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剑石旧居翻新前类似建筑
张剑石旧居翻新后
宜阳县赵保镇因光辉灿烂的革命历史被誉为“红赵保”。“红赵保”的诞生,与这里的一个“红色家族”密不可分。可以说,这个家族的聚散兴衰,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豫西革命史。这就是张剑石的家族。
日前,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豫西红色文化调研队来到张剑石故居,实地取材,深入了解这个家族的红色往事与革命记忆。
张剑石,1903年生于宜阳县赵保乡东赵村。1921年参加革命。同年7月,他返回豫西开展革命活动。之后数年,他先后组织成立了赵保党小组、屏阳中学和大众图书馆。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洛阳中心县委特派员、中共宜阳县委书记、地委组织部部长、军分区司令员、政协河南省委员会秘书长等职。1994年病逝于郑州,终年91岁,其故居在赵保革命老区革命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1945年春,王震、王首道、王树声、戴季英先后率部在此驻扎,原为土水结构瓦房,现已重建。
面对家乡官匪勾结、欺压百姓的社会乱象,张剑石奋笔写下“捍卫家乡岂容退,改造社会是我责”的标语,将其贴在床头,激励自己。这也许并不是什么豪言壮语,但却用一颗平凡的初心表达了对家乡、对人民的爱。一直以来,他和整个家族都拥有这样一颗充满热血的心。抗战时期,张剑石和四弟张兆芳、七弟张兆瑾经常共同商讨革命事宜。当时,日本人把东北的红军叫“红胡子”,兄弟三人也自称是赵保的三个“红胡子”。在抗战岁月和解放战争时期,张家因‘红色背景’先后有9人被国民党逮捕,1人惨遭杀害,2人在随军转移途中牺牲。可他们从来没有惧怕过,始终不改初心,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诠释着对这一方土地上的同胞们无私的爱。
如今,革命岁月的斗争一直影响着这个大家族的家风和传统。今年是祖国70周年华诞,也是我们党建党98周年,更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革命先辈之精神、红色圣地之文化传于我辈、承于万千国人!以革命前辈大无畏的精神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中,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创造盛世之中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