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北京2015年9月15日电(俞梅荪)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同志,于2015年9月3日17时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他是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的最后一位逝者。
张震同志193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参加红军。他历经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1952年起,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志愿军24军军长、南京军事学院院长、总后勤部部长、副总参谋长、国防大学校长;1992年起,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积极推进我军的现代化建设。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9月7日,在张震将军住地的灵堂,右3起,国防部原部长迟浩田上将、兰州军区原政委李宣化中将前往悼念。右2,张震将军长子张小阳。
千人惜别老元戎
9月9日上午9时,张震将军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举行,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和各军兵种负责人,张震将军的生前友好和家乡代表前往送别。
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庄严肃穆,哀乐低回。身着戎装,面目慈祥的张震将军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告别室大门两旁的挽联:
“无私无畏战功铸就开国将,无求无失盛典壮行老元戎。”
首都各界数千人前往送别,其中有张震将军的老战友、老部下及其后代,兰州军区原政委、93岁的李宣化中将,江苏省军区原政委、94岁的彭勃少将,原周恩来总理的外事秘书、92岁的马列,新四军老战士卢辉;聂力、陈昊苏、彭小枫、邓淮生、邓运、邓小燕、李亚滨、饶立群、李彤妍、吴皖湘、刘延淮、张晓蒲、萧湘、罗援、罗振、刘蒨、周善平、李小怀、吴永杞、吴晓红、滕江宁、盛承江、彭华、吴安、阿德江、马丹妮、陈精达、彭飞等等,其中不少是新四军的后代。我一路追踪采访,聊起张震将军,大家都念他的好。
9月9日8时10分,八宝山殡仪馆门口,前来送别张震将军的武警战士。
8时半,前来送别张震将军的人们在八宝山殡仪馆大门口排队。
周恩来总理的外事秘书、92岁的马列(中),新四军后代左起,彭华、马丹妮,左4起,周善平,在八宝山殡仪馆门口。
新四军老战士卢辉(中)和新四军后代刘延淮(左)、吴安(右)。
俞梅荪向张震将军遗体鞠躬。
张震将军的遗体身着戎装,面目慈祥,安息吧。
兰州军区原政委、93岁的李宣化中将向张震将军之子张海洋致哀。
送别张震将军的人们。
张家口市利民小学和南菜园两所小学的少先队凌晨乘火车前来送别张爷爷,他们曾受到张爷爷的关怀。
众人回首话张震
兰州军区原政委、93岁的李宣化中将说:“1938年我参加新四军四师,是师参谋长张震和骑兵团长周纯麟属下的营教导员,在张震将军的领导下作战,受益匪浅。在战争年代,许多战友和无数战士英勇牺牲了;在和平年代,许多人又去世了;我却活到了今天,日前在在天安门城楼参加“抗日70周年阅兵”并获得奖章,如此殊荣,使我感慨万千。”
9月7日,在张震将军住地灵堂,兰州军区原政委、93岁的李宣化中将留言。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原副馆长吴皖湘大校说:“家父吴信泉(1912-1992,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和张震叔叔是湖南省平江县同乡,1926年,张震叔叔12岁参加童子团,家父14岁参加赤卫军,1928年一起参加‘平江扑城’暴动;1930年一起参加彭德怀领导的红五军;1941年,张震叔叔任新四军四师参谋长,家父是新四军三师八旅政委。90年代,家父重病,他常来探望;家父去世,他来送别,还去扫墓。他俩70年的生死之交,深情厚谊啊!我们平江县被誉为‘将军县’,出了57位将军,其中有3位上将,5位中将。”
73岁的吴皖湘热情地对我说:“我崇敬张震叔叔,他的个子比我高,他工作认真,乐于助人,有学问,又幽默。”
吴信泉中将之子吴皖湘热情地向俞梅荪谈张震叔叔。
