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红旅频道>>作者专栏>>何丽(老红军蒲文清之女)>>正文
何丽:清明垂泪祭奠父母(组图)
2020-04-02 17:43:55
作者:何丽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中红网北京2020年4月1日电(何丽)

    从网上下载《永远的红军》第九集《胡同里的红军奶奶》采访同期文字后,根据说明及自己理解加上了截屏收藏图片,最后形成该祭奠文。于清明敬献敬爱的父母,永远珍藏。也是我留给家人及后人的一份真情。希望老红军父母的精神及给我们创建的家风,能够有所传承,以不负他们的后代。

    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中央电视台采访拍摄20集大型文献纪录片《永远的红军》其中第九集《胡同里的红军奶奶》是拍摄母亲几十年自觉践行长征精神、宣传弘扬长征精神的专题片。2011年8月30 日在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播放时,母亲因于6月26日下午6时多突发心脏病离世而未能看到,但母亲一个老红军战士平凡而伟大的一生,自觉宣传、弘扬、歌唱长征精神的一生永留史册,为后人永远纪念、瞻仰学习。

    中央电视台《永远的红军》摄制组采访胡同里的红军奶奶蒲文清。采访同期声。

    翟树杰,崔維克,余静,及摄制组采访

    成片后,崔維克亲自操刀创作北京琴书曲调词曲,并亲自演唱、录制。

    翟树杰解说。

    翟树杰:胡同是北京的符号,她承载了老北京特有的历史和文化。在曾经难以计数的胡同里,居住过众多的政治 军事和历史文化名人。

    他们与老百姓共同经历了沧桑巨变留下了许多的故事和传说。也共同书写了北京古老而又新鲜的历史。

    今天我们采访的这位老红军叫蒲文清,她,就生活在北京的胡同里。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这位老红军都以乐观豁达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品质,践行着她对信念的坚守和对理想的追求。说她伟大,是因为她有着丰富而又传奇的革命经历,说她平凡又是因为她所作的一切,都是那些普普通通的工作。

    红军来自于群众,又植根于群众之中。同人民群众保持着血肉联系,这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红军本色的忠实体现。(50秒)

    片头《胡同里的红军奶奶》

    解说——

    2011年春节期间的一场雪,给久旱的北京带来了欣喜,也给这个春节增添了几分诗意。节前制定的的拍摄计划,并没有因为下雪而调整。我们还是按原定时间,来到了位于北京交道口附近,蒲文清老人所居住的胡同里。令我们惊讶的是,蒲文清老人已经早早地在院子里等候我们了。

    蒲文清这个名字,对于今天北京市东城区的人们来说,已经有点陌生了。而对于交道口地区的居民来说,也只有那些老住户和老人才知道她。蒲文清自从1953年转业来到北京至今,就一直住在交道口附近的胡同里。在这58年里,她在交道口居委会就工作了23年。从1956年她担任街道居委会主任和书记之后,街坊们亲切地称呼她“蒲大妈”。直到现在,人们还是这样亲切地称呼她。大家爱她尊敬她,除了她和居民的感情外,还有蒲文清老人独特的人生经历。

    蒲文清出生在四川的巴中。大巴山的青山秀水,没有给蒲文清留下多少美好的记忆,更多的是她那苦涩的童年。出生在贫苦农民家里的蒲文清六岁就失去了父母,从此就开始了流浪乞讨、给地主做工、当童养媳的日子。这些经历成了她幼小身心最深的创痛。

    1932年她的家乡来了红军,当她知道了红军是为解放穷人来的,就不顾一切地逃离了地主家,报名参加了红军,并被分配在了红四方面军总医院当了一名看护。

    (采访蒲文清同期声)

    红四方面军有一个大医院,叫红四军医院。一个地方叫王平,到王平那个地方是个好地方。王平,辽平都是我们在那儿住,一天到晚人多得不得了。

    解说:就这样,蒲文清成了一名红军女战士。1934年,她随红军队伍开始长征,几次过雪山草地,历经千辛万苦到到陕北,到抗大学习。无论是在工厂还是到部队。无论是南下进川作战还是带领部队后勤大安全保障转移。她从来都是干一行,干好一行,从没有个“不”字。一直到后来转业,离休。对她来说,干什么都是给大家伙做事。

