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抗联五军中,有一位名声显赫、深受人民群众拥护、战士爱戴、敌人闻之丧胆的文武双全将领,这就是三师师长张镇华同志。他的足迹踏遍了镜泊湖畔、牡丹江两岸;他的热血洒在了三江平原的黑土地上。虽已英勇就义70余年了,但人民群众一直怀念着他,他的光辉事迹、他的英雄名字,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长存!
张镇华同志,祖籍河南省开封通许县。早在清朝康熙年间,其祖父张启先,因老家连年遭灾荒,为了全家人的生存,被迫举家逃荒,来到了宁古塔(现在的宁安市),在东京城安家落户,从此以农为业,繁衍生息。张镇华父亲张峻林,母亲金氏,共生三子二女,他排老三,于1909年农历4月18日出生。
张镇华生来命苦,三岁丧母,四岁丧父,两位哥哥把他抚养成人。他自小聪明伶俐,很懂事,1916年7岁时到私学馆读书,10岁考入宁安县城官办小学。1922年13岁时高小毕业,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宁安吉林省第四中学,一直念到1927年高中毕业。他在宁安吉林省立四中读书时,不但学习成绩突出,而且积极参加一系列革命活动。1915年,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签订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时,张镇华参加了反对“二十一条”的示威游行、集会、讲演等活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张镇华参加了介绍俄国革命、支持工人罢工的活动;1919年5月,北京爆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张镇华又和四中的进步学生们行动起来,他们呼号奔走,相继罢课,积极声援北京的“五•四”运动。在这期间,他不仅阅读了《华工醒时》、《工人宝鉴》、《民生丛刊》、《进化杂志》、《晨光报》、《新青年》等进步书刊,还亲自听了革命先驱――共产党人马骏同志的多次讲演。在这些活动的影响下,张镇华的思想觉悟有了极大的提高,决心拿起枪杆子,报效祖国。1928年,他和6位同学一同到东北陆军十八旅第一连当了兵,不久升任军士班长。由于他文化程度较高,又勤学苦练,待士兵如亲兄弟,很受士兵们的尊重,也得到了旅长张焕相的赏识,不久送他到奉天(沈阳)讲武堂深造。1930年从讲武堂毕业回到哈尔滨,被分配到穆棱县下城子东北边防军步兵第十六团供职。在当时的军队中,张镇华被上下公认为文武双全的军事人才,不久就被提拔为少校团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见这支军队不抗日,一味地向后撤,就毅然离开了旧军队,开始走上了革命生涯。
1932年2月,中共满洲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历次有关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指示精神,起草了武装人民群众,进行抗日游击战争的提纲。提纲明确提出我党必须发动群众,创建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将抗日救国斗争进行到底,并提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联合一切抗日力量,共同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根据这一指示精神,中共满洲省委特派省委军委书记周保中同志,到吉东地区的自卫军、救国军中进行工作;东满特委派李延禄、胡泽民、张建东、王生柏、刘铁刚、金大伦、孟泾清等同志到王德林领导的救国军中去工作;宁安县委也派出于洪仁等几十名同志到各抗日队伍中进行工作。就在这个时候,张镇华同志,由绥宁中心县委派到穆棱县,深入农村,发动群众建立游击队。
1932年11月,张镇华和胡仁、宋一夫先后来到穆棱县,在八面通镇狍子沟屯(现为河西乡福兴村)的农民宋殿远、金贵和家住了下来。先是帮着宋家和金家割地、拉地、打场,只吃饭不要工钱,挺受欢迎。天长地久,处熟之后,他们就按党组织的要求,向农民讲解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暴行,宣传抗日救国人人有责的道理,号召大家组织起来,拿起武器进行抗日。开始只有6人报名参加游击队。大多数人还三心二意,持观望态度。1933年1月,日军侵占了穆棱县城乡,到处烧杀抢夺,造成穆棱县工业停产、商店关门、学校停课,呈现了一片悲惨、凄凉的景象。同年2月,狍子沟屯就有10余人主动要求参加抗日游击队进行抗日救国,因为他们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认识到了只有拿起武器反抗才有出路。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就正式宣告成立了穆棱抗日游击队,宋一夫任队长,胡仁任政治指导员,张镇华任政治副指导员,有正式队员21名,队部设在宋殿远家里。游击队建立初期,白天下地干活,晚上进行学习和军事训练,张镇华因在军队干过,有军事知识,这回充分发挥了作用,负责对游击队员们进行军事训练。游击队刚建立时,没有武器,他们就以铁锹、铁叉当武器。后来张镇华通过在旧军队时的关系搞到了12支步枪,其中有4支是坏的。为了修理枪支,张镇华到八面通镇与中共穆棱县委取得了联系,县委书记李范五同志派人在八面通西(今民主村)建立了张家枪炉,利用夜间修理枪支和锻造枪栓等。遇到困难时,张镇华就亲自跑到穆棱县委交通站(田家澡堂)与交通员田仲樵同志联系。田仲樵同志就搜集边铁、边钉等废钢铁,送到张家枪炉,为游击队修理武器用。
为了扩大游击队,解决游击队枪支弹药困难,张镇华亲自打入了八面通治安队,并当上了一名小队长。利用他取得的合法身份给游击队送弹药;还秘密组织了一次暴动,成功后有10人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后来在城里给游击队购买军需物资往回运时暴露了身份,不得不离开治安队。张镇华同志非常机智,遇事肯动脑筋,在他撤出治安队往回走路过羊草沟屯时,又用伪装治安队的巧妙办法,孤身一人缴了伪自卫团12人的枪械,并把这些枪械巧妙地运回了游击队。
1933年6月,张镇华同志同穆棱县委书记李范五、反日会员孙长仁(穆棱县伪警务局文书)、王子术(警务局公安股长)对穆棱县公署警卫队进行了策反工作。这次策反工作成功后,使穆棱游击队一下子扩展到80多人,并得到了武器弹药的补充。
队伍发展壮大后,进行了整编。整编后胡仁仍任队长,宋一夫任政委,张镇华任参谋长,下属3个游击分队。游击队以狍子沟屯为根据地,分散进行活动。后来这个分队又分别编为3个连,每个连50—70人,全游击队已达190多人。
穆棱游击队在中共穆棱县委领导下,在爱国群众支援下,积极进行反日救国活动,进行了有影响的战斗十多次,如缴械三道崴子金矿伪矿警队,袭击伪森林警察小队,截击日军运输队,夜袭治安队等等。打击了日伪军的威风,长了中国人的志气,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