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专题专区(中红网李振国摄)
中红网湖南韶山2018年5月11日电(李振国)
如果不是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专题展),看到那一件件真实的遗物,一桩桩原始的记载,一张张当年的照片……
我也许永远不会知道,一个共和国的缔造者,央央大国的领袖,世纪伟人……
一个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祖国,带领亿万人民走进新中国,把人民的幸福安康始终牵挂在心头的伟大领袖……
生活竟然如此俭朴,衣食住行起居竟然如此简单,他和他的家庭竟然过着同千千万万中国家庭一样的普通平民生活。
而且,有些连普通老百姓和家庭也难以做到的,毛泽东他老人家做到了。
一件睡衣穿了20多年,打有73个补丁。
他老人家有件睡衣,是苜蓿质地的,春秋都可以穿,从50年代初开始,在家的时候,经常穿在身上。睡衣破了一次又一次,补了一回又一回。洗这件睡衣的时候,工作人员小心翼翼,放点洗衣粉浸泡一下,轻轻地清洗,不能用手搓,不然一搓就能搓出一个洞来。即便如此,他老人家也不同意换新的。有一次,趁他休息,工作人员悄悄地换了件新睡衣,醒后,发现睡衣换了,很不高兴,一再追问旧睡衣哪里去了,工作人员只得再把那件旧睡衣又拿了出来。他老人家接过睡衣,边穿边说:“习惯了,还是这补丁叠补丁的睡衣好穿。”直到1971年,这件睡衣实在不能再补了,他老人家才同意让它“退役”。工作人员数了数,睡衣上有73个补丁。这件睡衣掛在展馆的玻璃罩内,放在醒目位置,几乎所有的参观者都在此驻足观瞻,无不肃然起敬。
一双拖鞋用了几十年,舎不得扔。
他老人家有一双拖鞋,是1949年去莫斯科时,专列工作人员准备的。60年代初,去杭州视察,招待所服务员见这双拖鞋实在太旧了,想用新拖鞋换下这双旧拖鞋。工作人员马上制止,告诉他们不经他老人家同意,是不能随便换任何东西的。后来到长沙,执勤战士在他老人家居所走廊里见到这双破损的旧拖鞋,当作垃圾随手扔掉了。他老人家归来,找不到拖鞋,了解原委后,把哨兵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哨兵很不情愿地从垃圾堆里重新捡回了这双拖鞋。直到70年代初,不管怎么努力,连修鞋匠都无法再修补这双拖鞋了,他老人家才同意换了双新的。
一束皮带系了十几年,一直用着。
一束棕色的皮腰带,放在离睡衣不远处的玻璃窗里。确切地说,由于多年的使用和磨损,腰带的颜色己经由棕色变成黑褐色了。这束皮腰带伴随着他老人家从延安时期开始,一直到新中国的建立。如果不是身边工作人员的证实,谁能相信这是一个几万万人口大国领袖用过的物品,不能不令人敬佩。
一条带补丁裤子,穿着会见外宾。
1954年,英国工党领袖、前首相艾德礼率团访华。工作人员见他老人家穿着一条后面轧满了罗纹补丁的裤子,去会见资本主义国家的外宾,劝他换一条。他老人家并不在意,说:“不要紧,谁看我后边呀。”他老人家穿着这条补丁裤子会见了外宾。
一本本家庭账本,记录了日常开销。
“收入:转来上月结存:14095.45元,毛主席工资404.8元,江青同志工资243元。支出:(房)租费125.02元;送客人:王季范、章士钊4400、00元;十二月、一月份党费40.00元;日用消费品92.96元;液化气,9.6元;伙食费659.13元。合计:支出5326.71元。”这是抄自纪念馆里的一份《伟大领袖毛主席一月份生活收支表》,时间1968.2.3。这样的生活报表展览馆里有42本,如实地记录了“中国第一家庭”的日常生活开支情况。卫士李银桥受命制订了一份《首长薪金使用范围、管理办法及计划》,把毛泽东、江青工资的开支分为主食(450元)、副食品(120元)、日用品(15元)、杂支零用(18元)、房租费(49.63元)、党费(20元)、李敏、李纳读书和生活费(每人每月25元)、李云露(江青姐姐)生话费(30元)等9个项目,请毛主席阅示。他老人家认为每天3元的伙食费标准太高。李银桥解释说这里面包括招待客人的费用。他老人家沉吟半响,才提笔写下“照办”。他老人家一日三餐都很简单,“四菜一汤”,都是小碟盛菜,小碗装汤。
一次次就餐收据,记截了不搞特殊。
他老人家经常要在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地处理国内外事物,也时常外出视察。无论走到哪里,该付的粮票都付。纪念馆里保存着他老人家交粮票的收据93张,有上海锦江饭店、湖南省委招待所等数十家单位。他老人家去井岗山,离开前工作人员去财务室交伙食费和粮票,财务人员不肯收,经工作人员再三开导,收下了钱和粮票。收据上写着“首长,住宿时间7天,每天伙食费,2.50元,共计17.50元。交粮票23斤,购大米款每斤0.12元,计2.76元。江西省井冈山管理交际处,1965年5月29日。”
