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北京2020年3月31日电(侯文忠)
毛主席在中南海居住过三处住房。其中丰泽园17年,游泳池10年,202所40天。
毛主席住过的丰泽园,建于清康熙年间,位于中海与南海的中间,院门坐北朝南,是清朝皇帝每年仲春演耕的地方,门楣上悬挂着由乾隆题写的“豊澤園”三个大字匾额。
进了丰泽园大门有一座影壁墙,影壁墙的正中间书写着毛主席题写的“艰苦朴素”四个大字,这是毛主席的座右铭。转过影壁墙通过一段甬道就是颐年堂,是1968年以前中央领导经常开会的地方。颐年堂的东侧有两座小院,有北房、南房、东房和西房。房子是青砖墙,木质屋顶结构的园林式建筑。北房的称“紫云轩”共五间,中间一间是过厅,北房东边两间是通间,是毛主席的卧室兼会客室,西房称菊香书屋 ,是毛主席的书房。紫云轩院子的东边有一个门通往花园,花园有南门和北门。
丰泽园的东边是勤政殿,再往东是蜈蚣桥、南小桥,过了南小桥是东八所。丰泽园的西边是静谷、春耦斋,东南是瀛台。
毛主席1949年8月23日搬入中南海住在丰泽园。丰泽园在中南海里的位置和居住条件相比较而言还是好的。但是,这些房子毕竟是上百年的老房子了,毛主席住进来后,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修缮,显得有些破旧,门窗的油漆大部脱落,地面的青砖缺角少棱,房顶还漏雨。不过,对于住惯了窑洞、土坯房的毛主席来说,这恐怕也算是奢侈的了。
毛主席在丰泽园居住的17年时间里,参加了开国大典,指挥了全国的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印自卫反击战等战争,领导了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和三反五反运动等,写了《论十大关系》等名著。
1966年7月18日,毛主席离开白云黄鹤的地方回到北京,回到他居住的丰泽园。走进院子他发现 “紫云轩”修茸一新,正房向阳一面还新建了一道双夹层走廊,安上双层玻璃。毛主席大为不悦,因为这样的修缮未经他同意,认为这是铺张浪费。他用行动提出不满,立刻住到中南海的游泳池去了。尽管丰泽园后来又恢复了原貌,毛主席再也没有回来居住。
从此,游泳池这所供中央机关人员游泳和游泳时休息的地方,就成了一个泱泱大国的伟大领袖办公和居住的地方。
中南海内游泳池位于中海西岸中间的位置,北临紫光阁,西邻怀仁堂后花园,分室内、室外两个游泳池。中南海室内游泳池是一九五五年修建的,南端的太阳光室于一九五九年扩建。建筑内除游泳池外,北门内还有门厅,东侧有更衣室、淋浴室,东南角有供毛主席临时休息的一间住房,南面有供毛主席会客的大厅。
毛主席住进游泳池后,卧室就选择在了东南角,一间只有十多平方米的房子,卧室北边是一个卫生间,卧室的西边是客厅兼书房,客厅的南面是双层落地窗,窗外是一个不足半亩的小花园。
中南海游泳池客厅兼书房
室内游泳池的东侧,紧挨着毛主席住房往北的更衣室,淋浴室,成了身边工作人员的值班室、警卫值班室和库房,其间有两个朝东的门。
游泳池毕竟不是居住和办公的建筑结构,其建筑的设计和居住条件远远达不到一般的居住需求,只是适应游泳而已。而毛主席在这里居住、办公达十年之久。这恐怕在中国的历史上,甚至在全世界的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因为整座房子又破又旧,墙皮多处剥落,房顶时常漏雨,室内隔音、通风也不好,到了夏天也没有空调。
中央和办公厅的领导也曾想尽办法想给毛主席改变一下居住的条件,开始提出把游泳池翻修一下,毛主席不同意,后来又提出在离游泳池近的地方新建一套住房,毛主席还是不同意,最后就瞒着毛主席在新北京官园建了一套住房,毛主席不仅没有去住,甚至没有去看一眼。
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我们居住在游泳池的警卫战士只好在不影响毛主席工作、休息的前提下,采取了小时间小修、大时间大修的办法,为毛主席房子漏雨的地方用油毛毡补漏、维修。
根据形势和需要,毛主席在游泳池居住期间,还进行了四次施工改造。
一次是根据中苏边界的紧张形势,1969年10月趁毛主席战备转移到南方,采取因陋就简的办法,新建了一条从室内游泳池通往怀仁堂后花园防空洞的半阴半阳通道,以备突发战争时应急。当然,这条通道除了我们警卫人员演习、搞卫生之外,毛主席始终没有进去过。
二是1970年修建了一条毛主席伙房至室内游泳池的封闭走廊。为的是防止送饭时吹进灰尘,也更利于饭菜的保温。
三是1972年上半年修建了空调室,完善了毛主席住房内的空调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