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践总结和体会
尽管后世对鲁迅的评价有肯定也有否定。但毋庸置疑的他一生的成就很高,不光体现在文学上,还体现在历史影响上,从五四运动起,他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为新文化,新思想奠定基础,他是20世纪的文化巨人,在政治上他追求民主,使民主这一概念深入人心,在新文化大交替的时代中,他是最杰出的主将,他的思想成果成为历史前进和文化改革的动力,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说起鲁迅,我们会想到他经典的形象,手里夹着一根烟,头发根根精神抖擞地竖着的一个文人。那么他是如何被后人冠以“民族魂”的呢?其实,了解了鲁迅的作品之后,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先生除了想抒发对封建礼教以及专政统治者的不满,最重要的,是在呼唤一种血性,一种穷苦大众站起来,反抗压迫,反抗外来侵略,反抗道德束缚的血性。在那个时期,整个国家内忧外患,不断的动荡,不停的战争,国运、国力都在不停地下降、无尽地坠落、人民看不到希望渐渐也变得绝望,国人经历着痛苦的煎熬与折磨。鲁迅先生深刻的体会到,要想救国,必须改变人的思想,所以鲁迅决定弃医从文,他要用理性的思想唤醒麻木不仁的中华民族,拯救灵魂,意义远远大于治病救人本身!所以,鲁迅先生用他的思想很好的诠释出了民族魂的意义。
从五四运动至今近百年,鲁迅在中国近代文学领袖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他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郭沫若也这样评价他:“鲁迅是革命的思想家,是划时代的文艺作家,是实事求是的历史学家,是以身作则的教育家,是渴望人类解放的国际主义者。”民族魂可以引领我们走正确的中国道路,我们可以以鲁迅文化为标杆,在正确的中国道路上实现中国梦。
我相信,鲁迅先生的精神和文化会永远流传下去,他所开辟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无可非议的方向。昨天是我们的方向,今天仍是我们中国梦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