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团成员在纪念碑前合影
实践团成员在湘潭市党史馆内合影
实践团成员在彭德怀元帅塑像前合影
2019年7月20日,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小军教授指导的思政课实践团队在湘潭地区开展红色基因育人的专题实践调研。实践团经过前期充分讨论,科学规划了调研路线,选取了湘潭市烈士陵园、湘潭市党史馆、湘潭县乌石镇彭德怀故居、周小舟故居等地点开展实地走访调研。
上午九时许,实践团抵达了位于湘潭市雨湖区陵园路30号的烈士陵园。陵园坐西朝东,占地2公顷,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实践团成员登上园门内南北两端的34级花岗石台阶,到达吊唁平台,在正中立着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前一同向烈士三鞠躬,向革命烈士表示崇高的敬意。碑西壁中刻有“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12个金色大字。紧接着实践团三人便步入陈列馆内,陈列馆是砖混结构的西式建筑,门上首有“浩气长存”4个金色大字匾额。
在馆内,实践团成员了解到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牺牲(或逝世)的杨昭植、罗亦农、黄公略、毛泽民等数十名湘潭籍革命烈士、志士的事迹,并观看了在抗美援朝、历次剿匪战斗、对越自卫反击战与其他战线牺牲的毛岸英等数十名湘潭籍烈士的遗像、遗物、手稿、简介及各种革命遗物。实践团成员张奎注视着一位位烈士遗像,神色凝重地说道,“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好人和美好时代都是这些革命前辈、英勇烈士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换回来的,我们当代青年应当格外珍惜,学习先烈们英勇拼搏,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身的力量。”
在离开烈士陵园之后,实践团成员又赶往湘潭市党史馆进行调研。湘潭党史馆位于湘潭市博物馆三楼,馆内分为序厅、觉醒、革命、建设、改革、筑梦、湘潭群英谱,通过图片文字以及场景搭配,并以铜雕、浮雕、壁雕、绘画等视觉展览方式进行展示,生动再现了当时的情形。党史馆以时间为经,事件、人物为纬来布陈,通过图片、文物、雕塑,并适当运用声、光、电等多种方式全面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湘潭的发展历史。面对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历史文物,听着一段段震撼人心的伟人事迹,实践团成员们或驻足凝望,或交流讨论,对“伟人故里,红色湘潭”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
实践团在经过短暂休整后,于下午15时左右抵达湘潭县乌石镇彭德怀故居。实践团成员们首先走进铜像广场,看到彭德怀铜像高高矗立于中央,像高5.1米,连基座8.1米,基座为花岗岩山峰状造型,寓意彭德怀与山河同在,与故土相连。随后,实践团一行前往彭德怀纪念馆参观。彭德怀纪念馆位于彭德怀故居对面的200米的卧虎山上,依山而建,与彭德怀故居遥相呼应。纪念馆采用中国传统庭院式布局,围绕序厅,疏密有致地设立了4大展厅共8个展室。序厅为一个宽敞的八边形,正墙由三组红色高浮雕组成。中间一个庭院,有清泉、石头、花草点缀其中。序厅与各展室之间,由一条朝着庭院的走廊连通,走廊中段延伸出一个观景平台,站在平台上,可以远眺乌石峰、德怀亭、德怀墓和故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