    每年春节蒲文清老人都例行的串串门给老街坊拜个年,2011年93岁,也不例外,我们为雪天路滑担心,而老人家执意要去胡同里走一走。几十年与老街坊们朝夕相处,使她割舍不下的是那份深深的胡同情结,是她在居委会工作时与街坊们结下的那份难忘的亲情。

    (采访蒲文清同期声)

    一到热天,我们这院里的老同志,身体不好的都上这院里坐,中间按个凳子,这里安一个,那里一个,那个门口安一个。我们坐到里头,挺好。一冬天没下雪,没下雨,这一场雪,这第一场雪下得太好了,老天爷看到我们干得慌,好。

    郭老太太:我跟你说这老太太真好,能活一百二三十岁,天天早上起来这么走,走这一片,比我都强。

    解说:离开居委会党委多年了,但老街坊们依然都熟悉她。

    解说:串完门,沿着熟悉的胡同,蒲文清老人又开始向我们介绍起当年居委会的那些往事。

    这三间房子都是我们居委会办公的地方,开会干啥都在这儿。这间那间,那个门,一个组一个组多少个组,组长,委员、主任都是在这里。第一是低保组,政民组,还有管政治的,还有管街道的,管外组的,都租出去了,我是主任,开会分配工作,谁干啥谁干啥,先把工作分到各组去了,组长带头,一到上班的时候让这呢。

    片花:

    蒲文清老人陪我们穿行了两条胡同,边走边讲述那些令她难以忘怀的往事。雪中的采访进行了整整三个小时,当回到家中的时候已经到了午饭的时间。

    上我们家屋里太小。

    解说:1982年蒲文清老人补办了离休手续,现在她享受副部级待遇。这些年来,在这套普通居民楼的两居室里,蒲文清老人曾经接受了一批批媒体记者的采访,人们也通过媒体开始了解和认识这位有着非凡革命经历和传奇故事的老人。其实蒲文清老人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就已经成为了新闻人物,电台、报纸经常报道她的事迹。她的名字也被广为传颂,到了建国六十周年的时候,她更是成为了媒体追逐的明星人物。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3年,百废待兴。各行各业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热潮,根据国家的需要,蒲文清随丈夫何炳文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转业到北京,被安排在了交通部行政处工作。1955年,中央又下发了精简机构的通知,何炳文主动向组织上提出了让当时只有37岁的蒲文清提前退休的请求,并对蒲文清说:“中央的通知没有讲年龄限制,因为国家现在是困难时期,能为减轻国家负担提前退休回家,也是支援建设。我们应该带头,即使退休后,还可以到街道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就这么简单,蒲文清响应国家号召,带着党组织关系和每月56块钱退休费的工资关系证明,离开了国家机关,到交道口街道办事处报到了。从1956年起,经历了她人生当中的一次重要转折,也从此跟胡同、跟那里的居民结下了不解之缘。

    六十年代初期,国家经历暂时困难时期。为响应国家搞好城市人民经济生活的号召,蒲文清在不领取办事处一分钱工资的情况下,带领居委会很快就组织起一批街道妇女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夜以继日地为群众服务。在没有经费、没有设施设备的情况下,先后成立起废品收购站、鞋袜修理店、拆洗缝纫社,成立起交道口服务站,大大方便了群众生活,同时安置了大批妇女劳动就业。蒲文清的心此时已完全融入了火热的街道工作中。

    当年交道口街道办事处宣传干事李智敏拍摄的这组照片,真实地还原了蒲文清人生经历当中那段最珍贵而又难忘的时光。这些新闻照片曾经刊登在北京日报和北京晚报,并被很多报刊转载。

    每当谈起往事,蒲文清老人心中的那种欣慰始终洋溢在言谈话语之中。

    (采访蒲文英同期声)

    蒲书记,我当书记。他们给我送一个礼物。我说什么礼物,打开一看,哎哟,怦怦怦打开一看怦脸,我说谢谢你。我拿起来…,后来捡起来,…因为我经过长征,我知道艰苦,没鞋子穿都是光脚丫子,我想这些东西要是当年红军过草地,爬雪山过草地,打个草鞋多好。我想到这里。他们说要这干嘛,都扔了得了。我说别扔了。我发动她们,下雨不出去,把这些都捡起来,…,你跟我们说说,要这个干嘛,什么都没用。有用,用处大着呢。我们这些有一个弹棉花的车间,没有绳子,买了绳子一拉就断,把布毛弹了再拧成绳子来,一拉就断。我说我们有会拧绳子的,把这个布条全拧成绳子,他们说还是你好。我说我好啥,还是你想得周到。我说我想到的是当年上朝鲜战场。他们高兴得很。后来那个绳子困难的时候来拉了好长的时间,切不断,因为他们拧得紧,挺好的,这个绳子问题解决了,都挺高兴。

