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烈士之墓
团队出发
团队照
辛亥革命纪念馆
辛亥革命历史陈列
浩气长存
824艺术区
杨仙逸之墓
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怀,今日浙江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武昌,参观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烈士纪念碑、烈士陵园以及汉阳造,感受当地的历史革命氛围。
斑斑热血,永励后昆
第一日,实践团队到达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纪念馆一共有五个展厅:晚清中国、革命原起、武昌首义、走向共和以及辛亥百年,既向同学们展示了起义前社会的腐败黑暗,也体现出共和国一路走来的不易。
同学们跟着历史潮流,一起回看辛亥革命的发展历程,感受先辈们传达的精神精髓。在持续两个小时的参观中,通过实物和影音资料的展示,同学们了解了辛亥革命的真实样貌,感受到清朝末年中国人民的被压迫的苦难和无奈,感受到先进人士愤慨救国、慷慨就义志在唤醒国人的决心,中国一步一个血印崛起的历史仿佛就在眼前。参观过程中,大家少了些话语,多了份默默沉思。那历史的回响激荡在大家心头,激励着大家沿着革命先辈开辟的红色道路不断前进。
青山忠骨,浩气长存
随后实践团队探访了辛亥首义烈士陵园,向为革命献身的烈士献上鲜花和深深的敬意,园内的“浩气长存”四字让同学们扬起头肃然起敬。高大的武昌起义烈士纪念碑树立在眼前,悲壮的气息迎面而来。一座座烈士石像向成员展示了这些历史探索者的容貌,他们或紧锁眉目,或面含微笑,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前辈的牺牲,才换来了今日的发展与和平。 园内的七十二烈士墓恢弘,碑身上的简简单单的几个大字却蕴含着许许多多有识之士的热血和真心,他们有的为心中的理想献出了生命却连姓名都未曾留下。
杨仙逸之墓则让团队成员了解到那一代知识分子对祖国的赤诚热爱和让人肃然起敬的忠诚与勇气,
根植历史,打造未来
实践团队的最后一站,是如今的汉阳造艺术区。 “汉阳造”艺术区,又名“824创意工厂”,地处武汉龟山脚下。艺术区所用的废弃工业厂房,原为中国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汉阳兵工厂和824工厂的一部分,据说打响武昌起义的第一支枪就是在这里铸造的。“汉阳造”代表着中国的“工业革命”,不论成败它都代表着中华民族的觉醒。而中国的崛起需要经济复兴,更需要“文艺复兴”,只有“文艺复兴”才能推动新的“中国文明”乃至“东方文明”。
|