田颂尧的“双枪兵”在前线疲于奔命,此时早已是精疲力尽。他们进得山后见这里绿荫蔽日,四下鸦雀无声,哪想到会有什么伏兵。带队长官休息的命令一出,众人便东倒西歪、迫不及待地抽起了鸦片烟。话说这田颂尧的部队还讲点“军容”,休息时间一长就将枪三支一簇架起。陶、曾二人见白匪人枪分离,一个个吐云吐雾、涎水长流 ,一声令下,姐妹们高喊“缴枪不杀”、“红军优待俘虏 !”,手持大刀、长矛有如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白匪面前,吓得“双枪兵”魂飞魄散,满以为遭到了红军主力突袭,还未清醒过来,所有的武器已经落入女战士之手。只有少数几个家伙昕到喊杀声后,钻入树林侥幸逃脱。
这次伏击,我军没损一兵一卒便拿下田颂尧一个营,令妇女独立师军威大振。总部为了嘉勉独立师,将这次战斗缴获的武器全部留给了她们。
血战河西走廊
1936年冬到1937年春天,一支两万一千八百人的精锐部队渡过黄河之后,就在河西走廊中间穿行。短短五个月之内,这支部队几乎全军覆没。在这支部队里,就有由1300多名女战士组成的妇女先锋团。当年,她们的平均年龄还不到20岁。在极其艰苦的战争环境中,这支红军妇女武装不仅缺少武器弹药,缺衣少粮,甚至基本的生活也不能保证,女战士来月经的时候,没有任何东西可用,只能用沙子来垫。
这支由团长王泉媛、政委吴富莲、特派员曾广澜领导的队伍,全团辖3个营9个连。她们中很多人曾随红四方面军翻雪山过草地,在长征路上征战,在死亡边缘徘徊;在西征的最后关头,担任了掩护主力部队撤退的任务,几乎凭借血肉之躯引开了敌人;又在马匪的淫威中抗争,九死一生,身陷绝境。而他们的遭遇也比普通的西路军男战士要苦难得多。
西路军西渡黄河后,妇女先锋团首战吴家山、大捷一条山、坚守永昌城、攻克高台、山丹城。1937年1月20日,马家军向高台县城发动进攻,妇女团第3营与坚守高台的第5军的将士们并肩战斗,当敌人攻上城头时,男女战士都投入肉搏战,3营的女战士大部分在血战中牺牲。在临泽一战中,妇女先锋团损失近400人。在梨园口战斗中,她们又有40余人牺牲。在掩护总部向石窝山转移时,妇女先锋团勇敢完成了阻击任务。在祁连山打游击时,与敌相遇,女战士们经过生死拼杀,只突围出来200余人。饥饿和寒冷逼迫着她们,在牛毛山附近燃火取暖时,被敌人发现,不幸全部被捕。妇女先锋团团长王泉媛、政委吴富莲、特派员曾广澜、政治部主任华全双等相继被捕。这支转战川陕甘、屡立奇功的巾帼之旅,从此消逝了。
国民党军杀害红军的方法花样百出,有活埋、枪杀、火烧、扒心、取胆、割舌等多种残忍手段。女红军的遭遇就更悲惨了,被俘的西路军女战士,遭受了非人折磨,有的被残害致死,有的饱受凌辱,有的流落他乡,能够回到延安的是极少数。
1937年初,共产党和国民党谈判,提出来在兰州设立办事处,以营救西路军的被俘人员,收容失散同志。国民政府迫于团结抗日的形势,同意共军在兰州南滩街54号前院,设立一个半公开的机构,进行对外联络和营救西路军人员的工作,营救了不少流落失散的西路军战士。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80年代,据甘肃省妇联1984年的调查统计,甘肃省散落民间的女红军还有231人,其中多数为原西路军女战士;青海各地散落民间的女红军,还有136人,也全部都是原西路军女战士。
有作家说,西路军是一支充满死士精神的征战队伍,是中国近现代军史上很难再被复制的一支队伍,他们这段历史是悲壮的,悲壮历史中间最悲壮的音符就是这一千多名的女红军战士。
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的女战士中多是近代追求男女平等最为激进的先锋,她们是永恒的英雄。妇女独立师人数之多、坚持时间之长,经历战斗之多,走过道路之曲折,在妇女运动史上是罕见的。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成为我军历史上最伟大的妇女武装。
王定国同志也曾多次向我们介绍了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团的几位领导。
张琴秋是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的师长。在西路军分散突围中被俘押送南京。抗战爆发后,经周恩来向国民党点名交涉,张琴秋被释放回延安,担任抗大女生大队队长、女子大学教育长。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
政委吴富莲在倪家营子战斗中被马步芳部骑兵、步兵四面包围,她指挥全团英勇作战,突出重围。经过3个多月的殊死血战,最终在犁园堡被敌军追上,她和团长王泉媛带领妇女先锋团,与敌人孤军奋战、浴血拼杀了3天3夜,弹尽粮绝,负伤被俘。敌人对其进行威胁利诱和百般折磨,她以绝食斗争进行反抗,最后吞针而死,年仅25岁。 团长王泉媛在甘肃临泽县城妇女先锋团被马鸿逵部围击瓦解,她带领5名女战士,在祁连山区与敌周旋1个多月后被俘,身陷囹圄。1939年3月逃脱,流亡在甘肃、四川、云南、贵州等地。1942年4月,回到老家敖城。1962年春节后不久,朱德、康克清重上井冈山,寻找到了在长征途中曾与康克清一起三过草地的王泉媛同志。1962年冬到1971年,担任禾市敬老院院长。她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并先后收养过7名孤儿把他们培养成人。1981年,她参加第五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1989年,王泉媛被国家确认享受老红军待遇时,已76岁高龄。王泉媛在北京开会期间,我和张光本、谢庆山同志曾到会看望过她。
王定国同志在回顾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独立团的领导和战友时,总是感慨万千,唏嘘不已。她感谢她的战友们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作战,不怕牺牲。今天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让她倍感珍惜。
现在王定国也离开了我们,在此我谨以本文向王定国,向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最后的老战士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