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验真情
在贝尔格莱德的日子夫妻俩感情日笃,离家在外,他们更懂得了互相照顾。两个人无论是出去游玩还是参加使馆活动,都是手牵着手出双入对。朱颖得到了使馆所有人的喜爱,使馆搞新年联欢活动也请她当主持,许杏虎就站在一边憨憨地笑望妻子。人们羡慕地说,朱颖怎么就没有愁事儿呢?这两个年轻人简直太顺了。
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对南联盟野蛮轰炸,使得他们成了一对战地夫妻。战争突然出现在眼前,出于记者的责任感,许杏虎立刻绷紧了弦。哪里有危险,哪里被轰炸,他就会在第一时刻出现在现场。
朱颖开始想得最多的是为许杏虎分担一些工作,照顾好他的饮食起居,成为他最好的帮手。刚来南联盟时,她就认识了一个正在学中文的塞尔维亚姑娘,她请那个姑娘教她学塞语,她教那个姑娘学中文。每周定时上课,从不间断。朱颖聪明过人,不久上菜市场买菜就能和小贩谈论一下菜的好坏了。在国内,朱颖做家务主要是收拾房间、打扫卫生,烹调手艺不如许杏虎。而到了国外,朱颖甘心情愿做一个好主妇,常琢磨着做一些食品,同时把小家收拾得温馨漂亮。战争开始后,许杏虎写稿写到夜里,通宵不睡更是常事,朱颖天天也都是1点以后才睡。有时,许杏虎深夜回到家后感到饿了,朱颖马上就会围上小围裙为他做吃的。许杏虎最爱吃一种烤制食品,用春卷皮抹上矿泉水、油、奶酪,卷起来后再烤20多分钟。朱颖从来不怕麻烦地认真为他准备,即使是在深夜里。许杏虎忙着写稿,一点儿也顾不上帮她,朱颖就一边做饭一边替他关注电视新闻。人民日报记者吕岩松的夫人赵燕萍说,朱颖对许杏虎的关心是发自内心的,他们就像一对心有灵犀的老夫老妻一样体贴和默契。
就在遇难的当天,许杏虎与吕岩松去了很远的尼什采访,朱颖和赵燕萍在家里看电视里播放的一部影片。朱颖当时赞叹说,你看女主人多么勇敢,多么坚强和能干。看得出,她想成为一个具备这些品质的人。事实上,她所做到的已经完全超出了这些。朱颖是勇敢的,在国内她是个看似娇气的女孩,但在危急时刻她一点儿也不拖许杏虎后腿。200公里外的黑山共和国是她和虎子一起去的,被炸的UTVA飞机制造厂是她和虎子一起去的,萨瓦河大桥、共和国广场音乐会,她都在虎子身边。她还用相机记录了轰炸的真相和虎子的身影。一次,许杏虎冒着生命危险抢拍的照片被警察曝了光,连轰炸都不怕的朱颖心疼得直哭。后来,对记者的限制多了起来,朱颖就尽最大的努力减轻许杏虎的工作负担。在外交官和记者夫人里,朱颖是出类拔萃的。她会开车,常冒着生命危险自己上街买食品,自己去给车加油,自己开车去冲洗照片;她懂电脑,会用电脑扫描照片,就让许杏虎写完稿马上去休息,自己负责发传真、扫照片,把稿件用电子邮件传回国内,为了万无一失,她往往把稿子同时传到国际部、广告部和光明日报驻巴黎记者站;她懂英文,又学了一点儿塞语,就在许杏虎出外采访时替他关注电视新闻,并随时打手机提醒他一些新的情况。
朱颖十分庆幸自己选对了人。虽然她嘴上只是开玩笑说,许杏虎唯一的好处是老实,搁哪儿都能让人放心。但谁都能看出她眼睛里、言谈举止中所包含的深情。许杏虎在战争面前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从不畏惧,尽职尽责。朱颖对他由衷地钦佩。搬到使馆后,朱颖常对人说的话是,今天许杏虎的哪篇文章又见报了,今天许杏虎又去了哪儿采访,又拍了哪些照片,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许杏虎不太忙的时候,朱颖就时时刻刻陪着他。在轰炸最厉害的日子里,许多外交官夫人被撤回国内。朱颖坚决不走,她说,我走了虎子怎么办?谁给他做饭,收拾屋子,发邮件呢?牺牲当天,她还对吕岩松夫妇说:“虎子不走我也不走。”
朱颖多么期望战争早日结束,这样她的虎子就能睡一个好觉,他们就能像从前一样无忧无虑地生活。她还想在回国休假时生一个孩子。然而,那些以人权卫道士自居的世界宪兵,连他们过普通人生活的权利都要剥夺。
朱颖是和她心爱的丈夫一起壮烈殉职的。在许杏虎的家乡丹阳,在八宝山烈士公墓,他们的骨灰都紧挨在一起。两个出身不同、性格迥异的年轻人,生前情深意笃,牺牲后永远不分开。
正如成千上万张许杏虎和朱颖的遗像并排出现在世界许多地方一样,他们坚贞的不朽的爱情,也将成为世纪之交无数年轻人的楷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