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革命创新引领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改革开放,都是党领导人民创新道路、创新思想、创新实践的伟大实践。
遵义会议创新了思想、道路、政治、军事、组织等方面的实践,而中国的改革开放则是扩大了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创新实践。APEC会议中,呼吁通过“改革创新共筑亚太梦想。”这反映出了中国的时代特点是全面深化改革体制,也折射出中国改革需要的精神力量是创新精神。
遵义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从此,我们党走上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道路[8]。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通过实践创新道路的新起点,也是新纪元。自此开始,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由幼稚转向成熟,不再是一味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能够结合中国的实际,创新性地提出新的思想,并且由新的思想来指导新的实践,也创新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中国人的思想通常是记住距离最近以及所带来利益最多的道路,也因此,距离现今有七十年时间的遵义会议是个陌生而又遥远的概念。再者,中国已经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更不需要以“阶级斗争为纲”作为口号,最关键的是我们不能够将中国革命创新应用到改革创新的进程中,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也正因为这样,我们通常会淡忘掉中国革命与遵义会议。
但是,遵义会议所蕴含的实践与创新精神永远不会过时,而且会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成为一种指引。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革命都是实践创新道路的伟大创新,虽然时代不同但精神层面上却有惊人的相似点。遵义会议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的道路由实践创新,也势必会引导着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创新思想、创新实践、创新属于自己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会有终点,因为实践是人类时代的永恒主题,而创新是实践的永恒动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乃至亚太梦想和世界梦想的筑造,都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断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开发创新思维,不断开辟正确道路实现的,也正因为如此,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矛盾会贯彻始终。但至少,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所领导的中国革命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领导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实践精神与创新精神无疑将会成为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明灯。
实践创新道路,更创新未来与梦想!
参考文献:
[1]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8.4 P432. [2]张树军.中国历史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实录.[M].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08.11 P66. [3]李恒瑞.中国革命的认识逻辑:毛泽东认识论学说的结构和特征[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P68,70. [4]蜀轩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表述新内涵[EB/OL].四川日报 2012.12.6. [5]刘洋著.创新之战——如何赢得未来[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11 P15. [6]王炳林,金钊编.邓小平精神:当代中华魂[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4.1 P81. [7]王军旗.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十七大以来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2.2 P1. [8]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编写.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集[M].上海人民大出版社 1982.6 P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