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红色基地与爱国主义教育调研团有幸采访到舟山烈士陵园的邬主任。
邬主任从陵园的基本情况,解放舟山教育的相关情况以及平时所开展的工作这三个方面向我们进行了相关介绍。
调研团队采访舟山烈士陵园邬主任 支彬益 摄
他说他是从2002年8月开始在陵园管理所工作的,至今也有近15年的时间了。1959年陵园开始施建,1960年建成并对外开放。当时的规模并不庞大,仅仅只有两间小平房,地上都是泥泞路,这与现在的规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2001年开始对景点的相关纪念设施进行了多次的整修,其中01年的投入最多,高达400多万,现面积在本省内相对较大,高达3.6万顷。他自豪地告诉我们陵园从建立初期至今已经有超过500万的游客参观了悼念广场、纪念浮雕、主墓区等景点。
邬主任从各个岛向我们介绍了舟山的解放史。在解放金塘岛时,共消灭国民党部队2409人,而有113名解放军因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50多名解放军失踪,负伤的也有500多名。在解放桃花岛时,共歼灭国民党1300余名。在解放登步岛时,我军伤亡近1500名,2000多名解放军为此牺牲。邬主任的言语中渗透着淡淡的悲伤和感慨,仿佛带我们走进了当时的悲痛的情境之中,感同身受。
他具体的介绍了几个相关的代表。他第一位提出来的是一位名叫梅馨的烈士,他于1915年出生,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是却于同年8月牺牲。加入共产党只有短短三个月,但他却用这短短的三个月燃烧了自己的生命,燃烧了自己的信仰。或许还有很多像梅馨一样的烈士,刚加入共产党不久就在战争中牺牲。我相信他们不会后悔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只会感觉遗憾,没能为中国的解放做更多的事,没能亲眼看到中国的解放与强大。
俗话说,巾帼不让须眉。“海岛刘胡兰”杨静娟于1924年出生,1939年因舟山沦陷而参加地下党领导的抗日活动。1941年2月24日,为掩护战友而不幸被捕。面对日军的威逼利诱,杨静娟都没有屈服,同年3月8日被日军杀害,年仅17岁。17岁,一听就能让人想到青春,让人想到单纯懵懂的生活,让人向往。而杨静娟已经死于日军的刀刃下,不免让人唏嘘。各界人士捐资六万为她建造雕像,以此来纪念她。该雕像于她逝世45周年之际落成,座落在广场西侧。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人民教师洛水军(化名)为救落水学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用自己的生命托起了学生的未来,享年21岁。
当他谈到陵园的宗旨时,他的脸上展现着自豪的光彩,他说陵园以保养烈士精神,启迪教育后人为工作宗旨。全面贯彻十八大精神,引导以青少年、大小中专院校为主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精神。
我们听了主任的介绍后受益匪浅同时也提出了些问题。“当代爱国大学生与你们当时的有什么不同吗?”主任听了,脸上不免流露出一丝惋惜,他缓缓地开口说道,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的热情与他们年轻时相比削减了不少,很多参观红色基地缅怀烈士大多是以集体组织为主,自发的较少,很多是因为学校有相关的活动才会参与。并且当代大学生在应试方面表现较好,但是对于口头表达、应变能力有所欠缺,参观红色基地担当志愿者可以使大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有更多的机会能够锻炼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