北京卫戍区预备役师原政委周善平大校说:“家父周纯麟(1913-1986,1955年少将)1941年任新四军四师骑兵团长,张震叔叔是四师参谋长。1944年8月,为打击日伪军,师长彭雪枫、参谋长张震和骑兵团长周纯麟,团长张永远,在豫皖苏边区小朱庄战斗的前沿阵地研究战情;相片中的彭雪枫和张永远,后来都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了。”
1944年8月,在小朱庄战斗,左起,新四军四师十一旅旅长滕海清、四师参谋长张震、师长彭雪枫、骑兵团长周纯麟、三十二团团长张永远,在前沿阵地研究战情。
69岁的周善平深情地说:“几十年来,每年节假日的一半时间,张震叔叔都要去探望烈士遗孤,近些年都要去探望烈士遗孀和老战友。他长期关爱教育了三位烈士遗孤: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之子袁振威、新四军侦察科科长罗会廉之子罗承廉、32团团长张永远之子。他对烈士遗孤的要求很严,但从不帮助提拔,他们都很有出息。”
周善平感慨道:“家父曾任上海警备区司令,1986年病危,住在301医院,时任副总参谋长的张震叔叔多次前来探望,一起回忆战争年代的生死之情。家父执意要回上海,张震叔叔到机场送行,那天刮着大风,飞机起飞了,张震叔叔在大风中依依不舍地目送着我们远去。2013年家父百年冥诞,张震叔叔致信,高度评价家父的戎马生涯。”
周纯麟少将之子周善平谈张震叔叔。
河南省太康县委书记王国玺谈到:“1938年10月,24岁的张震将军随同彭雪枫率部挺进豫东敌后,在淮阳东北窦楼与日军作战,首战告捷,张震身先士卒,腿部负伤。1940年11月18日,在板桥集挫败日伪军的进攻,毙伤敌1000余人,击毁敌坦克和汽车10余辆,击落日机1架;1942年冬季,张震与彭雪枫、邓子恢率部挫败日伪军的兵分五路‘大扫荡’。张震将军参与创建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而坚持了三年,他英勇善战的事迹在老区广为流传至今。50年代以来,他一直关心和帮助我们老区的建设。”
河南太康县委书记王国玺(中)谈张震将军当年率部对日伪军英勇作战的故事,右刘仁之子刘建、左俞梅荪。
68岁的李彤妍说:“家父李达(1905-1993,1955年上将)1948年是华东野战军参谋长,张震和刘瑞龙是副参谋长,当时物资匮乏,参谋长要抓后勤,成立联合后勤组,家父是组长,他俩是副组长,齐心协力地完成了任务。张震叔叔和蔼可亲,乐于助人,1992年他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后,在人民大会堂参加活动时,许多战士围着他签名,他都签了,我因与他太熟了,就没有请他签名。现在想起来很遗憾。”
李达上将之女李彤妍谈张震叔叔。
刘蒨说:“家父刘忠(1906-2002,1955年中将)年长张震叔叔8岁,长征途中同在红一方面军,1954年在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为同班同学,毕业后张震叔叔留校而后任院长,家父被刘伯承元帅调到北京筹建高等军事学院任副院长、军政大学(国防大学前身)副校长。1985年张震叔叔到国防大学任校长时,家父已离休,但他仍很关心家父,每逢过年都来看望,家父生日,他也会来家中祝寿。家父虽已走了13年,但张震叔叔不忘战友深情,使我们感动而铭记在心。
在张震将军住地灵堂,右2起,刘忠中将之女刘蒨、罗青长之子罗振、李天佑上将之子李亚滨和妻饶立群,右1和左1:张震将军之子张小阳、张海阳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学生彭飞说:“我陪94岁的爷爷彭勃少将(曾任南京长江大桥建设总指挥)前来送别张震爷爷,我爷爷在战争年代和张爷爷是战友,又是南京军事学院的同学,毕业后都在南京工作,两家常来往。张爷爷到北京工作后,每到南京出差都来看我爷爷。张爷爷很喜欢我,他和蔼可亲,我从小就把他看作自家的亲人了。”
总参通信部文职干部李小怀说:“家父李化民(1915-2002,1955年少将)1954年在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与张震伯伯同学,他是学习组长。毕业后,家父分到广州军区,张震伯伯留校。1967年“文革”时,张震伯伯在南京挨整,造反派到广州找到时任军区副参谋长的家父而说是:‘张震是彭德怀的人,是三反分子,要求揭发检举。’家父说:‘张震曾是我的小组长,他工作认真,学习好,没有问题。’1970年,张震伯伯复出而任武汉军区副司令,他感谢家父当年的仗义执言。1974年批林批孔,家父被贬,门可罗雀,只有张震和林维先两位副司令常来看望。我们兄弟姐妹永远怀念前辈之间的深厚友谊,传承其为人正直和重情谊的高尚品德。”
左起,张震将军、李化民将军、李小怀。
李小怀又说:“张震伯伯爱兵如子,曾向家父谈起边防的自然环境很恶劣,官兵的工作和生活很艰苦,要解决,要改变。在他和王平伯伯的努力下,拨出经费,专项建设,极大地改变了边防部队的环境和待遇。”
11时,张震将军长子张小阳送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