    解说:

    后来,蒲文清曾多次当选为区政协委员、区党代表和北京市三八红旗手。1962年,蒲文清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事迹向全市及全国许多省市的群众展出。

    解说: 过往的荣耀和辉煌有如云淡风轻,从老人的心中远去,而不变的是使她成长为一个革命者的本色与情怀。93岁的蒲文清老人过着平淡宁静和自理生活,善良开朗的性格和坚毅的个性时时彰显出她那令人敬佩的人格魅力。

    蒲文清15岁就踏上革命道路,50年的革命征程铸就了她那钢铁般的信念,塑造了她红军战士的人生。

    蒲文清的女儿曾无数次的央求老人,搬到居住条件好一些的家中来住,但都被老人拒绝了。老人说:我愿意住在胡同里,在那里可以接得上“地气”,我们的这次采访特地把老人接到了女儿家。而蒲文清老人这样做自然有着自己做人做事的道理。

    蒲文清参加革命以后,就是服从组织分配,分配什么干什么,女同志工作是比较复杂,哪里有工作艰苦就到哪里去,抬伤病员,背粮食,那时候没有牲口。一来没有牲口,二来没有担架,什么都没有,就靠人力,背、挑。我们那地方山区都是背,什么都是背,背一大背。在医院里工作,压根儿从头到尾就是那样,抬伤病员就是我们的任务,走到哪儿抬到哪儿。走哪儿都伤病员,再困难也把伤病员运走。

    我们从1933年参加红军,34年35年36年37年38年39年,我们到52年发了20块钱,高兴得不得了,给钱买什么呀,这么多年没发过钱。公家管吃管穿,给你发两块布,这么长的,还教我们这样捏着,不要这样去揪,要不给揪坏了,到现在我都没有忘了。领导教我们拧手巾不要这样拧,要这样捏,这样捏省一点,这样拧就费,一块布得使三两年,三几年还是好的,我们懂得什么叫困难,什么艰苦,什么叫节约,什么叫浪费,慢慢的就知道了,我们十四五岁也不知道,参加红军干什么的,到哪儿是目的地,不知道,就是跟着走,你们走哪儿我们走哪儿。

    我们是进草地的时间是36年6月,我们女同志六个人抬一个伤病员,抬一个伤病员不容易,一方面是人小,年龄小,另一方面负担也重,6支枪,这么高,一个人六支枪,还有一袋米,六个米袋,六支枪叫六个人背,也挺厉害的。那些年轻的说顺口溜,提高精神啊,说草地宽草地长,草地里面好风光,一面阴一面凉,敌人来了存干粮。

    母亲克服眼部疾病的困难,亲笔在这个本子上抄写了她参加红军以来各个时期的200多首红色歌曲。该本子收藏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陈列在母亲捐赠革命文物的展览柜子里。

    红军里面,我们参加红军,大的是哥哥,小的是弟弟,大的是姐姐,小的是妹妹,就跟一家人似的,抬伤病员不好走,太高又不好,走的又是没人走的地方,把担架放下来,人爬上去再抬,走走不好走了,叫人在旁边把伤病员接下去,担架接下去再抬起走。经过这一段时间,不管是认识不认识的,就友爱,就跟家人一样的,我们这么多的共产党,要不亲,怎么能经过长征,怎么能走。

    解说:1936年12月,经历了爬雪山过草地的蒲文清跟随红军到达了陕北。延安的山、水、秧歌、还有热火朝天的大生产都给她留下了永恒的记忆,革命胜利的经历,翻开了她人生经历新的一章。

    (采访蒲文清同期声)

    我们那时都是东奔西走的,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在那儿,一会儿到了山西延长县,一会儿到了山西的富县,一会儿到了延安,来回地转,叫你上哪儿就上哪儿,到延安一下待了十年,我在南泥湾待了一年。在南泥湾中央给我们一块,我们在那儿干什么呢,开荒挖地。

