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开始爆发的中英战争,即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在战争中,避开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错误举措和军事力量薄弱不说,中国军帅和士兵在面对殖民者强大的侵略所表现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永不屈服的铮铮傲骨是我们所需发扬和歌颂的。
舟山是中国一个重要的海口,也是英军向中国发动战争的入口。为了解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舟山定海的军队与英军抗争的历史背景,7月9日上午,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缅怀建军九十年,共创定海新区梦”定海调研小组专访了位于舟山鸦片战争遗址公园的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
战争遗址位于定海晓峰岭隧道口的竹山公园内,在登上约15分钟的台阶路后,队员们先是参观了在纪念馆前的傲骨亭和刻于石碑上的《傲骨亭记》,该亭在烽火台之下约一里路的样子,四面环林,显得幽静而雅致。《傲骨亭记》由方牧于1997年6月撰文,赞颂了定海守卫战中英勇杀敌的士兵们,言辞壮烈而豪迈,使人能感受到强烈的画面感。
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中展现的是各式各样的战争时船只,武器模型和制服,以及记录将士和士兵守卫领土的历史文献资料。在鸦片战争中英国“东方远征军”所乘的“威里士厘号”战舰船模,是一艘拥有多个桅杆的炮舰,炮眼密布,船上的救生设施十分齐全。而反观清军的木制人力战船,则显得简陋而弱小,可以感知到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必然性。在影视展厅中,队员们看到了在面对英军殖民主义者的疯狂侵略时,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三总兵的顽强抗争。三位军帅在弹尽粮绝,城门濒临失守的境地之下英勇献身。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战争带来的是无限的沉思和悲痛,后人需从战争失败的案例中获取教训,广泛开发与学习,对比双方在军事力量上的差距。并能从与侵略者抗争的过程中发扬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牢记历史,不忘国耻。
队员们最后还参观了位于纪念馆顶层的三忠祠,这是为纪念顽强抵抗、壮烈殉国的三位总兵而设立的祠堂,这里陈列了由刘华清等六十位将军为此而作的书画,以及有关定海保卫战的图片和文物。抗英阵亡将士古墓群是在公园建设施工中发现的,墓中安葬的是在定海第二次保卫战中牺牲的清军将士,虽已经历了150多年的侵蚀,但碑文“奉旨:阵亡将士墓”依然十分清晰。在三忠祠的对面,是一片海港风光,辽阔的大海一望无际,正是这片海域,为舟山人民提供了有效的防范屏障。
尽管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隆隆的炮声也早已沉寂,但却沉淀出发人深思的历史凝重感。贫穷失去主权,落后就要挨打。抗争只是无奈的奋起,自强才是唯一的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