一张张没用完的票证,见证了普通的居民生活。
纪念馆里珍藏着他老人家1964年1月1日和1965年发放的“北京市个人购货证”,姓名一栏分别填着“李德胜”和“李松前”(毛泽东化名之一)。他老人家留下的购货券有166张,北京棉花票18张,北京布票35张,北京市粮票1张,全国粮票155张。在那个物资“短缺时代”,人们都是凭票购物。他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但“第一家庭”同全国普通家庭一样,凭各种票证获取生活物资。如果不是在展览馆里亲眼所见这些票证,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细微之处,彰显了他老人家大公无私,廉洁自律,不搞特殊的崇高形象。
无论是在南征北战的战争年代,还是定国安邦的日日夜夜,以及建国后的中南海生活,他老人家几十年如一日,严格要求自己,俭朴节约,不搞特殊,不脱离劳苦大众,始终如一地过着一个普通平民百姓的普通生活。
然而,当有人遇到困难时,他乐善好施,慷慨解囊,从不吝惜。生活管理员吴连登老家房子被烧,他老人家派人送去300元。后来听说吴连登家里出现困难,又送去200元。卫士田云玉工资低,家庭人口多,生活比较困难,他老人家多次拿钱叫工作人员送给小田,补贴家用。展览馆里,陈列着他老人家资助工作人员的记载。
走出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专题展区),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我再一次来到这位历史伟人接受启蒙教育,最初学习就读的“南岸”私塾……
来到他老人家教育家人舍小家为大家,离开故乡走上革命道路;召开各种小型会议,向农民群众宣扬革命道理;召集农运骨干开调查会,了解韶山农运情况的毛泽东故居……
来到伟大领袖考察农民运动情况,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高喊彻底消灭封建地主劣绅,打倒军阀,赶走帝国主义的毛鉴公祠……
来到伟人创办的韶山第一所农民夜校,讲三民主义,打到帝国主义,打到了族权,教农民识字,教妇女学文化的毛氏宗祠……
一次次的缅怀伟人的功绩,一次次的追寻领袖的革命踪迹……
他老人家从青少年开始,投身革命事业,追求真理,立志为国操心,为民担忧。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劳苦大众于水深火热之中。
为了国家富強,他勤奋工作,废寝忘食;为了民族复兴,他不辞辛劳,勇于探索;为了人民幸福,他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直到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他把一生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毛泽东伟大的一生,为后人树立了光辉榜样,书写了“共产党人”,这四个流芳百世,光彩夺目的大字。(本文参考了有关资料)
毛泽东穿的睡衣(中红网李振国摄于摄于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专题展区)
毛泽东用的皮腰带(中红网李振国摄于摄于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专题展区)
毛泽东坐的沙发(中红网李振国摄于摄于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专题展区)
毛泽东一家生活账本(中红网李振国摄于摄于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专题展区)
毛泽东交伙食费和粮票收据(中红网李振国摄于摄于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专题展区)
毛泽东购货凭证(中红网李振国摄于摄于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专题展区)
毛泽东留下的部分票证(中红网李振国摄于摄于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专题展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