    1939年,蒲文清在清凉山延安印刷厂工作的时候,经人介绍,她毅然选择了当时在军委交通管理局汽车站任站长的伤残军人何炳文结婚。婚后不久,她随丈夫调任“延安革命荣誉军人学校”工作,并在那里安了家。

延安荣校在下寺湾闫家沟遗址

    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在职工和学员中,绝大多数是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英雄和功臣。

    何炳文在这里担任总务科长,我们从这张陕甘宁边区发行的解放日报上,找到了当时被评为生产模范的何炳文的名字。而此时的蒲文清除了参加劳动生产以外,还带领机关后勤人员打窑洞、平院子、挖野菜、砍柴烧炭。

    在革命圣地工作和生活的十年,使蒲文清从一个小红军,锻炼成长为一个坚定信念的革命者,一个不畏任何艰难困苦的坚强战士。

    1948年初,他们所在的军区决定成立炮兵旅,执行太原战役计划,何炳文调任为供给处长。蒲文清被任命为家属大队区队长。蒲文清和她的战友们带领家属大队的妇女儿童,冒着隆隆炮声和弥漫的硝烟,不顾个人安危,直到取得太原战役的胜利。

    穿过战火的硝烟,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史,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这胜利的时刻。

崔維克为我们拍下母亲生前最后一次春节与家人的大合影

    2011年春节,我们摄制组应邀参加了蒲文清老人的家庭聚会,此时,儿孙们也从天南海北赶回到了老人的身边,共同分享四代同堂欢乐的时光。

    每年春节蒲文清老人总是要安排一顿不同风味的团圆饭,年年换新岁,岁岁不相同,但有一项内容一直没有变,那就是她一定会给大家深情地唱上一曲她最喜欢的、也是她唱过千百次的那首歌。

    我给大家唱个歌,没有共产党没有新中国。

    唱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解说:这歌声凝结着老人从革命战争年代一直走到今天的所有感悟,歌声抒发了老人寄予美好未来的真挚情怀。

    自从1982年离休到现在,蒲文清老人一步也没有停歇,无论走到哪里,她都要放声歌唱,她都要把红军的故事讲给人们听,这故事和歌声是在缅怀那些为了新中国献出生命的先烈,这故事和歌声更是一位老人告诉未来的心声

    我丢了23年的工龄没有言声,那有什么怨言,干革命的就是这样,你把工作做好就行,人民满意就行,就是这个目标。到部队跟地方一样,党给你的工作你把工作做好,什么工作,不管高低贵贱,没有什么高低贵贱,没有什么今天轻了明天重了,没有。我吃的革命的饭,我没有停过一步,没有退过一步,积极跟着党走,跟着共产党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心里清楚。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中国首部描写毛泽东壮丽生涯的章回小说《大英雄本色》在毛泽东故乡韶山首发(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清明垂泪祭奠父母(组图)
·特稿:何丽:清明垂泪祭奠父母(组图)
·何丽:春花绽放的冬天——写给一个没有星期天的特别科室:中日医院肾内血透中心(组图
·采风楼主:永远的共和国卫士——有感何丽老人和她的新书《永不磨灭的记忆》出版发行(
·特稿:永远的共和国卫士——有感何丽老人和她的新书《永不磨灭的记忆》出版发行(组图
·何丽琼:泾川县举行吴焕先烈士牺牲80周年纪念活动(组图)
·义乌市爱国拥军联合会文化艺术团成立 严跃进将军为何丽娟团长颁发聘书(组图)
·何必会:义乌市爱国拥军联合会文化艺术团成立 严跃进将军为何丽娟团长颁发聘书(组图)
·特稿:义乌市爱国拥军联合会文化艺术团成立 严跃进将军为何丽娟团长颁发聘书(组图)
·何丽琼:缅怀革命先烈 坚定理想信念——泾川开展吴焕先烈士陵园祭扫活动(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何丽:清明垂泪祭奠父母(组图)
特稿:清明垂泪祭奠父母(组图)
叶良方:重走红军路 探秘小东门
特稿:重走红军路 探秘小东门(组图)
赵禹棠:献给美丽的白衣天使
张东波:美丽的天使(歌词)
刘春泉:疫情下的那双眼
黄永清:七律·抗击新冠肺炎吟(外三首)
艾文章:不寻常的春节(外一首)
韩咏:一束光(外一首)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